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縣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業人口99597人。人口密度為 225人/平方公裏。
屯昌位於北緯19°8'-19°37',東經109°45'-115°15',地勢南高北低,中間較為平坦,屬丘陵半山區,大部份地區在海拔150—200米之間。低丘占總面積的56.4%,高丘占28.3%,低山占4.9%,臺地占10.4%。土壤以熱帶磚土壤為主。土地走勢為低山、丘陵,臺地,有利於發展多種農業生產經營。全縣土地總面積123151公頃,耕地面積35047 5公頃。目前,全縣尚有3000公頃土地尚未開發利用。
全縣有8個鎮,6個國營農場。全縣社會經濟具有區域性。屯昌經濟開發區劃分為三大區:三發經濟開發區、木色國際旅遊度假開發區和新興工業開發區。三發經濟開發區在縣城郊區,計劃開發138平方公裏,區內建有建材、陶瓷、食品、日用化工業等工廠10余家,同時還建有養蜂場、養雞場、種豬繁殖場,優質水果基地。區內水電充足、道路暢通、環境優美,是創業商住的理想之地。木色國際旅遊度假開發區位於屯昌南部,海榆中線112公裏處,開發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裏,區內的木色水庫水面5000畝,水庫周圍群峰相連,山水相依,氣候宜人,區內海南楓木鹿場是海南8大景點之壹,開發區旅遊業發展潛力極大。新興工業開發區坐落在屯昌縣城北部新興鎮境內,面積18平方公裏,開發區地勢平坦,道路四通八達,地價合理,水源充足,已建成壹座發電量較大的水力發電站,並與全省聯網。該開發區計劃發展以水泥、建築裝飾材料為主的建材工業和陶瓷、塑料、機械、紡織等工業。
據統計,全縣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5001萬元,同比增長9.6%,年財政收入6537萬元,同比增長3.7%。產業以農業為主,近年來,第二、第三產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屯昌縣是個新置縣,其前身是1948年2月17日瓊崖區黨委在第二執委會上宣布的,由澄邁縣的第二區(今該縣的西昌鄉)、瓊山縣第六區(即現在的新興鎮、大同鄉、屯昌鎮、黃嶺鄉、藤寨鄉、南坤鎮)組成的新民縣。1949年2月2日,南呂、烏坡、楓木、北海、嶺門鄉成立定西特別區(相當縣級建制)。1950年5月,定西特別區並入新民縣。因同遼寧省新民縣重名,1952年國務院為了便於管理,遂將海南新民縣,以其治所之名,更名為“屯昌縣”。屯昌縣人民政府的駐地在屯城鎮。據傳,屯昌原為荒地,明末清初戰爭頻繁,中國東南沿海避荒逃難之民,紛紛南逃來此屯荒、墾植,以圖昌興,故名“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