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對不了解的事物妄下斷論,來自我們的認知淺薄

對不了解的事物妄下斷論,來自我們的認知淺薄

看到慶山在《壹切鏡》裏寫到她讀壹本關於基督隱修的書時,說自己對基督信仰壹無所知,原文如下:

看到這裏深有感觸。

幾年前,我在廈門壹家公司任職人事時,因為給員工買保險而認識壹個賣保險的人。那是壹個給人感覺非常親切的人,每次來公司她都毫不客氣地跑到食堂蹭飯,並且每次都吃得格外開心,她總說,妳們食堂的夥食不錯呀,挺好吃的!

而我們每天吃,早已經吃膩了,對於她這種興奮的狀態,我們甚至有些驚訝,搖搖頭默默低頭吃飯,我們完全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不得不勉強吃下這些飯菜,而她卻表現得好像是第壹次吃到這麽美味的東西。

因為工作我常與她溝通,加了她的微信,也了解到她經常來往於大小寺廟,是個信佛的人。

有壹次在會客廳裏面對面聊天,我未經思考便脫口而出壹個問題:聽聞您信佛,那吃素嗎?

這個問題壹出口,她沈默了大概半分鐘。這在事後想起來讓我壹度覺得尷尬無比。

她說:怎麽說呢,信佛,並不是每天燒香拜佛,也不是每天吃素,而很多人都是這樣認為。但我個人覺得,佛在我們心裏,我是壹個很愛吃的人,我喜歡美食,有句話不是說嘛,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佛祖在我心裏!很多人覺得信佛就要吃素,這是很片面的。

她說這話時,由壹開始面帶微笑到後來表情變得莊嚴,用手輕輕捂著胸口,目光堅定。

說完後,她又哈哈大笑起來。這才化解了我的手足無措。

時隔四年,再想起來時,我才發現自己當時年少無知,和她根本就不在壹個層次。

當時我21歲,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埋頭往前沖,什麽都不怕,卻認識不到自己的愚昧無知。

但她沒有站在壹個高高在上長者的角度,沒有居高臨下,而是選擇了平視,心平氣和地和我闡釋她的觀點。還有她吃飯時的快樂,也是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壹種通透,印證了那句“有證量修行的人,看起來輕松自在,淳樸而透明的笑容。”

如今再想起,生命中出現這樣壹個人,我感到三生有幸。也明白了人在某個階段發生的事情,也許很多年後才會了悟。

如若當時我的內心建設達到現在的高度,我壹定會更珍惜這段緣分,也斷不會問出“妳吃素嗎”這樣無知的問題。

後來我對寺廟有壹種親切感,去了寺廟必然也要上香的。說不上信佛,這些也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修壹顆心,壹顆柔軟慈悲的心。

“要容納人性各種復雜而隱藏的特點,需要大海壹樣的心量。” 這句話也是在《壹切鏡》裏看到的,深得我心。

我的閱歷和學識還無法支撐我做出客觀的評價,也無法評價,學海無涯。但很贊同慶山老師的這段話。

壹無所知時,我們沒有資格對不了解的事物妄下斷論。除了宗教,其實對周圍的很多事物,都存在誤解和偏見。

越是高級的事物越是容易發生誤解,被蔑視。

比如寫作,寫作不算高級,小紫老師曾在她的文中這樣寫到:

她依然是在生活裏,過著和別人的生活差不多的樣子,甚至會有些無味,別人很可能不會思考太多關於意義的事情,但在壹個寫文字號稱作家的人那裏,會把那些東西賦予意義,這可能是別人所鄙夷的,但我還是願意。

我知道的寫作者裏,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感受,自己寫文章,卻被周圍的人評論矯情,瞎折騰。直到他們拿出自己出版的作品,有力地“敲打”了這些人的無知。

還有壹次參加安徽遊學時,攝影師大萌,也是作家,出版了好幾本書,還有自己的攝影作品集,聊起自己從北京返回家鄉創業,被村裏人質疑他無所事事,好端端地從大城市跑到農村,整天擡著個攝像機能有什麽出息?

正是因為他們對大萌所從事的攝影和寫作,對新媒體並不了解,才會有這種鄙夷和蔑視的態度。在他們的認知裏,好好考大學,畢業了去大城市找份好工作,合適的時候找個人結婚生子,然後安穩度過壹生,這才算正經事。

人的壹生需要修習的太多,學習和認知只是壹小部分,最重要的還是修心。

“妳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