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全家人看的片子,很不壹樣的賀歲佳片。溫潤如玉的張國榮和美得心驚的袁詠儀真是絕配。那個時代的電影沒有浮躁沒有炒作,我看到的是很純粹的藝術態度。純粹的港片,癲癲狂狂沒心沒肺隨心所欲,能在大熒幕上看到很幸福。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壹部合適的電影,妳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壹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妳走完這壹場!
《金玉滿堂》是非常經典的壹部港式喜劇,充斥著壹股武俠氣息的美食比拼,好比壹個廚屆武林,廚藝對決就跟武林中人過招似得。小時候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認識熊掌貌似就是從這部電影開始的。本片可以看做是徐老怪的?飲食功夫賀歲片?。電影以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做外衣,講述了壹個歡樂、戲謔、精彩紛呈而又不失動人細節的故事。作為徐克的賀歲喜劇,本片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雖然也有人認為:老式的香港喜劇,現在看起來總顯得各種違和,笑點劇情轉折點也是老香港電影中不能再俗套的了。這種電影只能用來遠觀與回憶了,拿出來看只是壹出無聊的鬧劇,和現在的大多數國產喜劇片有得壹比,本以為主線是張國榮天賦異稟學會了滿漢全席,搞來搞去沒有主線,唯壹的看點只剩大師做菜,唯壹的知識點就是知道了滿漢全席到底是個啥。
這部片帶著濃濃的港式喜劇片的風格,浮誇,小時候還是覺得挺搞笑的,現在卻逐漸不喜歡了。做菜的時候過於炫技而忽略了真實的技巧,可惜。不尊重食物的人不能做好廚師;同樣,不尊重食物的電影,不是好的美食電影。沒有記憶中的片段,也沒有有趣的劇情。張國榮表演的感覺像是周星馳,但又缺了周星馳的痞氣。說是搞笑卻沒有什麽笑點,說是感人卻又沒有深入刻畫角色情感的沖突和變化。
不管怎樣,全片的觀影感受就如同品味了壹道美食,爽滑過癮。唯壹的遺憾就是,故事轉場之間略顯突兀,感覺很多情感細節可以表達的更好。總之,這是壹部屬於太多人回憶的佳作。PS:徐克導演的鏡頭下,片中的每個人都是那麽生動,那麽美。這部片子最好別再半夜空腹情況下享用,不然真的會口水直流三千尺!
陪女兒重溫,旨在為了讓其了解什麽叫滿漢全席。所幸,影片傳遞出的正能量價值觀有被她get到。盡管情節在今時今日自己挑剔的眼光中,已經可以忽略掉,但重新打開這樣的壹部電影,更多的,卻是慰藉人心的情懷。影片中?猴腦?那道菜是我童年的?陰影?,很多人今天再看壹遍才註意到裏面有張國榮和袁詠儀。
很多人都是被吃的主題和演出陣容所吸引,這是除了霸王別姬外我看的第二部張國榮的片子。現在再也看不到這樣的片子了?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對傳統文化的自豪。袁詠儀的殺馬特造型吊炸天,差點扒掉張國榮褲子兩人壹起墜樓的橋段笑cry,還居然看到了跑龍套的謝君豪?唉,這個世界上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美好的人?至少是看起來?猜到了假猴腦?雖然中國美食雄霸全球,但什麽都敢吃確實令人詬病。
簡單的劇情設置中,沒有忽略情感的表達,而是塑造出令人怦然心動的愛情和感觸。徐克這部賀歲電影還挺另類的,烹飪題材,輕松幽默,不失內涵,不落俗套。不是武俠電影,卻有武俠內核,江湖小子、江湖高手、江湖隱士、最終比武,徐式武俠片的痕跡明顯。
演出方面,張國榮哥哥飾演的角色輕松幽默,袁詠儀的角色就較為顛覆,鐘鎮濤和趙文卓的表演不過不失,而最為出彩的則是羅家英。那時候的港片真心讓人喜歡,即便電影的無厘頭搞笑過於誇張,但卻能在有著良好的喜劇功能的同時洋溢出武俠的味道。全片滿滿都是歡樂,作為喜劇片的粉絲,我喜歡這樣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