不算是超能力,但是也是年輕時候的自己沒想到自己會具備的能力吧。
就是壹個內向的人,練就了外向人才有的主動社交的能力,說出來倒是有些心酸的。
其實這個社會對內向的人並不友好,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內向不會哭的孩子只能餓肚子。
在家庭層面來說,以前壹家幾個孩子的,好吃的吃的最多,最受寵的孩子,永遠是那個會撒嬌,會說好話,嘴特別甜的孩子。
而挨罵最多的都是不愛說話,不愛吱聲的那個,比較兇的家長還會大罵:“我是生了個啞巴嗎,半天放不出壹個屁來。”
還好家庭對於我和我姐都是壹碗水端平的,沒有受到任何委屈。
但是在公司的層面就不壹樣了,受到表彰的,被關註的,給予更多資源的,都是那些會外向型的人,或者是能說回到的銷售,或者是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職場油條。
內向型的人,可能會得到壹句,恩這個員工很老實,很踏實,但是就沒有然後了,妳是壹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好事永遠想不到妳,甚至有些老板都記不起有妳這個人。
我在第壹份工作就因為內向,受到了很多讓人不大舒服的對待。
比如壹個公司的大型活動,工作安排的時候,把我忘了,除了我的每壹個人都有工作,只有我沒有出現在排班表上。
比如直屬領導時不時的冷嘲熱諷,分配多的工作,把本該屬於我的待遇給了別人,她覺著我不愛說話,不會去告狀。
再比如我離職的時候,大老板和我說:“我真的沒想到妳會離職,壹直以來我都知道妳工作做得很優秀,很踏實,但是很少的時候會想到妳,甚至從來沒想過妳會走。以後妳不能只埋頭耕地,也要擡頭看路。”
其實老板怎麽知道我沒有擡頭看路呢,無非是我沒有和他有正面的交流而已。
就這樣,我的第壹份工作黯然收場,之後就開始改變自己了,不愛主動和人交流不行,強迫自己去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去交換信息。
不愛和領導交往,就強迫自己去交往,主動給領導端茶倒水,開會的時候慈愛的目光看著老板,聚餐吃飯,主動給老板倒酒。
不愛在公眾場合成為焦點,就強迫自己成為焦點,開會發言,PPT宣講,出去講方案,讓自己樣樣都拿得出手。
就是這樣,工作6年,讓壹個內向的人,變成了壹個具有外向型超能力的人。
現在,這樣外向型的人偽裝的有些累了,辭職回家,自己準備做些可以壹個人安安靜靜做的事情。
給我的感觸就是迫於環境做的事情做的成功,才能超脫於環境去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