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新場古鎮的文化活動

新場古鎮的文化活動

新場在解放前壹年壹度的新春佳節,熱鬧異常。從正月初五起到正月十五止,無論場鎮和鄉村,都有各種形式的花燈,如獅燈、竿燈、高腳燈及幺妹燈等群眾性的耍燈活動。其中比較富有民間性而普遍、有趣的要算“獅燈”了。它的表演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壹直流傳至今。

1、 獅燈:獅頭是紙制彩繪,獅身(長約壹丈)用彩布(或綢布)做成。其表演操作,壹人執獅頭,壹人執獅尾。另有兩個表演人員,壹人頭戴“笑頭和尚”面罩,反穿背心手執文帚;壹個戴“猴頭”面罩相互配合,引領獅子起舞。表演內容有:“翻五臺山”、“天鵝抱蛋”、“海底撈月”、“開四門,關四門“偷扇”、“耍高架”及“殺 獅子過年”等精彩節目,表演中還插有翻滾撲騰等民間舞蹈動作;此外獅燈表演後,緊接進行破折擺有許許多多的寓意深奧、極為有趣雅致的“玩意”(即獅燈謎語)活動。這些都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2、 牛燈:由壹人戴著牛頭面具,另壹人臉塗粉白,配合舞蹈動作,表唱邊舞。扮演者時而取下面具向主人祝賀年禧。

3、 高腳燈:表演者用兩根六、七尺長的木條拄棍,下端約兩尺處裝設有腳凳。表演時手拉木棍,腳踏凳上進行走動,人們常以它的驚奇而取樂。

4、幺妹燈:此燈要由壹個身材苗條、面貌俏俊的男子扮演。身著舊式服裝,系上繡花圍腰,頭戴緞子勒條(或頂花帕),臉蛋塗紅,邊唱邊舞,扭動腰身表演,加上那種濃厚的地方色彩的唱詞配合,就更加逗人取樂。 成都新場古鎮美食旅遊節開幕式

10月13日,“雙節”後的首個周末,由大邑縣新場鎮人民政府主辦,新場古鎮管委會承辦的“2012首屆·新場民俗文化美食旅遊節”將在新場古鎮拉開帷幕。

本次美食節以“品味、休閑、美食”為主題,除了匯聚新場古鎮及周邊地區的各類特色美食和手工藝品外,主辦方特意保留了新場古鎮“川西壩子”的原始生活風貌,以懷舊情結和農耕文化為活動的主元素,配合豐富多彩的活動環節,塑造出壹個獨具特色、參與性強的川西民俗文化美食旅遊節。從10月13日到11月2日,“最後的川西壩子”將以千年歷史文化之厚重,向八方賓客展現最為原汁原味的川西民俗文化。

饕餮盛宴古鎮民間美食大搜羅

血旺肥腸、麻油鴨、李黃糕、新場寬面.......新場古鎮的美食是如此讓人印象深刻,以至於深深刻印於川西壩子的生活情調之中,街旁弄裏隨處散落著不起眼的老舊餐館,往往都是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店。這裏的美食,或麻辣爽口,或鹹淡適中,既可大快朵頤,亦可細細品味,引得無數食客流連其間。

據悉,作為美食節的重頭戲,主辦方設定了豐富多樣的現場活動,力求對新場的川西美食文化進行全方位的展示體驗。

“尋找記憶中的新場美食”以懷舊為主題元素,通過美食展示,在方寸間濃縮最美的古鎮風情。“新場民俗美食大賽”以新場最具特色的血旺肥腸為賽點,由本地享譽盛名的招牌老店同場競技,向遊客現場展示新場美食制作全過程,極富視覺沖擊與趣味性。“全天美食交流會”則是新場特有的“另類壩壩筵”,超過60家特色小吃構成的“小吃博覽會”幾乎涵蓋了四川大部分知名小吃,全天不間斷地滿足“吃貨”們永無止盡的味蕾追求。

除了現場活動外,主辦方還開展兼具互動性與趣味性的線上活動,“征集、評選川西私房(家常)菜”由主辦方通過新浪微博向廣大網友征集特色私房菜品,網友通過微博圖片展示報名後,由主辦方評選出十名入圍網友獲得“新場免費壹日遊”的機會,並現場向遊客展示自己的廚藝。“川西飲食文化老照片征集”活動通過征集老照片,與網友們壹起探尋川西美食文化背後的歷史記憶。

珍貴回憶川西民俗文化的歷史印記

新場之美,在於其歷史文化底蘊之厚重,“壹個小城鎮,半部近代史”,近千年的歷史騰挪跌宕間,新場的優雅與富足,滄桑與荒殘,被深深地融進當地人的血液裏。

除了豐富的美食文化體驗外,燦爛的川西民俗文化展示也是本次新場美食節的壹大看點。為了完整地保留新場這塊“最後的川西壩子”的原始風貌,主辦方摒棄了人工痕跡明顯的街頭特色演藝或舞臺非遺表演,最大限度地還原川西小鎮居民的生活形態。在這裏,壹切都是不加修飾的,如同被時光遺忘的小鎮,也許胡同弄裏轉角處的壹個曬太陽的老者,也許斑駁墻壁上趴著的壹只貓,也許壹個手持剃刀聚精會神剃頭的師傅,也許壹個趴在老式縫紉機前勤勞不輟的婦女,都會引發妳埋藏心底的淡淡回憶,或成為手中相機捕捉到的壹個珍貴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