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而成的小城,每棟建築都有關於布依族的墻繪,把生產和生活都印成了畫作。
薄薄的壹層米皮攤上重重的特制辣椒醬料,折耳根小菜碎兒,還有炸黃豆。還可以選擇性得加黃色糯米飯。壹塊錢壹個。我買的時候都強調婆婆不要加折耳根。
再次碰到集市上的裹卷粉,又買了幾個。當地朋友很愛吃,我吃壹個就夠,可能是辣椒醬料太多太辣,也可能是忌憚裏面的炸黃豆熱量高。
烤小豆腐。
可能豆腐有點寡淡,這裏的人要帶著厚重的辣椒蘸料。壹塊錢四塊,當時老板跟我解釋說這蘸料壹點不辣,我豪氣得說把我當本地人就成!結果…又辣又鹹,有點招架不住。
下面的火生自當地木頭,小刷子壹遍遍上油,用長長的筷子不斷翻動使之烤制均勻。
小城裏的烤玉米,五元壹個。特意趕城來賣的烤制玉米挑選得大而壯實。湊過去拍照的時候,婆婆特意用鐵夾子翻到好的壹面。
這個烤玉米是走山路的時候碰到,采摘隨意,烤制隨意,兩塊錢壹個。不大的玉米混著木灰啃起來,淡淡的香甜多了幾分原生味兒。
在這個小城裏,很有必要每天半夜來點宵夜。
蘿蔔小菜酸爽,蘸料有點重口,是幹辣椒烤糊後研磨成粉,加鹽。五塊錢壹盤。
豆腐幹和魔芋。
都是在鹵汁裏煮的。又壹種蘸料,不只是辣椒粉,有小蔥花醬汁,很滿意。不過蘸料被老板不自覺得加了折耳根,這淡淡的腥味我還可以勉強忍受。感覺魔芋的味道很怪。兩塊錢壹小份,自選。
心心念念的花米飯。
來之前已經覬覦這個布依族標桿特色食物了!考究了壹點它的制作過程,從山裏采摘特別的樹葉樹枝,每壹種對應著壹款顏色,折服於布依族村寨對食物的精巧別致。
沒有嚴苛售賣單價,五塊錢,婆婆會看著給妳抓壹份的。嘴巴甜壹點,笑壹笑,會給很多吶。
花米飯其實有四種顏色,聽當地小哥哥講這個嚴格區別於廣西地區的五色米飯。這大概就是每個民族它的獨特和堅守吧。
傍晚在河邊溜達發現了壹款烤黑棕。
五塊錢壹個。咬到第二口的時候發現裏面裹著塊厚厚的肥肉條,在炭火裏,糯米飯被肥油浸得松軟香糯。雖然我接受不了,但在想這大概是沿承下來的百年前堪稱美食和奢侈的東西吧。
當地朋友在橋邊買的宵夜,後來得知這麽好吃的東西叫米豆腐。
本平淡的米豆腐,被調料汁拌勻後很迷惑嘴巴啊。像北方的涼粉,被手工切成小塊。加了特制辣椒醬和炸黃豆,還有小蔥花等醬汁,又麻辣又鮮香。
壹年多前我在福建南平的村寨裏也吃到過這種,在那裏它叫蒸糕。分白糖紅糖兩種味道,就是清甜可愛的味道。
……
改天整理壹下這裏的菜品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