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羊肉在青海吃不膻,到南方後出現膻味,原因兩個,其壹,妳在青海吃到的是草膘羊,就是羊吃青草長大的。而在南方吃到的是育肥羊肉,育肥羊就是用飼料人工餵養或者曾肥過,這種肉質比較松軟,白色的油有氣泡。其二,煮羊肉的時候加入生姜、麻椒和鹽即可。
中國有幾個地方出產的羊肉特別有名,這就是內蒙、新疆、寧夏和青海,這些地方因為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因此出產的羊肉不膻而味鮮,特別受食客的歡迎和喜歡。
青海屬於高海拔地區,這裏的氣候條件比較惡劣,正因為如此這裏出產的很多農畜產品受到的風霜雪雨更多,質量上自然要好於壹些溫室裏生長的農畜產品,尤其是青海的羊肉更是特別的出名。
16年的時候跟朋友去青海湖遊玩,品嘗到了那裏的羊肉,確實是讓人壹試之下忘不了,當時臨走的時候還特意花1000多塊錢買了40多斤羊肉回來分給親朋好友,大家品嘗以後都贊不絕口。
1.新鮮宰殺的羊肉跟冷凍的羊肉絕對不是壹個味: 現在很多地方的羊湯館都講究個“現殺活羊”,不新鮮的羊肉和冷凍的羊肉不論怎麽做跟新鮮的“現殺活羊”都有差距。 在西寧吃的是新鮮的羊肉,運到南方經過冷凍和化凍再加上物流的原因,自然這不新鮮的羊肉跟新鮮的羊肉是有差別的。
2.羊肉的烹調的方法: 烹調羊肉講究的是做“減法”,也就是調料越少越能吃出羊肉本身的鮮,如果添加過多的調料反而會掩蓋羊肉的鮮味而突出羊肉的膻味。 民間有俗語“羊不料,羊不姜”等都說的是這個道理,而且西寧地區的人本身愛吃羊、會烹制羊肉,加上水土等原因,烹制出的羊肉自然不膻而味鮮。運到南方的羊肉烹制不得法,也很有可能導致羊肉做出來膻味過重。
3.同壹地區出產的羊肉質量上也會有差別: 西寧的羊肉雖然質量特別好,但並不是所有西寧出產的羊肉都是自然放養的,羊肉的品質跟水質、飼養的條件、飼料等都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西寧買的羊肉也未必是純正放養的,這個運到南方後烹制出來自然跟在當地吃的不是壹個味。
4.燉煮羊肉的水質也至關重要: 現在的羊湯館等烹制羊肉的餐館,都會標榜自己是用礦泉水、純凈水來烹制羊肉,用自來水烹制羊肉跟用這些水來烹制,口感和味道上也是會有很大差別的。
壹方水土養壹方人。這就好比北京全聚德的烤鴨壹樣,這烤鴨妳在全聚德店裏吃,咋吃都好吃。妳要是把烤鴨拿出這個店回家吃,咋吃都沒人在店裏吃得香。
把肉帶回南方壹定需要冷凍吧?新鮮的不膻,冷凍的越久越膻臊。
青海是個好地方,除了是個 旅遊 的好地方,更是壹個吃 美食 的好地方。那邊的耗牛肉,羊肉都特別的多,大街上不管妳走哪兒都能看到那些賣牛羊肉的,香味飄十裏。除了各種面食就是牛羊肉,牛羊肉除了烤的就是燉的各種湯,不管怎麽做味道都特別的香特別的好吃,那裏的羊肉湯真的是壹點騷味都吃不出來,湯汁濃郁發白,不膩又好喝。
其實羊肉湯家家戶戶都會燉,不管怎麽燉,滿屋子都會飄滿羊騷味,聞著非常的難受,我味道這個味道壹般就不想喝了,之前是特別討厭喝羊肉湯的就是因為這個味道,但是自從去過壹趟青海喝了壹碗那裏的湯後,就深深的愛上了羊肉湯。為什麽她們燉出來的湯那麽好喝還沒味道呢?後來發現原來她們加了“它”,難怪沒有腥膻味。
、
買回來的羊肉壹定要多洗幾遍,焯水的時候加壹點米醋。焯水可以除了可以去掉血水也能壹定的程度上去腥膻味。焯水好的羊肉和姜蒜壹起爆炒壹下之後再加水料酒花椒煮壹個小時,煮的期間不要蓋上蓋子,腥膻味會自己揮發走。然後羊肉最好是和白蘿蔔壹起燉,羊肉煮了半個小時的時候放入白蘿蔔壹起燉就可以去掉腥膻味了。白蘿蔔就是去除腥膻味的關鍵哦,除了去味還能提味,白蘿蔔中的營養物質和羊肉中的物質相結合,味道會更加的鮮美好喝,不會覺得油膩,營養價值也會更高壹些!
羊吃的草呀,煮羊肉的水質也不同
可能是不新鮮了,要不就是水質的問題和做法不對!
水土、加工方法。
應該和水還有環境有關系,
主要還是餵養的方式不同,西寧的羊都是放牧,吃草長發的,南方壹般飼料餵養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