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屎餅、鴨屎香、老鼠屎、狗屁果仁……怎麽給吃的起名字也不正經?
01 屎尿屁組合
粵西地區 的壹種家常食品,顧名思義……顯然這個餅是用雞屎……藤做的,雞屎藤用清水洗幹凈,磨碎,曬幹後再與糯米壹同磨成粉,加入紅糖壹起和面,揉成面團,用餅格壓上福字或壓成不同的形狀的餅,蒸熟後食用。
長得也是壹言難盡
雞屎藤 是壹種多年生藤本植物,《綱目拾遺》記載:“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這種植物,因為有臭味,就被叫做“雞屎藤”,後來《中國植物誌》收錄時,雞屎實在不雅,就取其諧音將中文正名改為“ 雞矢藤 ”。雞屎餅因用了雞屎藤粉,故而得名。
狗屎糖是由 麥芽糖混合黃豆、花生 等原料制成,據說是“川渝地區”的壹種傳統小吃。
吃狗屎糖,走狗屎運,送禮佳品,林誌玲就曾收到粉絲送的狗屎糖|微博截圖
狗屎糖的名字,據說源於外形,金燦燦的麥芽糖,切成壹小截壹小截的,就像壹蹶子狗屎。現在漸漸演變為很多地方“傳統小吃”,壹般在 旅遊 區作為當地土特產出售給遊客。
壹種 潮汕功夫茶 ,算是 鳳凰單叢 的壹種,屬於烏龍茶,茶葉大而緊實,色澤烏褐油潤,泡出的茶湯色金黃,味道甘醇,有很好的回甘,並且很耐沖泡,上好的鐵觀音是七泡有余香,而鴨屎香能達到十泡有余香。據說最早這種茶是由烏崠山引進,引入的植株被種在壹種名為 “鴨屎土”(混有壹定比例的白堊土的黃壤土) 的土壤中,產出的茶很香,當被人問到這茶名字的時候,茶農隨口說這叫“鴨屎香”,自此便得名。
所以鴨屎究竟哪裏香了?
又叫“ 鹽津棗 ”,在上海又叫“鼻頭汙”。這種小吃是80、90後的童年回憶,是壹種特別便宜的零食,1厘米左右長的小顆粒,深棕色還發黑,看著就像壹顆耗子屎或者壹塊鼻涕妞兒,故而得名。
老鼠屎
主要原料是 陳皮 ,含在嘴裏,開始感覺又鹹又酸,後來就是甘草那種特別的回甘。是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裏適合孩子們解悶兒的零食。
狗屁果仁在天津也算小有名氣的吃食,果仁是天津土語裏花生米的稱謂。狗屁果仁出自武清黃花店的壹家賣幹果的店鋪,現在已經傳到第三代,其中第二代店主外號叫“狗屁”,因為他家炒果仁味道好,人們就用店主的外號也給果仁起了名。
天津人給吃的起名怎麽都離不開狗?
狗屁果仁看似簡單,實際上大有講究:花生選用果實飽滿的海花花生;炒花生用的沙土必須是永定河河套裏取的河沙,這種沙土粗細適中;腌制花生壹***有十幾味調料的秘制配方;炒的時候火候也非常重要,火大了花生會被炒糊了,火小了花生炒不出香味,炒的時候必須壹致翻炒,讓花生和沙土接觸充分以保證受熱均勻火候合適。
02
自帶味道類
上海的壹種吃食,雖然光聽名字很難和美味聯系上,但其實就是壹種煎餅。
真的不是煎餅馃子嗎?
和天津的煎餅馃子相比,包腳布並不用雜糧,而是用 精白面 ,攤面餅的時候也不用油,是 幹烤而成 ,攤面餅的時候不用刮板而是篾片, 中間夾的是巧果或油條 ,刷的醬也和北方煎餅有所區別。隨著發展,包腳布存在著很多不同的版本,很難說哪種正宗哪種異端,只要合自己口味就好。
這是壹道臺灣的家常下飯菜,不同的地方版本也不壹樣,但是其中不變的三樣是肉末、辣椒和豆豉。現在比較流行的做法是蒜苗(也叫蒜薹或者蒜苔)切小段,辣椒切小段與肉末壹同加豆豉炒熟,或者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加什麽菜。蒼蠅頭的特點就是 鮮辣可口 ,特別下飯,還可以做面條的澆頭或者配白粥。
蒼蠅頭
03
不知所雲但很誘人類
日本愛知縣名古屋的壹種特產點心,據說外形像日本傳說中鬼經常使用的 狼牙棒 而得名,據說在當地人氣相當高。這種點心制作方式很簡單:白薯去皮切小塊,和米粉、白糖壹起拌勻分成壹小團,蒸熟即可。鬼饅頭外表看起來半透明,口感甜糯,喜歡甜食的人是無法抗拒的。
看起來還萌的?
有壹家名叫“梅花堂”(ばいかどう)的店賣的鬼饅頭最為出名。
原來就是糖拌西紅柿……菜名很是形象,鮮紅的西紅柿很像火,摞起來就是火山,白糖灑在頂上猶如下了雪壹樣。
火山下雪
這也是壹道有迷之菜名的菜肴,實際上就是粉絲炒肉末。因為用筷子夾起粉絲的時候,往往會沾帶起幾個肉末,猶如螞蟻從樹幹上往上爬,故而得名“螞蟻上樹”。
螞蟻上樹|豆果 美食 網網友緣豆兒
參考文獻:
[1]《上海常用中草藥》上海常用中草藥編寫組,上海市出版社1970年5月
[2]《中華小吃》馬樹桐,中國 旅遊 出版社1988年12月
[3]《傳統臺灣菜》郭宏遠,稻田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10月
[4]《川味小吃》川味小吃編寫組編,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8月
[5]《風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