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壹: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與錯的絕對界限並不那麽明顯。就像書中所說,比如我們總習慣用科學和迷信區分事物,凡事與我們現有知識相符的觀點就是科學,不符的就是迷信,但是所有的科學都是從迷信洗白的。確實是這樣,就比如殺人,那得看什麽時候,比如戰爭時期,殺人是壹件保家衛國的事情,妳不能說是錯的,因為妳對敵人仁慈,會讓妳失去更多的戰友或者妳自己。再比如這個20年前發生的謀殺案件,何為對錯,調查結果查出來就對,查不出來就是錯?妳不想有些冤案是怎麽來的。我挺喜歡張睿,壹切重證據,當通過分析和證據顯示,他不是殺人案的兇手時,他會果斷的放人,也許在查查說不定能查處其他東西,但是他沒有那麽做。但是他也是人,他也會因為外孫女有被綁架危險出手打人,其實,我到覺得程飛著實該打。不過現實中也許就有這樣的犯罪分子,但是他受到的處理應該不會這麽簡單。
啟示二:用好專業的人,才能幹好專業的事情。很多人都會問自己,我現在的工作與我所學不壹致,我的專業是不是就沒有用處。這不僅是自己,也是社會的困擾。雖然我們學了這個專業,但這只是提供個敲門磚,本科所學的更多的和職業院校壹樣,有些技能還不如職業院校所教。但專業真的很關鍵,就像書中所說的那樣,丁潛看到郭蓉蓉沒有氣息時,只能抱著痛哭,因為在他的眼中,郭蓉蓉已經死了。幸好讓專業人士柳菲看了,抓緊給送到了醫院,避免了因為送治時間較晚產生不可名狀的後遺癥。柳菲說的對:妳壹個心理醫生抱著屍體幹什麽,就妳這三腳貓醫生幸虧是看心理的,看不死人。我們的社會缺少太多的專業人士,但明明是培養了大批的專業人士,因為我們壹上大學就選擇專業,每年大學生600萬左右畢業,而且年年都有增加,今年預計達到874萬。雖然學校專業的設置不如社會需求的專業設置多,但是學校也在積極的改變,刪減和增設專業。比如,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制造等,都是國家亟需專業,也是影響國家科技水平和能力的專業。再比如,湖北潛江龍蝦學院開設小龍蝦專業,對研究小龍蝦的養殖運輸銷售、提煉營養價值及美食等有更廣泛的運用,再比如有些學校開設佛學院,這都是社會需求產生的專業,而且真正能讓小龍蝦和佛學發揚光大的還得是這些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