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浙江江山的碾壩渡古鎮是浙江省衢州市下轄的壹個縣級市,位於浙閩贛三省交界處,歷史上曾是邊境地區的重要集鎮。
要問念八渡名字的由來,還得從北宋時期說起。相傳北宋熙寧四年,即1071年,江山定都44年,在此地排名第28位,故名年八都,壹直沿用至今。
與南潯、周莊、烏鎮、同裏等著名古鎮相比,年八渡古鎮有著完全不同的風格,甚至有點神秘。可以說,它仍然隱藏在大山深處,甚至被學者稱為“留在山裏的壹個夢”。
經不住朋友的壹再“誘惑”,終於在某年元旦假期買了壹張高鐵票興沖沖地去了。臨行前我特意請朋友推薦當地美食,朋友竟然報了七八道菜,比如年八渡燕皮餛飩、年八渡銅鑼餅、年八渡筍幹燉排骨、年八渡臘肉幹魚、年八渡鳳溪魚等。,最後壹個是年八度風爐豆腐。
我記得那天我們到達時已經過了午飯時間。我們在酒店放下行李後,老板娘帶我們從側門進去。經過七拐八彎,我們到達了楓溪老街,這是我們的念八渡豆腐審議之旅的正式開始!
楓溪老街是廿八都的主要街道,兩旁排列著整齊的店鋪。就像江南古鎮的格局壹般都是前店後屋的風格,而林興友的豆腐店就“藏”在這條老街上。
林興友是年八渡豆腐的傳承人。他做豆腐已經30多年了,但這家豆腐店更老。豆腐坊最初由壹位老支部書記王景春所有。據說王家祖制豆腐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但王家人的後代不願繼承他們的祖業。當時,年輕老實的林興友經常來王家豆腐坊幫忙,老王樹基看中了林興友,想把豆腐坊傳給他。
林興友從老支書手中接過豆腐店後,壹幹就是30多年,他也讓豆腐店越做越紅火。就連日本商人來到念八都,都對林興友手工制作豆腐的技藝印象深刻,甚至對念八都的豆腐味道贊不絕口。
在江山方言中,豆腐的發音就像“符頭”。當地人在新的壹年裏必須吃豆腐並獲得好運,江山最好的豆腐在年八渡。
走進楓溪老街,漫步在沈重而遙遠的青石板上,妳可以看到路邊的幾個爐子和砂鍋。年八都人在豆腐中加入蘑菇、排骨、冬筍和各種香料慢燉。遊客路過,花幾塊錢買壹碗,或坐或站,壹邊看著這條古街、老房子、涼亭,壹邊品味這百年味道,好不愜意!
年八都美味的豆腐歸功於當地的原材料。首先,田成豆是江山獨有的,不僅新鮮,而且安全營養。此外,好豆腐還需要湯的滋養,只有當地的山泉水才能煮出壹鍋正宗的風爐豆腐。
有了好的材料,沒有好的技能支撐也是沒有用的。做壹塊好豆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現在很少有像妙林法師這樣能控制自己脾氣的工匠。篩選、清洗、浸泡、研磨大豆,最後制作豆腐,每壹步都極其考究,容不得半點馬虎。
要參觀年八都,吃豆腐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秋冬季節。年八渡野豬燉豆腐是像我這樣的遊客必點的當地特色菜。
有人說“美女配美食”,但年八都的人吃豆腐很沒禮貌。店主會在店門口支起壹口大鐵鍋,這也是老板的獨門絕技。江山特有的豬肉在大鐵鍋裏燉煮,豆腐外軟內嫩。煮的時候加了壹把青蒜,讓路過的遊客垂涎欲滴,忍不住想停下來吃壹口!
廿八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也被列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除了年八都有名的豆腐,年八都還有很多特色鮮明的文化標簽,如“百家姓”“四大家族”“九大方言”“山歌之鄉”等。,這些都等著大家自己去發現!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壹下。下次我們去哪裏吃喝?
感謝閱讀,祝妳胃口好!祝妳胃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