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奔騰的黑駿馬,原始深沈的愛,物是人非事事休

奔騰的黑駿馬,原始深沈的愛,物是人非事事休

看完張承誌的小說《黑駿馬》,再看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於是尋思著寫點什麽。

我感覺張承誌的《黑駿馬》和張賢亮《靈與肉》有點相同,都是來自草原的故事。

《靈與肉》側重於家國情懷、愛情次之,《黑駿馬》側重於愛情悲劇。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這是我們大多數人腦海裏對大草原的美好印象,對遼闊的大草原心生向往。

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熱情豪爽。還有令我們垂涎欲滴的各色美食:奶茶、奶酒、奶豆腐、牛肉幹、手抓羊肉……

草原人民熱情、好客、純樸,家裏來了客人壹般都會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白音寶利格來到達瓦倉家,他宰羊款待客人。

蒙古族又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不僅能歌善舞,還會騎馬射箭。蒙古男人給人的印象總是人高馬大胸口長毛的壯漢。

草原上還有獨特的蒙古文化,戲曲方面有長調、呼麥等,著名的樂器是馬頭琴。影片中由騰格爾飾演的白音寶力格會彈吉他。

他們過的是遊牧生活,逐水草而居,沒有固定的住所,住的是蒙古包,拆卸組裝都比較方便。

他們有著諸如摔跤、賽馬等獨特的風俗習慣,他們大都信奉藏傳佛教。求福、天葬等,讓我感到十分驚奇又覺得很神秘。

“草原上的馬兒都是幸福的,因為他自由。”是的,我們向往遼闊的大草原,仿佛那滿眼的綠色能將煩惱憂愁壹掃而光。

剛開篇的時候,我就有點兒驚訝,白音寶力格和索尼婭十五六歲就可以“定親”,十七八歲就可以“結婚”,這未免也太早熟了吧?

兩個看起來還很稚嫩的小孩子,奶奶老額吉突然說要給他們定親,白音寶力格和索尼婭雖然是高興不已的,但害羞的白音寶力格騎馬出去“冷靜”了壹番。

原本從小壹塊在草原長大的兩個人,以後壹定會很幸福?誰曾想這竟然成了愛情悲劇,誰又能理解白音寶力格當得之青梅竹馬懷了別人孩子時那種撕心裂肺的疼。

有人說,兩人的愛情悲劇是因為白音寶力格沒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他走出草原學習八個月獸醫之後,轉而學了三年的音樂,他沒有準時信守諾言,給了黃毛希拉可乘之機。

有人說,兩人的愛情悲劇是因為索尼婭不守本分,如果真正愛壹個人就會為他守身如玉,死也不答應別人,是她給了黃毛希拉“犯罪”的機會,她懷上了惡棍黃毛希拉的孩子。

不能怪白音寶力格不信守承諾,也不能怪索尼婭不守本分。這個男人和這個女人都充滿著無限的痛苦,不是他們當中的誰“亂搞”,他們都是“受害者”。

老額吉也得知索尼婭懷了黃毛希拉的孩子,她顯得很平靜還安慰白音寶力格。看小說我沒看出來,看電影看出來了,她說知道索尼婭能生養也是壹件好事。

奶奶老額吉的這番話,有點顛覆我對她“好奶奶”的形象。後來我才知道那時候草原人的思想,為了生殖,繁衍。她平等地看待壹切生命,包括索尼婭肚中的孩子。

美好開端,結局悲劇的根源是什麽?白音寶力格和索尼婭的愛情悲劇,實際上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激烈碰撞。小說裏透露出張承誌濃厚的宗教色彩。

有人在彈幕上敲下:人生如戲,人生沒有什麽至死不渝的許諾,錯過了就錯過了,錯過了就是壹輩子。其實,他們並不想錯過,但又不得不錯過。

索尼婭壹***送了白音寶力格三次。第壹次是去學獸醫,第二次是去上大學,第三次次是回來看索尼婭。白音寶力格和索尼婭彼此深愛,第三次告別,不能為妳生,可以為妳養。

達瓦倉這個強壯的草原男人,在拉車的發現了獨自壹人背著孩子給老額吉送葬的索尼婭,心思憐憫,幫助了她,他倆就在壹起了,還生了三個孩子。

達瓦倉是個“糙”漢子,他罵“城裏人沒心肝,母親死了也不回來,話說這家的男人都死絕了!”他這話是故意說給白音寶力格聽的,不過他並沒有惡意。

電影中,達瓦倉是個很能喝酒的蒙古漢子,他很好的表現出了草原人民的豪爽好客,他宰了壹只羊款待客人。喝得有點微醺的他,命令其其格又是煮面條,又是飲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