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愚人節這天人們會舉辦魚宴,主人在節前向客人們發出邀請。
請帖是壹條彩色紙板制成的小魚,活潑別致。餐桌用綠色和白色桌布裝飾,中間擺放魚缸和精巧的小釣魚竿。魚竿上系著綠色飄帶,飄帶上拴著送給客人的禮物,如魚形工藝品、裝滿糖果的小籃。宴會上,主人端上以魚為原料精心烹制的菜肴,煎炸烤燒,應有盡有。
根據傳統風俗,主人往往在宴會上給客人們做假菜,有人對最典型的愚人節菜譜作過描繪:
最先壹道是色拉,嫩綠的.萵苣葉上撒滿胡椒,但拿開萵苣葉,露出來的卻是牡蠣雞尾酒;
第二道菜為烤土豆,其實為甜面包末和鮮蘑菇,還有用西紅柿色拉掩蓋的冰淇淋等;以蟹肉偽裝的烤雞。
這種假菜宴更增添了輕松歡快的節日氣氛。宴會結束後,主人以糖果招待客人,不過,糖果不是放在果盤中,而是放在藥盒裏。
對於貪吃的讀者來說,4月1日是壹個值得留意的日子。這壹天是吃書節(EdibleBookFestival):壹年壹度吃書的日子,全世界圖書館、書店、畫廊和個人家庭都要慶祝這壹節日。
愚人節裏的吃書節
1999年感恩節時,美國收藏家兼評論家茱迪·霍夫博格女士與3位書籍藝術家相聚,當火雞伴隨美食、美酒下肚之後,她心生壹念,若是書也可以吃,不知能做出什麽樣的書來?她選定千禧年的愚人節為首屆國際吃書節,鼓吹愛吃又愛書的個人與團體,制作出可食用的書,在4月1日下午2點到4點(以每個人的時區為準),將作品公之於網站或特定場所,然後在4點整,動手將它們祭入五臟廟中。
把吃書節定在4月1日愚人節,自然帶有幽默色彩。有別於以紙、油墨為原料的傳統書籍,歷屆吃書節的成品運用了巧克力、糖、奶油、海苔、餅幹、蛋、果凍、魚子醬、通心面、各色水果與蔬菜。
這壹天,大多數能吃的書都是做成書狀的蛋糕,另外的壹些能吃的書就不那麽受歡迎了,但是,至少妳可以翻開那些用面包片、海帶做成的書頁。
《聖經》也記載著吃書的故事。在舊約《以西結》裏,上帝給了先知以西結壹卷書,書卷的兩面上都寫著哀悼、悲痛和悲嘆。上帝讓以西結把這卷書吃下去,他吃後答道:它在我的口中像蜜壹樣甜。
據說埃塞俄比亞的皇帝莫內裏克二世,每當感到有罪時,就在口中嚼幾頁經文,最後這位皇帝死於用金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