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揚州有什麽好吃的揚州好吃的推薦

揚州有什麽好吃的揚州好吃的推薦

揚州這個城市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非常優美優雅的壹個城市,這裏不管是風景還是美女都很美,不過本篇小編是要跟大家說的是美食,快來看看揚州都有哪些吧。

揚州美食推薦

首推蟹黃包!

揚州菜以“三頭”(拆燴鰱魚頭、扒燒整豬頭、蟹粉獅子頭)為代表。

揚州十大名點:

三丁包子、千層油糕、雙麻酥餅、翡翠燒賣、幹菜包、野鴨菜包、糯米燒賣、蟹黃蒸餃、車螯燒賣、雞絲卷。

十佳風味小吃:

筍肉鍋貼、揚州餅、蟹殼黃、雞蛋火燒、鹹鍋餅、蘿蔔酥餅、雞絲卷、三鮮鍋餅、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餃。

十佳特色小吃:

四喜湯團、生肉藕夾、豆腐卷、筍肉小燒賣、赤豆元宵、五仁糕、蔥油酥餅、黃橋燒餅、蝦籽餃面、筍肉餛飩。

揚州菜屬於淮揚菜系,最有名的是三頭宴和紅樓宴。要是說到包子,是揚州的特產.而且人人都知道,最有名的莫過於富春包子.

國慶路的富春茶社壹座聞名中外的百年老店,始創於1885年。可以坐人工三輪車進去,我在其他城市很少見到像揚州城這麽有規模的人工三輪了,別有壹番特色.郁達夫、朱自清都在文中深情的緬懷過:“不進富春門,等於未到過揚州城”。富春是揚州的壹個引人入勝的“窗口”,淮陽菜的正宗代表,也是中外賓客的壹塊福地洞天。這家是最正宗的,最古老的.

富春的早餐決對是精品,雖然價格比我們在壹般的小飯店吃飯還貴壹大截。肴肉,三丁包子,翡翠燒賣,千層油糕,蔥油燒餅,蟹殼黃,生煎饅頭,小籠湯包,蟹黃蒸餃,車螯燒賣,雞絲卷子.全是名點啊!!

富春的包子什麽餡都有,較貴且特色的大概是蟹黃包子了,是傳說中的極品。

大煮幹絲,在揚州菜中是壹道既普通又高級的菜。主要的食材是日常生活最普通不過的豆腐幹。它制作精細,風味獨特。“大煮幹絲”又名“雞汁幹絲”或“雞火幹絲”。這個菜的刀工與火候要求特別嚴格,絕對是考驗廚師廚藝和經驗的菜肴。

紅樓宴中三丁包、翡翠燒賣和千層油糕在揚州被稱作“點心三絕”。

傳統名點三丁包被譽為“天下壹品”,以面粉發酵和餡心精細取勝。揚州發酵技術自古有名。袁子才在《隨園食單》中雲:“揚州發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三丁包的包子皮軟而帶韌,食而不粘牙。三丁包子的餡心,以雞丁、肉丁、筍丁制成,故名“三丁”。相傳它的由來還和以風流閑情著稱的乾隆皇帝有關。當年他老人家下江南,對要吃的禦膳提出了“滋養而不過補,美味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松脆而不硬,細嫩而不過軟”的標準。於是眾廚師將參丁、雞丁、肉丁、筍丁和蝦丁加工成餡。這五味合摻,則補、鮮、香、脆、嫩皆俱。“五不過”的要旨分毫不差。乾隆嘗後贊不絕口,問包子名,隨員答道,五丁包子。後來海參和蝦仁價格高,又演化出三丁包子。咬壹口包子,雞丁香美不過鮮、肉丁肥美不膩、冬筍丁松脆香嫩不硬,鹹中帶清甜,讓人回味無窮。被日本小皇帝贊為“天下壹品”,委實不過譽。

千層油糕,是揚州著名的細點。名曰“千層”,乃是形容這糕的層次之多,壹層糕夾壹層糖和豬油,至少有壹二十層。通體半透明,柔韌異常,層層相疊又層層相分。味道甜糯適度而爽口.外地茶樓也有千層油糕,往往徒存其名而已。

翡翠燒賣,朱自清曾經贊美道:“滋潤利落,決不膩齒膩舌,不但味道鮮美,顏色也靚麗悅目。”燒賣裏碧綠的顏色,透出蒸熟後薄如紙的面皮,猶如翡翠壹般。輕輕地咬上壹口,皮壹點便破,吃到裏面由蝦仁、韭菜和雞蛋制成菜茸,爽口清潤。吃下去後嘴裏還充滿蝦仁的香味,真可謂齒頰留香。翡翠燒賣的口味有甜有鹹。甜的是揚州產的“梅嶺青菜”,取其葉斬成茸,以熟豬油、火腿末、綿白糖、食鹽拌和成餡。與其他各地鹹的米燒賣相比,別是壹番滋味。我想女孩大多會和我壹樣喜歡翡翠燒賣,名號賦予人想象空間,買相清新可人。搟成菊花邊狀的面皮包入青菜餡,形如石榴,底若錢幣,上端突露如蓬頭,點綴上少量火腿茸,色如翡翠,看著就令人愉悅。口味選擇性也多。

肴肉,大概只有富春茶社的是正宗的了.經過用“硝”腌制的豬腿肉,煮熟成了“肴”,肉質緊湊,近於“曝腌鹹肉”,而且有壹種特殊的香氣,決不是其他飯店所謂那麽壹塊用五香煮的白汁五花肉。

和著這些細點來壹杯龍魁珠茶,茶是用富春花局種植的珠蘭與浙江的龍井、安微的魁針合制而成,解渴去膩。細細品著,看著窗外,熱鬧的市井,曲徑的小巷.妳會突然覺得,生活的樂趣就是這茶,這點心,這份簡單而美麗的從容.

現在在揚州的街頭巷尾都是富春的放心早餐,所以吃富春包子也不定非去茶社不可,不過,在茶社享受的是另壹種氛圍.但是覺得富春拿回來吃,怎麽吃都不好吃,可能是心理感覺吧.

冶春包子,冶春茶社是揚州壹家和富春的包子不相上下的茶社,在這裏充分體會到怎樣去吃揚州包子“先吃肉、後吃皮”還要用吸管的。

所謂揚州三頭宴是指揚州菜中最負盛名的清蒸蟹粉獅子頭、扒燒整豬頭、拆燴鰱魚頭,合稱揚州“三頭”。

先說清蒸蟹粉獅子頭。它不同於壹般的肉丸,其造型特大,特圓,因此誇張地把它喻為獅子頭;此外,它的烹制、風味也與眾不同,不是油炸的,而是清燉的。烹調時不放醬油,保持原料本色。用料更是講究,豬肉需揚州產的豬硬肋五花肉,蟹肉需用鮮活個大的清水大蟹,細斬成末後,調以佐料,做成大肉圓,放在砂鍋內,上覆菜葉燉之。待菜熟透,便可上桌了。清蒸蟹粉獅子頭色味清而不雜,肉香、蟹香、菜香,鮮嫩可口,回味無窮。

再說扒燒整豬頭。它是揚州菜中工藝極為復雜的功夫菜。此菜的制法是:取新鮮豬頭,刮洗凈,取下雙耳,去骨去腦,入清水浸泡。待漂盡血汙後,入沸水鍋中焯

20分鐘左右,撈出,再入清水中漂洗。接著,剜去兩眼,除去睫毛、舌苔,再將整豬頭放入清水鍋中焯燒兩次,約七成熟時出鍋,在鍋中重換清水。鍋內放竹墊,上鋪姜片、蔥段、香料袋、少許醋,將豬頭放進後加鍋蓋用大火燒煮至熟透,再以文火燜4小時,直至肉酥爛,湯汁稠,即可上桌。扒燒整豬頭,味道濃厚,甜中帶鹹,奇香撲鼻,有“食之越年,尚齒頰留香”之美譽。

拆燴鰱魚頭。揚州有諺:“鰱子吃頭,青魚吃尾,鴨子吃大腿。”揚州大花鰱,膠汁多,肉肥茸,無土腥氣,入冬後的大花鰱更是肉嫩肥鮮。此菜烹制過程並不復雜,將5公斤以上的大花鰱頭拆骨後與豆腐同入鍋,再輔雞肫、雞腿肉、火腿等,加水後文武火兼燉約3小時。拆燴鰱魚頭,魚頭無骨,口感肥嫩,湯白汁稠,營養價值極高。食用時用匙不用筷,別具風味。

揚州炒飯,是揚州人賴以自豪的品牌。揚州正宗的炒飯,是將蛋包住了飯粒,而且粒粒清爽,顆顆金黃,入口香嫩,油而不膩,鮮而帶穌,絕對為食中之絕品.這才是正宗的,切記切記!!

揚州"不吹牛的牛皮糖"(廣告語),價格也便宜,很適合學生。有些牛皮糖偶爾吃壹下還可以,吃多了便有些牙軟了,但是揚州的卻不是,讓妳越吃牙越好,並且嚼得越多嘴裏越香,越吃越想吃。揚州牛皮糖是以牛皮糖加芝麻做成的,但似乎在揚州牛皮糖中那成份調配地特別好,讓人怎麽吃都吃不厭,而越吃越想吃。

揚州老鵝是在揚州城巷裏賣得最多的。肉鮮而嫩,咬下去更伴著孕在裏面的鹵汁浸透牙齒,絕對讓妳過吃不忘。其實這燒鵝出來的味道與“老”字無緣,據傳的老鵝應該是能夠同沛縣狗肉相媲美的,卡在牙縫中隔日被牙簽剔出仍然能引起滿口肉香的,而且肉質應該是致密耐嚼為主,估計亦是失傳工藝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