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滇行記2022(五十三):壹頓美食吃出古鎮來歷

滇行記2022(五十三):壹頓美食吃出古鎮來歷

餐館就在客棧隔壁, 幾步便到。壹進門,廳很大,地上鋪滿了松針,清新味淡淡而來,很是舒服。

大廳桌子擺得不擁擠,五六張圓臺鋪了藍印紮染花布,圓凳也罩了藍布,與綠松地毯相映,素凈清爽。彜家過年都有鋪松針的習俗,松針長青,有 健康 長壽、消災免禍之寓意。

中間走廊進去,是個小院,院裏有幾張桌子,都坐滿了。旁邊兩間房,也都有人,看來這家生意不錯。大廳剩兩張臺,我們找了張靠墻的坐下,張老師去點菜。

墻邊有貨架,擺著做成 白菜、小動物形狀的 擺件和梨醋等特產。張老師坐下說,梨醋是黑井特產,上次送我們的梨醋就是在這裏買的。梨醋有降脂美容的功效。

“妳們看這些小擺件是什麽做的?”

“是鹽吧。”姐姐答。

“對。”張老師笑了。

“黑井盛產鹽,這裏產的鹽都是貢鹽。”直到此刻,羅老師才揭開謎底。

“那難怪是千年古鎮了。”我笑了。

鹽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物資,更是朝廷稅收的重要來源。去年在揚州,所見到的鹽商家宅院,堪稱園林典範,富豪氣十足。

雲南的產鹽地不多。金庸在《天龍八部》裏曾提到鹽在雲南的珍貴:“段譽將四大金剛中的古篤誠安排進大理鹽道司。由於大理偏居西南,食鹽生產幾乎為零,大理國的食鹽全部從大宋購買。控制住了鹽道司,鎮南王府就控制住了大理國所有人的生活。”

書中又寫道:“雲南產鹽不多,通國只白井、黑井、雲龍等九井產鹽,每年須向蜀中買鹽,鹽稅甚重,邊遠貧民壹年中往往有數月淡食。”

原來書中的黑井,就是指的這裏,只是看《天龍八部》時,還是少年,根本沒聯想起來。書中提到的幾個產鹽地,我去過雲龍諾鄧,此次又來黑井,算是將雲南曾經的繁華又領略壹處。

聊著天,菜上桌了。鹽燜雞、砂鍋豆腐、牛幹巴等陸續上來,壹盤韭菜炒什麽,沒看出來。

“來來來,起筷起筷。”羅老師與陳同學倒上酒。

“ 鹽燜雞是這裏的特色菜,還有灰豆腐,這盤是炒石榴花,都是特色,嘗嘗,”張老師招呼大家吃菜。

鹽燜雞很像廣東的鹽焗雞,但有草果和八角的香味,不鹹,香嫩可口。

黑井的鹽燜菜有700多年 歷史 ,最著名的就是鹽燜雞。過去的黑井商人雲聚,鹽燜雞是官員、鹽商接待貴賓不可或缺的菜肴。據說制作鹽燜雞時,將腌制好的雞肉用宣紙包裹,再用厚厚的鹽堆烤,烤熟後撕去宣紙,便是外觀金黃,肉質細嫩的鹽燜雞了。

用宣紙包裹,居然還用到了我家鄉的元素,緣分啊。

灰豆腐我很喜歡,有點像家鄉的豆腐果子,但外皮更酥柔,豆腐心軟嫩細滑,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炒石榴花也是第壹次吃。我雖知道雲南人愛吃花,但石榴花在我的認知裏,應是澀的,好吃麽?

夾起壹個看,沒花蕊,只有頂部花瓣。嘗了壹口,壹點也不澀,清香爽口,好吃!

看來,澀味已經處理掉了,在吃的方面,根本難不倒愛好 美食 的人。

黑井 美食 之所以特別,是因其所產鹽的品質絕佳。

民國時期,黑井鹽曾作為國內最好的鹽出國參展。據說,當年政府測試鹽的品質,將各地所產鹽分別放在壹摞豆腐最上層,只有黑井鹽可以滲透到最下面,且鹹味均勻。

當地人說,分辨鹽是否產自黑井,只要各切10片肉摞起,壹摞上面撒黑井鹽,另壹摞撒別處鹽,半日之後,滲透到最下面的就是黑井鹽,別的鹽沒這個滲透力。

怪不得可以成為南詔國皇帝的專屬。

我也是品嘗過貢鹽的人了。

上文推薦:滇行記2022(五十二):深山藏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