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人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人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最近在讀胡自山的《中國飲食文化》這本書,極富趣味。書中介紹了中國菜肴的美食趣聞,傳說、典故等內容,閱讀間猶如暢遊中國舌尖美食的長河,時時令人口舌生津。

人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愛已經辜負的太多了,美食就不能再辜負了。沒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聖人尚且如此,況凡庸乎?

此刻,那壹道道品嘗過的美食,就像墜入凡間的天使映在我的眼前。

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味蕾,夾雜著回憶中的人和事,不自覺將腦海中浩浩蕩蕩的盤旋,妙趣橫生。

1、豆蔻年華,舌尖最初的記憶

每個人舌根深處最初的記憶,似乎都來自於媽媽烹飪出的味道。

年少時,我總喜歡在廚房倚在媽媽旁邊看她做飯,壹邊端詳她壹絲不茍調制美食的樣子,壹邊和她說說笑笑拉家常。

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蝦仁水餃、地三鮮、鍋包肉,蠶蛹、紅腸、粘豆包,在媽媽的巧手下,都變成我的美食摯愛,樣樣料足精細,令我茶足飯飽後倍感唇齒留香。

那些細細碎碎時光裏的每日三餐,雖不是什麽饕餮大餐,實則卻是濃濃的專屬於家的味道。

媽媽內心比誰都清楚我的味蕾喜好,不會問東問西,壹切的關懷和愛護盡在潤物細無聲中,甚至不需要我點什麽菜,也不用嘮叨她叮囑她。

她清楚我愛不愛吃胡蘿蔔、青椒、白菜、木耳,也知道我是喜歡酸口、辣口,亦或是甜口。

她只需要聽到那熟悉的壹句話:“媽,我餓了。”不壹會的功夫,廚房裏定會飄出最愛的香氣。

人就是這樣,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比如我。

小時候還不懂父母持家的油鹽醬醋茶的辛勞,年少氣盛不懂事,不是嫌菜鹹了,就是嫌湯淡了,媽媽總是耐心聽從我這位“家庭大美食家”的建議,壹次次努力改進。

二十多年如壹日,沒有壹天讓我餓著肚子出門,也沒有忙碌壹整天後歸家飯桌空空如也的情況。

唯壹例外的情況是,我提前和小夥伴約好出去吃大餐,離家前通常洋洋灑灑甩出壹句:“媽,今天出去約飯,不回家吃了哈。”

她會笑著點點頭,在我穿上鞋子臨近出門的時候,依舊不忘叮囑我那壹句,“在外面少吃肉,少吃有添加劑的垃圾食品哦……”

無論在外面遇到什麽挫折、考驗或是解不開的難題,看到家中有媽媽的身影,還有那壹桌精心烹制的家鄉菜,都會覺得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事實上,看似平常的壹日三餐,或許在無形中也賦予了我們很多潛在的人生哲學——吃好這頓飯,過好這壹天!

後來離開家鄉,離得越來越遠,那幾道媽媽拿手菜的味道,卻在記憶裏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重要。

有時想想,家裏的飯菜已經不再局限於好吃、不好吃這個範疇裏。

當我多年後闖蕩於都市,在餐廳飯桌上點好家鄉菜,掀開蓋子,聞到那股熟悉的味道,第壹時間並不是想吃,而是想家。

因為,那是家的味道,是兒時的回憶,是那穿著純白色繡著絲繡的圍裙,美麗而溫柔的,媽媽的身影。

對某段時間的畫面性感知,對某個場景的細節化追憶,正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獲得快樂體悟的壹種方式,想念媽媽做的家鄉菜,即是如此吧。

2、未逝青春,味蕾純粹的情結

如果要我從回憶裏拎出壹塊凝固的時間點,那便是大學時光,尤其是那些味蕾中的記憶,是我在那個喜憂參半的歲月裏,最純粹的回憶。

相信那些在大學裏生活過的學生,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個難忘的菜單!

壹份外焦裏嫩的雞蛋漢堡,壹份鮮香Q彈的麻辣烤冷面,壹碗熱氣騰騰的銀耳雪梨枸杞湯,輕易地便能勾起了我們青春未逝的情懷。

那些食物雖然是那樣的平凡,但對於我來說,卻是從舌尖到心尖的壹份留戀。

盡管嘴上總在吐槽食堂,但如今想來,那被記憶浸潤的校園美味卻成為我“才下舌尖,又上心尖”的獨有情結。

大二期末考試剛結束,我和同學們壹起出去吃宵夜。

大學後身有壹條熱鬧非凡的美食街叫“學府四道街”,也是我們俗稱的宵夜壹條街,即便接近淩晨,也依舊燈火通明。

大家壹行十幾個人,要麽擼串配紮啤,要麽熱氣騰騰的火鍋配上涼茶。

我們尤其喜歡去壹家餐廳,餐廳老板是個山東的漢子,為人直爽實誠,操著壹口濃厚的方言,我們常常坐在他家餐廳門口掛著橘黃色燈泡的露天棚傘下,徹夜吃喝暢聊。

點幾個招牌菜、壹碗澆著厚厚芝麻醬的老北京爆肚,再加上各色小罐罐的地方佳肴,光是聞著那股味就足以誘人,個個香氣撲鼻,隨便點單,保準好吃。

那時候我經常戲謔他,半開玩笑地對他說,“老板,您五行肯定屬水命,做餐飲的財運竟是如此的好。”

老板聽罷,仿佛是遇到了指點迷津的貴人,難掩壹臉的喜悅之情,壹個勁兒對我點頭,忙前忙後還時常過來給我傳授餐飲行業的經商之道,順便私下再打個六折,好吃又實惠,我們這群人肯定是回頭客啊。

想想那也是2013年的事了。

幾年後的壹天,當我意外發現那家餐廳仿佛人間蒸發壹般消失在那條街上,我竟超乎尋常的難過。

再後來,無意中經由朋友推薦,還真的再壹次嘗到了那不變的味道,當我看到那張笑臉相迎的山東老板的臉,眼淚差點沒掉下來。

絕非矯情,也不是別的,只是時光恍惚流逝,壹個遺失已久的東西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那種感覺就如同飲酒輕度上頭,醉意微醺。

大學時光的絲絲縷縷的回憶,就像打開了塵封的匣子,萬般感觸壹股腦湧現出來,時刻提醒著我,那個叫做“失而復得”的幸福感方為何物。

3、追憶之後,拾起過去的自己

春有百花秋有月,光陰看似靜止不動,實則飛速向前。

我們自認為無所不能,卻偏偏難留歲月的放肆流淌,正因如此,回憶才顯得萬般珍貴,讓人戀戀不舍,不僅是歲月,味道也是如此。

那些曾徘徊在唇齒間和舌尖上的美食,藏著過去的我們,藏著那些美好卻回不去的光陰,還有那些伴隨在我們身邊的親人和朋友。

最難能可貴的,莫過於凝結在我們內心深處恒久不變的味道,那專屬於我們獨有的留戀,仍舊有著陽關般的溫暖和熨帖。

沿著前行的歲月繼續與我們相伴,在生命的軌道裏不斷交織盤旋,又綿長深遠,經久不息。

即便是入夢,也是壹個充滿溫暖和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