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蟹足棒裏根本沒有蟹肉,那它為什麽敢起這個名字?

蟹足棒裏根本沒有蟹肉,那它為什麽敢起這個名字?

蟹足棒,也會叫做蟹棒、蟹肉棒、蟹柳,它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食材,在火鍋界,蟹足棒的鮮甜,總是能霸占住很多人的味蕾。

不過在小時候,火鍋文化還沒有那麽發達的年代,蟹足棒更多是當做高級零食的。那時候我喜歡吃螃蟹,但是又嫌剝蟹殼麻煩,發現了蟹足棒這種偉大發明之後,真的是壹本滿足。

直到長大後,才知道了壹個殘酷的事實,蟹足棒裏根本壹點蟹肉都!沒!有!

不過,這些年誤會蟹足棒的不只是中國人,就在它的發明地日本,也有很多人認為“既然叫蟹足棒,當然就是蟹肉做的了”。的確,蟹足棒吃起來味道鮮甜,又有蟹肉般壹絲壹絲的紋理,到底是什麽東西,以假亂真到這個地步?

答案是魚,阿拉斯加狹鱈魚,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明太魚,或者是其它的白肉魚。當然,蟹足棒裏不可能只有魚肉成分,還需要添加其它物質來維持蟹足棒的形狀、模擬蟹肉的味道以及模仿螃蟹的顏色。比如添加小麥澱粉和蛋白,他們可以使蟹足棒的形狀更穩定。

然後用螃蟹、幹貝、生蠔和魚等海鮮萃取的成分,配合氨基酸、味精、味淋、酯等調料,來模擬蟹肉的味道。而蟹足棒上鮮艷的紅色,則基本來源於可食用色素。

既然蟹足棒不含蟹肉,那這個名字是怎麽來的,發明這種“冒牌貨”又是圖什麽?

其實,和很多發明故事壹樣,蟹足棒的發明緣起於壹場無心插柳的誤會。因為壹開始,研究者們並沒有想復制蟹腿肉,最初的復制對象其實是海蜇。

事情要追溯到1967年11月,當時中日關系交惡,很多貿易聯系也中斷了,包括中國向日本出口的海蜇也停止了。這時,日本杉與(sugiyo)食品公司就開始研發“人造海蜇”。

經過大半年的研究,雖然利用海草和雞蛋做出口感勁脆、顏色接近的“人造海蜇”,可是它太吸水,壹碰到醬油就變得粘稠,無法保證口感,“人造海蜇”的研究並沒有成功。不過在反復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切絲後的“人造海蜇”口感居然有點像蟹腿肉,因為阿拉斯加雪蟹的蟹腿肉也是由無數細絲交結而成的集合體。

口感如此的接近,於是“人造蟹腿肉”的研究計劃也就順理成章的展開了。經過幾年的研究,通過加入阿拉斯加狹鱈魚肉、蟹殼提取精華以及食用色素,1972年世界上第壹個“人造蟹腿肉”,也就是蟹足棒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