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給點吃的用文言文

給點吃的用文言文

1. 大吃壹頓用古文怎麽說

大吃壹頓用古文可以說成大塊朵頤、饕餮大餐、飽餐、大吃大喝、湖吃海喝、食前方丈。

1、大快朵頤:朵頤就因此具有大吃的意思。大快朵頤就是盡情的吃的意思。

2、饕餮大餐:多用來形容“豐富的,豐盛的,大量的”等意思。

3、飽餐:即飽飽的吃壹頓。

4、大吃大喝:沒有節制,沒有計劃地吃喝。

擴展資料:

大吃壹頓在古文古文中的應用:

壹、大快朵頤:朵是動詞,而“頤”是《易經》六十四卦的卦名之壹,因為其卦象是艮上震下,正好是壹個口的形狀,所以後來就引申成“嘴”的意思。朵頤就因此具有大吃的意思。

出自:《易·頤》:“觀我朵頤。”

王弼註:“朵頤者,嚼也。”

唐·孔穎達《孔穎達疏》:“朵是動義……今動其頤,故知嚼也。”

清·趙翼《孫介眉招食鰱魚頭羹》詩:“朵頤且快我口父咀(fǔjǔ,咀嚼),碎首那顧他苦惱。”

例句:遇上節慶,中國人少不了要大快朵頤壹番,而元宵節也不例外。

二、飽餐。形容飽飽的吃壹頓。

出自:元 馬祖常 《石田山居》詩之壹:“賈客還沽酒,王孫自飽餐。”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審訟》:“審訟必宜午堂,使犯證飽餐伺候,不可點燈夜審。”

例句: 冰心 《晚晴集·追念振鐸》:“等我們都從外國回來時,我壹定約妳們到我家去飽餐壹頓。”

三、大吃大喝∶

1、狼吞虎咽地吃。

2、指沒有節制,沒有計劃地吃喝。

3、指進行大規模、高檔次的吃喝活動。

出自:他上館子,下酒鋪,從不敢大吃大喝,大手大腳,頗為緊吃慢用,細水長流。——古華《芙蓉鎮》

例句:過年的時候人們總免不了大吃大喝。

四、食前方丈:吃飯時面前的食物占據了壹丈見方的地方,極言食物的豐盛,形容生活的奢侈、吃的闊氣。

出自:孟子.盡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誌弗為也。」清.洪升.長生殿.第二十六出:「尋常,進禦大官,饌玉炊金,食前方丈,珍羞百味,猶兀自嫌他調和無當。」亦作「方丈盈前」、「食味方丈」。

例句: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壹本楔子:“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從者數百;今日至親則這三四口兒,好生傷感人也呵!”

搜狗百科-大快朵頤

搜狗百科-食前方丈

2. 給我10篇簡單短壹點的文言文

(壹)文征明習字《書林紀事》 原文文征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

平生於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劄,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譯文文征明監貼寫《文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準,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

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壹點不全意,壹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

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致美好。 (二)薛譚學謳 原文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

秦青弗止,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譯文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於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拍節,高唱悲歌。

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雲。薛譚於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學習。

從此以後,他壹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 (三)範仲淹有誌於天下 原文範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

少有大誌,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

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

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譯文範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

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誌向,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經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

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於有人說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

範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養罷了。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四)司馬光好學《三朝名臣言行錄》 原文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遊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

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譯文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

大家在壹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壹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五)歐陽修苦讀《歐陽公事跡》 原文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

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

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裏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譯文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

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裏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

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六)張無垢勤學《鶴林玉露》 原文張無垢謫橫浦,寓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執書立窗下,就明而讀。

如是者十四年。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譯文張九成被貶官到橫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間壹扇短窗,每天天將亮時,他總是拿著書本站在窗下,就著微弱的晨光讀書。

這樣壹直堅持了十四年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頭上,雙腳踏出的痕跡還隱約可見。

(七)王冕僧寺夜讀《宋學士文集》 原文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

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

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

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譯文王冕是諸暨縣人。

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

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壹頓。

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由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裏。

壹到夜裏,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裏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瑯瑯壹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壹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

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 (八)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原文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發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 趨百裏外,從。

3. “早餐”用古文怎麽說

yōng

熟食〖cookedfood〗

酒車酌禮,方駕授饔。——張衡《西京賦》

又如:饔餐(飯食)

專指早餐〖breakfast〗

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註:“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但是賈昌在家,朝饔夕餐,也還成個規矩,口中假意奉承幾句。——《醒世恒言》

古代諸侯正式行聘禮時所送的肉類、已殺之牲〖giftofcookedmeat〗。如:饔餼(古代祭品。已殺的稱饔,生牲稱餼)

yōng

做飯;烹煮〖cook〗

親二宮之饔膳,致晨昏之定省。——《漢書·杜周傳》

又如:饔人(官名。掌切割烹調之事);饔夫(饔子。廚工);饔膳(備辦酒飯)

饔飧不繼

yōngsūn-bùjì

〖mealsarescanty〗指生活貧困,吃了上頓沒有下頓

4. 求幾篇描述寫美食的古文 請寫明出處 謝謝啦

1.聞子由瘦

宋·蘇軾

土人頓頓食薯芋,

薦以薰鼠燒蝙蝠。

初聞蜜唧嘗嘔吐,

稍近蛤蟆緣習俗。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3.惠州壹絕

宋·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4.老饕賦

宋·蘇軾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惡勞。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嘗項上之壹臠,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顏如李桃。彈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雲璈。命仙人之萼綠華,舞古曲之郁輪袍。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願先生之耆壽,分余瀝於兩髦。候紅潮於玉頰,驚暖響於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獨之長繰。閔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當膏。倒壹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瓊艘。各眼灩於秋水,鹹骨醉於春醪。美人告去已而雲散,先生方兀然而禪逃。響松風於蟹眼,浮雪花於兔毫。先生壹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

5.菜羹賦

宋·蘇軾

東坡先生蔔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稱家之有無。水陸之味,貧不能致,煮蔓菁、蘆菔、苦薺而食之。

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蓋易具而可常享,乃為之賦,辭曰:

嗟余生之褊迫,如脫兔其何因。殷詩腸之轉雷,聊禦餓而食陳。無芻豢以適口,荷鄰蔬之見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葉與瓊根。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湯蒙蒙如松風,投糝豆而諧勻。覆陶甌之穹崇,謝攪觸之煩勤。屏醯醬之厚味,卻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壯而力均。滃嘈雜而麋潰,信凈美而甘分。登盤盂而薦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於玉池,與吾鼎其齊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說而策勛。沮彭屍之爽惑,調竈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樂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計余食之幾何,固無患於長貧。忘口腹之為累,以不殺而成仁。竊比予於誰歟?葛天氏之遺民。

6.初到黃州

宋·蘇軾

自笑平生為口忙,

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

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

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

尚費官家壓酒囊。

7.豬肉頌

宋·蘇軾

凈洗鐺,少著水,

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5. 有沒有人給點關於中醫的朗朗上口的古文句子

四總穴歌 肚腹三裏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回陽九針歌 啞門勞宮三陰交,湧泉太溪中脘接,環跳三裏合谷並,此是回陽九針穴。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並治雜病歌 三裏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沖昆侖穴,環跳與陽陵, 通裏並列缺。

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訣。 井滎輸原經合歌 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商陽二三間合谷,陽溪曲池大腸牽。

隱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陰陵泉要知,歷兌內庭陷谷胃,沖陽解溪三裏隨。 少沖少府屬於心,神門靈道少海尋,少澤前谷後溪腕,陽谷小海小腸經。

湧泉然谷與太溪,復溜陰谷腎所宜,至陰通谷束京骨,昆侖委中膀胱知。 中沖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傳曲澤,關沖液門中渚焦,陽池支溝天井索。

大敦行間太沖看,中封曲泉屬於肝,竅陰俠溪臨泣膽,丘墟陽輔陽陵泉。 十二經治癥主客原絡 肺之主大腸客 太陰多氣而少血,心胸氣脹掌發熱,喘咳缺盆痛莫禁,咽腫喉幹身汗越, 肩內前廉兩乳疼,痰結膈中氣如缺,所生病者何穴求,太淵偏歷與君說。

大腸主肺客 陽明大腸俠鼻孔,面痛齒疼腮頰腫,生疾目黃口亦幹,鼻流清涕及血湧, 喉痹肩前痛莫當,大指次指為壹統,合谷列缺取為奇,二穴針之居病總。 脾主胃客 脾經為病舌本強,嘔吐胃翻疼腹臟,陰氣上沖噫難廖,體重不搖心事妄, 瘧生振粟兼體羸,秘結疸黃手執杖,股膝內腫厥而疼,太白豐隆取為尚。

胃主脾客 腹心悶意淒愴,惡人惡火惡燈光,耳聞響動心中惕,鼻衄唇喎瘧又傷, 棄衣驟步身中熱,痰多足痛與瘡瘍,氣蠱胸腿疼難止,沖陽公孫壹刺康。 真心主小腸客 少陰心痛並幹嗌,渴欲飲兮為臂厥,生病目黃口亦幹,脅臂疼兮掌發熱, 若人欲治勿差求,專在醫人心審察,驚悸嘔血及怔忡,神門支正何堪缺。

小腸主真心客 小腸之病豈為良,頰腫肩疼兩臂旁,項頸強疼難轉側,嗌頷腫痛甚非常, 肩似拔兮臑似折,生病耳聾及目黃,臑肘臂外後廉痛,腕骨通裏取為詳。 腎之主膀胱客 臉黑嗜臥不欲糧,目不明兮發熱狂,腰痛足疼步艱履,若人捕獲難躲藏, 心膽戰兢氣不足,更兼胸結與身黃,若欲除之無更法,太溪飛揚取最良。

膀胱主腎之客 膀胱頸病目中疼,項腰足腿痛男行,痢瘧狂顛心膽熱,背弓反手額眉棱, 鼻衄目黃筋骨縮,脫肛痔漏腹心膨,若要除之無別法,京骨大鐘任顯能。 三焦主包絡客 三焦為病耳中聾,喉痹咽幹目腫紅,耳後肘疼並出汗,脊間心後痛相從, 肩背風生連膊肘,大便堅閉及遺癃,前病治之何穴愈,陽池內關法理同。

包絡主三焦客 包絡為病手攣急,臂不能伸痛如屈,胸膺脅滿腋腫平,心中淡淡面色赤, 目黃善笑不肯休,心煩心痛掌熱極,良醫達士細推詳,大陵外關病消釋。 肝主膽客 氣少血多肝之經,丈夫疝苦腰疼,婦人腹膨小腹腫,甚則嗌幹面脫塵, 所生病者胸滿嘔,腹中泄瀉痛無停,癃閉遺溺疝瘕痛,太、光二穴即安寧。

膽主肝客 膽經之穴何病主?胸脅肋疼足不舉,面體不澤頭目疼,缺盆腋腫汗如雨, 頸項癭瘤堅似鐵,瘧生寒熱連骨髓,以上病癥欲除之,須向丘墟蠡溝取。 十五絡穴歌 人身絡穴壹十五,我今逐壹從頭舉,手太陰絡為列缺,手少陰絡即通裏, 手厥陰絡為內關,手太陽絡支正是,手陽明絡偏歷當,手少陽絡外關位, 足太陽絡號飛揚,足陽明絡豐隆記,足少陽絡為光明,足太陰絡公孫寄, 足少陰絡名大鐘,足厥陰絡蠡溝配,陽督之絡號長強,陰任之絡號尾翳, 脾之大絡為大包,十五絡脈君須知。

八脈交會八穴歌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 八脈八穴治癥歌 公孫 九種心疼延悶,結胸番胃難停,酒食積聚胃腸鳴,水食氣疾膈病。

臍痛腹痛脅脹,腸風瘧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瀉公孫立應。 內關 中滿心胸痞脹,腸鳴泄瀉脫肛,食難下膈酒來傷,積塊堅橫脅搶。

婦女脅疼心痛,結胸裏急難當,傷寒不解結胸膛,瘧疾內關獨當。 後溪 手足拘攣戰掉,中風不語癇癲,頭疼眼腫淚漣漣,腿膝背腰痛遍。

項強傷寒不解,牙齒腮腫喉咽,手麻足麻破傷牽,盜汗後溪先砭。 申脈 腰背屈強腿腫,惡風自汗頭疼,雷頭赤目痛眉棱,手足麻攣臂冷。

吹乳耳聾鼻衄,癇癲肢節煩憎,遍身腫滿汗頭淋,申脈先針有應。 臨泣 手足中風不舉,痛麻發熱拘攣,頭風痛腫項腮連,眼腫赤疼頭旋。

齒痛耳聾咽腫,浮風瘙癢筋牽,腿疼脅脹肋肢偏,臨泣針時有驗。 外關 肢節腫疼膝冷,四肢不遂頭風,背胯內外骨筋攻,頭項眉棱皆痛。

手足熱麻盜汗,破傷眼腫睛紅,傷寒自汗表烘烘,獨會外關為重。 列缺 痔瘧變腫泄痢,唾紅溺血咳痰,牙疼喉腫小便難,心胸腹疼噎咽。

產後發強不語,腰痛血疾臍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癰多散。 照海 喉塞小便淋澀,膀胱氣痛腸鳴,食黃酒積腹臍並,嘔瀉胃番便緊。

難產昏迷積塊,腸風下血常頻,膈中快氣氣核侵,照海有功必定。 十二原穴歌 肺淵包陵心神門,大腸合谷焦陽池,小腸之原腕骨穴, 足之三陰三原太,胃原沖陽膽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取。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陰四,心五肝九十膽俞,十壹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腎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