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壹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麽教案應該怎麽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舞蹈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舞蹈教案 篇1活動設計
人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前期我們圍繞"興化小吃"這壹主題開展了壹系列相關的活動。炒米粉是興化人民的拿手好菜,在角色遊戲中,小朋友很喜歡模仿廚師玩炒米粉的遊戲,於是我嘗試將具有地方特色的音樂融入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在音樂中,用富有藝術性的動作大膽、有創意的表現炒米粉這壹生活畫面,體會肢體動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觀察炒米粉過程的基礎上,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表現。
2、發揮想象,體驗用動作表現內心感受的樂趣。
3、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觀察過炒米粉的過程。
2、炒米粉錄像帶。
3、音樂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妳們都看過媽媽炒米粉了,現在請妳們說說媽媽是怎麽炒米粉的?
教學設想:讓孩子回憶媽媽炒米粉的情景,孩子感到開心、有趣、十分活躍,他們指手劃腳地用語言和動作把媽媽炒米粉的情景再現出來,這樣激發了幼兒對舞蹈創編活動的興趣,為舞蹈創編活動做充分的準備和鋪墊。
2、觀看炒米粉錄象。
師:(出示壹塊米粉)多奇怪呀,原來硬硬的、四四方方的壹塊米粉,是怎麽在鍋裏變的軟軟的、細細的,像壹條條白線壹樣呢?讓我們壹壹段錄象。
教學設想:此環節主要讓幼兒觀察鍋裏水面沸騰翻滾及米粉下鍋後在水裏由硬變軟的過程。由於錄象配有音樂,所以在引導幼兒觀賞錄象時,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初步實現舞蹈與音樂相結合。
3、引導幼兒傾聽音樂,能說出音樂的變化過程。
(1)水還沒開時,音樂安靜。
(2)水面沸騰翻滾時,音樂歡快、激烈。
(3)廚師翻炒米粉時,音樂不快不慢,節奏明顯。
教學設想:通過引導幼兒傾聽,感受音樂的變化,啟發幼兒把將要創編的舞蹈動作與音樂作品有機匹配,進壹步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和體驗美表現美的情趣。
4、讓幼兒想象與表現:
(1)用什麽動作表現水面平靜及水面沸騰翻滾的樣子。
(2)用什麽動作表現米粉下鍋之前和下鍋之後的變化過程。
(3)廚師是怎樣翻炒米粉的。
教學設想:每個幼兒經驗不同,認識和體驗的角度不同,所以必然會產生各具特色的創造表現,師在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肢體動作把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同時,及時引導幼兒通過美化、誇張等手法巧妙地把過於"生活化"的動作提升為美的、富有情趣的舞蹈動作。
5、幼兒隨音樂完整創編"炒米粉舞"。
教學設想:沒有音樂的"舞蹈"不能稱之為舞蹈,此環節是讓幼兒實現舞蹈與音樂和諧、完美的結合。幼兒在音樂中翩翩起舞,把創編活動推向高潮。
活動延伸:
1、創設音樂藝術活動區角,音樂、道具、服裝等,讓幼兒有壹個自娛自樂的表演舞臺。
2、開辟家園互動角"音樂之家",鼓勵家長參與到"音樂舞蹈教育"中來。
舞蹈教案 篇2活動目標
1.嘗試用手指點、拖的方法進行繪畫。
2.體驗手指作畫的樂趣,養成良好的繪畫衛生。
3.感受在音樂中進行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節奏較快的音樂、水粉顏料、調色盤、素描紙、擦手濕巾、花球花圖片、教師範畫。
活動過程
壹、遊戲導入
手指遊戲,吸引幼兒的註意力,預示活動的開始
二、欣賞圖片
出示花卉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花球花的基本特征
三、引領創作
1.出示範畫,講解繪畫步驟,使幼兒對手指點、拖畫有初步的了解。
2.重點講述點畫技能,註意花朵之間的位置關系。
四、播放音樂,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1.聽音樂,根據音樂的快慢,讓手指跳起來。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克服膽怯心理。
3.提醒幼兒用濕巾擦手,註意衛生。
4.適當指導能力較弱的孩子。
五、展示作品
把畫好的作品放在黑板上展示,並請幼兒相互交流。
舞蹈教案 篇3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音樂、課件、小水桶。
2、經驗準備:幼兒了解認識蒙古族的習俗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動作。
活動目標
1、感受蒙古族三段體音樂歡快、優美的音樂風格特點。
2、初步嘗試合作創編蒙古族舞蹈,感受創編的快樂。
活動過程
壹、聽音樂進教室,感受蒙古舞蹈的音樂特點
1、幼兒聽《草原小牧民》律動進教室。
2、蒙古騎馬、擠奶動作練習。
二、欣賞音樂並觀看課件,幫助幼兒理解音樂
(壹) 幼兒欣賞音樂。
1、師:今天夏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壹首好聽的音樂,小朋友認真聽聽這是哪個民族的音樂,妳有什麽感覺,好像看到了什麽?
2、幼兒。說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
(二) 幼兒再次欣賞音樂並欣賞蒙古大草原的幻燈片,同時感受音樂的快慢變化。
1、現在夏老師帶小朋友壹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壹看,看看那裏的人們都在做什麽?
2、幼兒根據幻燈說出人們的生活。
3、妳發現音樂有什麽變化?
4、教師為幼兒介紹音樂。 (這首音樂是三段體音樂表現蒙古族人民在那達慕盛會上騎馬、摔跤、擠奶的歡樂場面)
三、再次欣賞音樂,感受音樂快慢變化
1、剛才小朋友看到了蒙古族人們有趣的生活,如果妳是蒙古人妳想做什麽事情?想壹想音樂快的時候妳在做什麽,慢的時候妳在做什麽?
2、分段欣賞音樂:
(1)快的時候做什麽動作,請個別小朋友做動作,其他小朋友來學壹學。
(2)跟著快的音樂做壹做動作。 、
(3)慢的時候做什麽動作,請個別小朋友做動作,其他小朋友來學壹學。
(4)跟著慢的音樂做壹做動作。
四、幼兒分組聽音樂進行編舞
1、請幼兒聽音樂分成5組進行舞蹈創編。
師:剛才小朋友的動作做得很漂亮,接下來讓我們也來做個蒙古小牧民,壹起來編個舞蹈,可以加上簡單的隊形變換,註意音樂的快慢變化,讓妳的舞蹈更加漂亮。
2、教師鼓勵幼兒合作,並簡單介紹道具。
3、幼兒自由創編教師巡回指導。
五、幼兒自由展示
1、幼兒集體聽音樂自由展示。
2、幼兒分組自願展示
六、幼兒聽音樂出教室
舞蹈教案 篇4壹、活動目標:
1、欣賞***民族的舞蹈,在情景中大膽創編、模仿***舞的各種姿態。
2、感受***維吾爾民族的音樂、舞蹈特有的風格。
3、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各個民族。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彜族火把音樂節、傣族音樂、***舞音樂及視頻、ppt。
2、鈴鼓壹個。
三、活動過程:
(壹)歡樂的火把節。
重點:感受少數民族舞蹈、音樂的歡快、熱烈。
1、欣賞彜族火把節音樂。幼兒和老師壹起跳起快樂舞蹈,過熱鬧的火把節。(放火把節圖片)
引導語:“小朋友,妳們看到這張圖片,知道我們來到了什麽地方?(彜族)妳又知道火把節的時候彜族人民他們要做些什麽有趣的事情呢?(圍著火把跳舞)今天我們大五班的孩子也和彜族人民壹起快樂的跳舞吧!請小朋友圍成圓圈(放入火把)
2、引導幼兒奏,跑、跳、歡呼、打擊身體的各個部位。
(二)壹起來跳***舞。
重點:在情景中大膽創編、模仿***舞的各種姿態。
1、老師和孩子壹起開著***小火車(踏點步)去***旅行了。
引導語:“妳們剛才和彜族人民壹起跳舞過節了,現在還想去什麽少數民族看看?(幼兒自主回答),今天老師就帶小朋友去***玩壹下好嗎?哎喲,***離這裏有點遠,我們要坐火車去,大家來看我的火車是怎樣開的.。
2、播放音樂,幼兒欣賞教師跟著音樂有節奏的做著踏點步。
引導語:“剛才,老師的小火車是怎麽開的?妳們發現了嗎?。(幼兒自主回答:插著腰、踏點步開)這是我***特殊的火車,妳們想不想也來開踏點步火車,(幼兒;想),現在快上我的火車,(引導幼兒位子站開)聽著音樂有節奏的踏點步前行。
3、踏點步練習。
1)第壹遍:孩子和老師壹起嘗試踮步前進,個別孩子展示和表演。
引導語a:“剛才老師發現有些小火車,它開得很穩,妳們想不想來看壹下他們是怎樣開到***的?(請個別孩子展示和表演),她開得好不好?哪裏好,誰來說說看?(幼兒:她的方向盤插得很緊、她的小腳是踏點步,膝蓋要彎彎的)。
2)第二遍:教師用鈴鼓幫孩子伴奏,強調重拍。
a:引導幼兒進壹步了解踏點步的特點。
引導語:“因為今天要到***,路有點遠,所以要小朋友幫我踩壹下油門。(教師再次示範) 快來,別忘了腳要踩下去,膝蓋要彎曲。老師請來了壹個小樂器幫幫妳們的忙,什麽東西?(鈴 鼓),它今天要指揮著我們的小火車開到***去,我們的小鈴鼓響壹下,我們的小腳就踩壹下油門,試試看,準備開始。
b:引導幼兒先跟著鈴鼓節奏練習踏點步,再跟著音樂壹起做踏點步(開始音樂做其它動作準備先瞻望、叉腰後前行,過渡的音樂做招手、拍手動作)。
4、學習摘葡萄的動作。
重點:眼睛看著手,發散不同的動作,站著、跪著、轉著、邊走邊摘等。
引導語:我們的***終於到了,趕快坐下來看壹看我們到了***的什麽地方?(幼:摘葡萄的地方。叫葡萄溝)***有很多美食,葡萄是***的特產,它又甜又大,葡萄溝裏前後、左右、上面都掛滿了葡萄,那麽今天我們來到***壹定要摘壹點葡萄回去給爸爸媽媽吃好嗎?
舞蹈教案 篇5活動目標:
1.感受用手跳舞的新奇感,體驗手的靈活性。
2.傾聽並熟悉音樂 樂意隨著音樂自由表演小魚遊的情景。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壹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兩段音樂、錄音機、寶寶襪20雙。
活動過程:
壹、遊戲“小手變變變” 引起興趣
1.老師:小朋友,我的小手會變魔術哦,看我變了什麽呀?(小雞)再看看這次變什麽呢(蝴蝶)
2. 那妳們的小手會變什麽呢?(引導幼兒發揮想象)
二、回憶已有經驗,扮演動物初步感受手部跳舞的快樂
教師小結:妳們的小手真靈活,能變出這麽多的小動物。那下面我們讓這些小動物來跳跳舞怎麽樣?
合著音樂的節奏,引導幼兒扮演不同的動物來表現手部舞蹈。
老師:原來妳們的小手能跳這麽好看的小動物舞蹈呀。
三、傾聽音樂,熟悉音樂旋律
教師:今天我還帶來了壹段音樂,請小朋友來聽壹聽,在這音樂裏是誰在跳舞。
1.教師播放壹段音樂,幼兒自由發揮相像。
提問:妳覺得這段音樂裏,是誰在跳舞呢?
2.教師出示襪子小魚:這是小魚在跳舞。
3.小魚是怎麽跳舞的呢?幼兒完整欣賞壹遍。
問:小魚怎麽跳舞的呀?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小魚在水裏可以翻身,可以朝不同的方向遊,可以蜷縮身體,還可以吐泡泡做好多的動作
四、學習小魚遊,感受新奇,快樂感
1. 小朋友徒手跟隨音樂表演壹遍。
2. 小朋友戴上襪子,跟隨音樂表演壹遍
五、創編小魚遊動作
1.請個別幼兒嘗試。
2.傾聽音樂單手表演小魚遊兩遍。
3.傾聽音樂嘗試兩只手表演小魚遊壹遍。
六、結束延伸
今天我們用小手跳了小魚的舞蹈,我們還可以用小手跳什麽呢?對了,小手還能跳很多很多的舞,小朋友們可以想壹想,下次來教我們好嗎?
活動反思:
讓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節奏的同時,用手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物體。並在原有動作的基礎上,學習創編。在表演歌曲時我盡量引導幼兒用更多動作去表演,關註每位幼兒,使他們能更加大膽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