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吃飯,不是那麽簡單的事

吃飯,不是那麽簡單的事

有啥難的,壹日三餐,人類不都是這麽過來的嗎?

對,吃飯很簡單,那 妳會真正的好好吃飯嗎 ?

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得知道人為什麽要吃東西 ?

吃東西主要是因為饑餓,饑餓又有生理饑餓和情緒饑餓兩種。

因生存需要,我們要進食。 吃進身體裏的食物能轉化成熱量,維持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尤其壹些重體力和大運動量的人,更要通過保證飲食來保證身體所需能量。

有時我們本來不餓,當看見美味的食物的時候,算條件反射吧,身體對美好食物的記憶又回來了,逐漸產生饑餓感,也要進食。

這些都是生理原因導致的饑餓。

還有壹種饑餓是 情緒饑餓 。比如生氣,憤怒,郁悶、壓力等這些壞情緒出現的時候,人們需要安撫,需要安慰。很多人就要通過進食,吃美味的食物來發泄,對自己進行壹定的補償。

當然還有開心的時候,興奮,快樂,情緒高漲的時候,也要通過吃東西來對自己進行慰勞。

這些都是情緒產生的饑餓感。

畢竟吃進肚子裏的食物會給身體帶來正常需要的熱量之外,多余的也會給身體造成壹定的負擔,所以學會正確的吃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見吃飯不是件簡單的事,那怎麽吃才是正確呢 ?

首先想要吃東西的時候,好好問問自己, 確定自己是真的餓了還是真的想吃 。是肚子需要還是眼睛需要,這個確定了就不會盲目吃東西。

也就是要了解自己饑餓的程度,比如沒到吃飯的時間,那自己的肚子能不能忍受壹會兒,讓自己餓壹會兒行不行?有很多時候想想忍壹會吧,這種饑餓肯定不是為了吃而餓。

還有壹個很重要的點,就是我們的 飲食模式 。妳是狼吞虎咽還是囫圇吞棗,是不是食物都已經下肚了都沒有體會到食物的美好?

對吃飯要懷有壹顆感恩的心 ,要細嚼慢咽,慢慢享受食物的美好,還有食物帶給我們的飽足感。

輕輕地把食物放入口中,慢慢品味,慢慢咀嚼,慢慢下咽,這個過程就是體會食物帶給我們味覺、身體和感官的各種享受。

因身體素質不同,需求不同,人們攝入的食物也是不同的。這就要 抑制我們貪吃的心和舉動 ,才能合理正確的保持體重,和身體健康。

吃的要均衡 ,吃的太少不行,吃的太多也不行。主食,蔬菜,水果,都要有攝入,現代健康理論講究壹定的比例,蔬菜水果占比大點,主食占比小點。

主要是因為我們食用的大米白面等主食含有大量的糖,攝入糖太多對身體不是很好。

每天到底吃多少大卡我們普通人也沒辦法衡量,那就按吃到幾分飽為止,別吃太飽了,每餐六七分飽就可以了,暴飲暴食更不可取。

所以我們吃飯的時候 大可不必全部吃完 。曾經我就聽說壹句話:“打對”菜底兒的那部分就會變成妳的脂肪,除此之外對妳的身體毫無用處。很多家庭怕浪費,剩點飯菜扔了可惜,吃了吧,結果都轉變成脂肪堆在身體裏。

其實妳發現沒,吃到肚子裏變成脂肪然後再花錢減肥不是更浪費嗎?這就要我們 學會果斷地放下筷子 ,吃不完少來少去的就扔了吧,或者儲藏在冰箱裏下次吃,也不是不可以。

上面提到情緒饑餓,為了緩解情緒采取吃的方式實在不可取,完全可以換個其他方式,比如跑步,唱歌,都可以。

我以前就有很多錯誤的“吃飯理念”,這次聽了樊登老師講《學會吃飯》這本書後,感覺自己確實有必要建立正確的飲食觀。

身體是1,只有1在,後面的零才有意義,希望這本《學會吃飯》能讓妳好好吃飯的同時成為美食家,除了品嘗食物的美好之外,認真品嘗生活之美。

願我們都能感恩食物的美好,能通過好好吃飯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