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誰可以告訴我郭躍的詳細資料

誰可以告訴我郭躍的詳細資料

姓名:郭躍

性別:女

英文名: Yue Guo

生日:1988-07-17

身高:1.63米 / 5尺4寸

體重:52公斤 / 115磅

國籍:中國

籍貫:遼寧-鞍山

項目:乒乓球

打法:左手橫握球拍弧圈結合快攻

技術:具有男性化特征,前三板快且狠

俱樂部:遼寧鞍鋼

國家隊主管教練:孔令輝 任國強

最新排名:世界第二,二十壹歲以下第壹(國際乒聯2008年9月3日公布)

底板:斯帝卡 STIGA OC-WRB-CR

正手套膠:紅雙喜 DHS 狂飆3

反手套膠:蝴蝶 EL SRIVER。

躍迷:月餅

稱號:躍躍 寶貝 躍 郭躍 躍女王 郭女王 躍寶……

[編輯本段]乒乓球生涯

概況

郭躍6歲開始打球,1996年進入省體校,2000年入選國家隊,左手橫握球拍弧圈結合快攻打法,技術具有男性化特征,前三板快且狠。2002年國際乒聯總決賽女單亞軍的戰績使她成為創辦總決賽以來,闖進決賽年齡最小的選手。2003年,15歲的郭躍首度奪得公開賽女單冠軍。2004年第47屆世乒賽女團冠軍成員,成為中國乒乓球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2007年奪得世乒賽女單冠軍,獲得第壹個世界冠軍單打頭銜。2009年奪得世乒賽女雙冠軍後成為中國女隊歷史上的又壹位世乒賽“金滿貫”。

1999年

1999年日本東亞少年錦標賽女單冠軍

2000年

2000年亞洲杯女單亞軍;

2000年中日韓三國賽團體冠軍;

2000年全國少年比賽總決賽團體冠軍、全國少年比賽(北方賽區)女單亞軍

2001年

2001年九運會女團第三;

2001年朝鮮公開賽女團、混雙冠軍,女雙亞軍;

2001年全國少年比賽(北方賽區)女單冠軍、全國少年比賽(總決賽)女單第三;

2001年亞青賽女單亞軍,女雙冠軍,團體冠軍

2002年

2002年奧地利公開賽女單第三名,女雙冠軍;埃及公開賽女雙亞軍波;蘭公開賽女雙亞軍;丹麥公開賽女單、女雙亞軍;

2002年國際乒聯總決賽女單亞軍;

2003年

2003年亞錦賽女單第三,女雙八強,女團冠軍;

2003年第47屆世乒賽女單八強,女雙亞軍;

2003年國際乒聯巡回賽日本站女單冠軍,女雙冠軍;韓國站、瑞典站女雙冠軍,德國站女雙亞軍;丹麥站女單四強,女雙冠軍;中國站女單八強,女雙四強;

2003年全國錦標賽女單第三、女雙第三(與牛劍鋒)、混雙冠軍(與徐輝)

2004年

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雙銅牌;

2004年第47屆世乒賽女團冠軍;

2004年國際乒聯巡回賽希臘站、新加坡站女雙冠軍;希臘站女單亞軍;新加坡站女單四強;奧地利站女雙亞軍;德國站、日本站女雙冠軍;

2004年全國錦標賽混雙冠軍;

2004年總決賽女單冠軍、女雙亞軍

2005年

2005年卡塔爾公開賽女雙冠軍;中國公開賽(哈爾濱站)女單、女雙冠軍;深圳站女單亞軍,女雙冠軍;

2005年亞錦賽女單八強,女雙亞軍,混雙冠軍,女團冠軍;

2005年第48屆世乒賽混雙冠軍(與王勵勤),女單第三名,女雙第二名;

2005年女子世界杯八強

2005年第十屆全國運動會混雙冠軍

2006年

2006年斯洛文尼亞公開賽女單、女雙冠軍,克羅地亞公開賽女單冠軍,女雙亞軍,科威特公開賽女單亞軍

2006年第48屆世乒賽女團冠軍

2006年多哈亞運會乒乓球女單,女雙,女團冠軍

2007年

2007年斯洛文尼亞公開賽女單冠軍;克羅地亞公開賽女單冠軍;科威特公開賽女單冠軍;中國公開賽(南京站)女單冠軍,女雙冠軍(與李曉霞);中國公開賽(深圳站)女單亞軍,女雙冠軍;德國公開賽女雙冠軍;

2007年第49屆薩格勒布世乒賽女單冠軍,女雙亞軍(與李曉霞),混雙冠軍(與王勵勤)

2007年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乒乓球混雙冠軍(與劉吉康)、女雙冠軍(與侯曉旭),女團亞軍,女單第三名

2007年團體世界杯冠軍,並被評為最佳女運功動員

2007年女子世界杯第三名

2007年亞錦賽女單八強,女雙冠軍,女團冠軍

2007年中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團體第二

2008年

2008年日本亞洲杯女子單打冠軍

2008年廣州世乒賽女團冠軍

2008年卡塔爾公開賽女雙冠軍;中國公開賽(長春站)女單亞軍,團體冠軍;日本公開賽女單四強,團體冠軍;韓國公開賽女單冠軍,女雙冠軍(與劉詩雯);中國公開賽(上海站)女單亞軍,女雙亞軍(與李曉霞)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團金牌,女單銅牌。

2008年女子世界杯八強

2008年國際乒聯職業巡回賽總決賽女單亞軍

2008年中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團體第二,並榮獲賽季最佳女運動員

2009年

2009年國際乒聯職業巡回賽科威特站女單亞軍,女雙冠軍(與張怡寧);卡塔爾站女單亞軍,女雙冠軍(與張怡寧)

2009年橫濱世乒賽女子單打亞軍,女子雙打冠軍(與李曉霞)

2009年中國亞洲杯女子單打冠軍

2009年中國公開賽(蘇州站)女子單打亞軍,女子雙打冠軍(與李曉霞)

相信任何壹個選擇體育作為夢想的孩子都懷揣著成為奧運冠軍這個終極目標,因為奧運會太過神聖,也太過遙遠,需要走很遠的距離才能到達它的門口,更何況是獲得壹枚彌足珍貴的奧運金牌。可是郭躍走了不算太遠的路就把兒時的夢想實現了,那種快樂似乎到今天都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郭躍說:“我從小的心願就是在北京奧運會上或者是某壹次奧運會上取得冠軍,所以北京奧運會這枚金牌的意義對於我來說非常大。並且這是北京奧運會,是在我們家門口舉辦的奧運會。還有這壹次也是我第壹次拿奧運會冠軍,自然心情跟世界比賽拿女單冠軍的心情完全不壹樣。奧運會賽場的氣氛和世界比賽也是不壹樣的,全國十三億人民壹起關註,這種矚目和期待是非常大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拿完奧運冠軍之後非常開心,那種開心是發自內心的開心,就是完全能釋放出來的那種開心,和平時說說笑話開開玩笑的那種開心完全不壹樣 。”

團體賽的每壹場比賽,即使對手不是很強,郭躍都集中精神對待。她知道,最終那刻的歡呼需要建立在壹場場的勝利之上,於是就那樣壹直打到了決賽。比分最終塵埃落定的時刻郭躍歡呼雀躍了很長時間,不過隨後在安靜的時候回想那場比賽時,郭躍卻有了更為全面、更為理智的看法。說到那場比賽,郭躍仍然記憶猶新:“在我印象裏那天雙打的第壹局贏的並不是很輕松。因為奧運會的決賽我是第壹次打,上場時適應比賽的氣氛並不是很快,第壹局開局後0-4落後。我感覺當時自己還沒有打開,腿的動作慢了壹點,還是有點緊張。但是後幾局我和寧姐(張怡寧)調整得還是非常快的,因為奧運會之前我們的配合練得比較多,包括在出國的幾站公開賽上成績也比較好。所以在心理上和氣勢上有壹定優勢。其實對手的能力和配合也是相當不錯的,但是我們必須要贏。”

兌現諾言 眼神中透露成熟的擔當

年少成名的郭躍在大家眼裏壹直都是個孩子,她比同齡人成長快很多,但又緊緊跟在王楠、張怡寧的後面,直到站在女單爭奪三四名的賽場上,面對新加坡名將李佳薇的時刻,郭躍的眼神中終於顯現出了壹種成熟的擔當,這是她以往比賽中沒有出現過的。壹個人能夠真正長大就是他能獨擋壹面的時候,而對於郭躍,這是壹個殘酷的轉換過程,無緣決賽後她無暇傷心,因為她必須得投入到另壹場比賽當中。

“像她們這種海外乒團選手在平時公開賽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到這種大賽的時候。比如說世界比賽或者奧運會的時候,尤其是在我們犯錯誤的時候她們會取勝。其實那天和馮天薇打那場球自己心裏面挺矛盾的,因為我既特別想贏但是又有怕輸的心理,畢竟這是奧運會嘛。而且在比賽之前,施指導問我妳想讓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嗎?我說當然想了,在他問我話的時候無形當中就有了這種壓力了。上午輸完楠姐(王楠)之後,經過幾個小時的調整晚上就要對李佳薇打這場球,應該說我還完全沒有從輸球的陰影當中走出來,再加上時間連得比較緊,我也沒有太多時間去想李佳薇那場球,但是對李佳薇這場球要比對楠姐這場球重要得多,因為如果我輸的話就第四了,也不能讓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了。這場球對李佳薇的意義也非常大,因為新加坡也是非常缺少壹枚獎牌,所以她也會竭盡全力,這對我來說也是壹個挑戰吧。”

收獲那個遲來的擁抱

當然,面對李佳薇的那場戰鬥,郭躍兌現了在賽前對施指導作出的承諾。奧運會的銅牌爭奪戰郭躍不是沒有打過,可是除了四年時間的過度之外,還有所不同的就是這次她是壹個人在戰鬥,能否將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就得看郭躍的這壹場表現了。這個1988年出生的年輕人就這樣頂了過來,比賽結束後觀眾們看到了她的歡呼,她的笑臉,不過很少有人註意到屬於她的遲來的擁抱。

“當時我打完之後,是先樂了壹下,然後跟孔指導拍手的時候他說這場球打得不錯,打得挺好的。我下來穿衣服的過程當中壹回頭就看見施指導和黃領讓我去他們那邊,我過去之後施指導就說在06年亞運會的時候還欠我壹個擁抱,現在可以擁抱了。我感覺贏完球的那壹瞬間有壹種完全釋放的感覺,也感受到了平時的訓練和努力我沒有白付出的那種喜悅。”

得到那個擁抱後郭躍不停地擦著眼淚,為自己、為奧運會付出的努力,更為主教練的信任和認可。這個擁抱是施指導欠她的,為了這個擁抱,郭躍等了整整兩年。

說起那個遲來的擁抱,郭躍津津樂道:“因為多哈亞運會我是和外國人打,那場球贏得也不容易,因為在亞運會打完帖亞娜我非常興奮,忘了和帖亞娜握手,達到忘我境界了。我就跑過去和施指導擁抱,施指導拍拍我說還沒跟她握手呢,讓我先去和她握手,於是就欠下了這個擁抱。他曾經說過,北京奧運會或者是在某次比賽中會還給我這個擁抱。”

得到金牌比考上清華大學開心

北京奧運會短短十幾天時間,讓郭躍懂得了太多。這不是誰在耳邊講述就能明白的道理,而是經歷過那樣的比賽頂住那麽多的壓力之後悟出來的。無論這需要付出什麽代價,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這樣的感悟都是壹種收獲。

“無論拿冠軍也好,還是跟李佳薇爭奪三四名那場球也好,我覺得都是拼出來的,而不是想出來的。像以前小的時候會幻想,實際行動不是特別強,想壹想這個冠軍應該是我的,但是其實並不是這麽回事。每壹場球,包括對每壹個水平稍微低壹點的選手都是拼出來的。要是不拼的話會很難打,因為相對來說對手了解妳比妳去了解人家更容易壹些。”郭躍自信地說。

我們看到過她最耀眼的壹幕,但是我們沒有看到她為了耀眼那壹刻所付出的東西,不過這壹切都不重要,就如同從小到大,郭躍都相信自己會飛得更高,這種自信也給了她繼續向前的動力。郭躍早在自己十四五歲的時候就頻繁地登上國際比賽的舞臺,十六歲的她更是參加了奧運會的比賽。十六歲,壹個懵懂的年紀,壹個多數孩子都還在讀書的年紀,她卻已經開始為國爭光了。

“在平時,比如說學生吧,十六歲的時候不應該承受如此大的壓力,但是對於體育圈來說,這就是妳必須要承受的,因為妳必須要面臨現在競爭的殘酷性。如果要是不去面對的話,很快就被淘汰了。我感覺這就是體育圈和學生上學不壹樣的地方,但是壹旦付出有回報的時候也是最開心的時候,我覺得這種開心要比他們學習考上清華大學這種開心多很多。”郭躍臉上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下面那個網站說的挺全面的,妳可以去看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