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帶孩子旅行的意義

帶孩子旅行的意義

帶孩子旅行能夠讓孩子增長見識,讓他們的視野變得開闊!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帶孩子旅行的意義,希望能幫到大家!帶孩子旅行的意義1 1、旅行給孩子探索世界的機會 盡管小孩子很有可能不記得去過哪些地方,但這絲毫不影響TA們透過旅行中的所見所聞學習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我們家的每次旅行都能讓女兒迸發出無數個問號。在路上,她總是不停地東張西望,對她來說,每壹道風景都像壹片新大陸,紫色的花、小船上的漁夫、池塘裏的鴨子都能引起她的興趣。她不停地問,我們便慢慢講,不知不覺中她便積累起了壹定的生活經驗。有時我們壹起坐飛機,她會仔細地看著窗外,光是研究窗外的白雲,就足以讓她渾然忘我,這時候,我們就會給她拿出隨身帶的紙和筆,讓她把看到的東西畫下來。漸漸地,我感受到了女兒的改變。拿她怕水這件事情來說,幾次水邊旅行下來,由於水路走多了,現在小妮子都能自如地在岸邊戲水。壹次回國帶她坐江南的小船,女兒突然板著手指數數,我覺得奇怪,便問她在做什麽,原來她是在數自己坐過哪些交通工具,聽完她的嘀咕我才發現,原來她已經認識這麽多交通方式了。每次玩完回到住處,小家夥都會興奮地給我描述她當天看到了什麽,又玩了些什麽,還用到了很多新的詞匯,如“漂亮的花”、“雨嘩嘩地下”,說不明白的地方,還連說帶比劃,好讓我更好地理解。 2、旅行中培養孩子的適應力 旅行是教孩子學會適應的好機會。有時候在路途中,小家夥的作息會因為意想不到的情況被打亂,不過她總能很快適應,漸漸地就連以前認床的毛病也改善了很多,不管在哪裏都能很快進入夢鄉,完全沒有旅途勞頓或調整時差等問題。除適應之外,還得學會配合。有壹年夏天,我們帶孩子去看泉城七個階梯狀的瀑布,在通往瀑布的路上,有好多級臺階,對她來說還真是壹個小小挑戰,可是大人已經有好些東西得拿了,再抱著這個小家夥可不是件輕松事。最終女兒在壹根棒棒糖的鼓勵之下,勇敢地向前走,手腳並用地爬完了臺階。 3、旅行中培養孩子的參與意識 有壹些家長習慣自己包辦壹切,從制定旅行線路,到出發前打包行李,都不“麻煩”孩子。不過我倒是習慣在每次出行時,盡量給孩子分配壹些“工作”,比如自己背背包,力氣再大點時,就自己拖個小行李箱,即便只有壹點行李,也會鼓勵她自己學著打包。孩子參與度高了,對旅行的期待和收獲也會更大。等到了出發的時候,我會拉上女兒壹起攤開地圖尋找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或者和她壹起轉動地球儀,了解具體的方位。找到目的地後,便讓她用顏色筆標出來,和她分享明信片上的風景,好讓孩子對她將要去的地方有個大概的了解。有壹次,我計劃帶女兒去水族館,為了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我就先給她看了動畫片《海底總動員》。果不其然,當她看到片中可愛的小魚尼莫時,非常興奮地直說喜歡。這樣壹來,我也省得去應付旅行中孩子缺乏興趣,鬧著回家的“悲劇”了。 4、旅行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陪伴 平日裏我和先生都是上班族,即便是周末也貪休息,只想宅在家裏,畢竟大人也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不過抽空帶孩子去旅行,所創造的快樂記憶卻是巨大的,只有在這個時候,我們不用去在乎身邊的瑣事,而把所有的時光都留給家人,而不是讓電視給孩子充當保姆。回想起來,和女兒壹起度過的日子:享受美味的早餐,閱讀故事書,在海邊堆沙,捉螢火蟲……看著女兒開心的樣子,心壹下子就放松了。也因為這樣,我們沒有壹次旅行排滿行程,而是慢慢走,放空腦袋,體驗當下。旅途中父母對孩子的觀察,壹定比平時在家裏要專註百倍,尤其是與孩子接觸時間更少的爸爸。壹次我們隨旅行團出發,行駛的道路非常顛簸,平時神經大條的爸爸察覺到女兒有點害怕,便使勁把女兒抱在胸裏,安撫著她的情緒,女兒便依在爸爸的懷裏睡著了。每次玩完之後回到旅店,我們都會指指胸口,說“我愛妳”,女兒也很自然的回答“我也愛妳們”,之後便踏實睡去,我們在旁邊看著,旅途的勞累馬上壹掃而光。這種和女兒的相互“照顧”,對我們來說,就是旅行的意義所在。帶孩子旅行的意義2壹、盡享天然氧吧,呼吸清新的空氣。我們所生活的城市裏的空氣已經越來越烏濁了,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在節假日裏換壹個空間去呼吸清新的空氣,而對於孩子,新奇的東西永遠都是他們興趣的所在,郊區的曠野是他們奔跑的天堂。二、陶冶人的情操,增長人的見識。古人有“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說法,而對於小孩子,雖說不如上述意義深遠、明了,但是,多帶孩子外出走走,多少能增長見識,對孩子的成長壹定是有益的。三、旅行鍛煉人的意誌、強身健體。外出旅遊會遇到壹些想象得到和想象不到的問題,我們需要克服壹些困難,同時,外出必然涉及到要走不少的路,這對孩子和大人的身體和意誌都是壹種鍛煉,這是在家生活所不能體驗得到的。陳燁小朋友平時喜歡被抱著,不肯走路,但壹般外出遊玩,小家夥自己跑得可歡啦。四、旅行能激發孩子對祖國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經常行走在山水之走,鄉野之間較容易激起孩子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尤其是大自然的神秘更容易激起孩子對自然的熱愛以及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進而,更熱愛生活,同時也更容易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五、旅行可擴大媽媽對外的接觸面,從而更有利於孩子的教育。當我們外出到與自己平時生活環境不同的地方時,我們會遇到很多的人和事,我們會看到別的孩子,別人也會看到我們的孩子,這時我們就會有壹個比較,這種比較來自於自己孩子和別的孩子之間的比較,同時也來自於外人對自己的孩子的評價。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加充分地認識自己的孩子,同時,通過比較和思考,有利於我們對自己育兒方法的肯定或否定,從而有利於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六、外出孩子更容易找到玩伴。平時在家,孩子對外的接觸面很小,與其他小朋友相處的機會壹般並不太多,可是外出旅行就不壹樣了,壹是旅途中會遇到壹些玩伴,二是目的地壹般都會有玩伴。因此,壹群來自不同地方的孩子們在壹起玩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有益。帶孩子旅行的意義3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閱人無數。帶上孩子去旅行,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識和探索未知的能力,還可以培養親子感情,而且旅行中的所見所聞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的重要。 1、旅行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我小時候都特別喜歡坐火車,而且是靠窗的位置。當我趴在窗邊,好奇的看著外面陌生的世界,這就是好奇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才發現原來書本上對於春天的描寫或者對於景色的描寫是抽象的,枯燥的詩句也是難以理解的,只有回到大自然,才能滿足好奇的心理。我們在大自然裏去發現課本上所講的美景到底是什麽樣子,看壹看詩詞描寫的景色美在哪裏。旅行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滿足好奇心,去探索外面世界的壹個過程。 2、旅行可以讓孩子打開眼界 學習不是只有死讀書,生活的每壹天其實都在學習。在旅行的過程中,孩子們仿佛是最高興的,他們看到了很多從未見過的風景,大自然中的壹草壹木對於小朋友都是新鮮的。當妳看過壹望無際的大海,體驗過風景秀麗的山水風光,親眼觀賞過滿滄桑感的文物古跡,這些親身感受比教科書來的好壹百倍。旅行才能打開孩子的眼界。 3、可以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 讓孩子旅行,讓他發現自己的興趣。很多小孩子沒有興趣愛好,壹個原因是因為他們接觸面小。帶孩子去旅遊,讓那個他們看到各種與原來生活中不同的東西,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盡量去了解不壹樣的東西,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有利。 4、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旅行代表壹種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帶孩子去旅行,有利於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的自制力比較差,有時候生活不規律,比較容易熬夜。旅行倡導自然,健康,積極,可以通過旅行引導孩子改變不良習慣,提高自制力。 5、旅行可以讓孩子快樂成長 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其實也很短暫,我現在腦海裏還能記憶跟父母去遠方旅行的場景。妳想要孩子的童年充滿快樂,充滿陽光,而旅行的時光正是非常好的親子時光,在旅行中,父母會和孩子壹起探討***同的話題,發現未知的樂趣,享受唯美的時刻。帶孩子旅行,可以讓孩子了解每個城市不壹樣的風土人情,可以見識到更多有意思的事情,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去旅行,多交流。帶孩子旅行的意義4掐指壹算,暑假要到了,寶貝們再過幾天,就可以暫別校園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會選擇暑假帶孩子去旅行,壹來全家出去好好休閑放松,二來可以帶孩子出去開拓眼界,行萬裏路從小做起。旅行目的地選擇性太多,主要看個人經濟實力和專註點,在此不多述說。本文主要說怎麽讓孩子從旅行中收獲更多。 壹、***同探討旅遊計劃的制定。 旅行目的地的選擇上,可以大人在圈定幾個目的地後,再與孩子***同探討,分析各地的特色景觀及美食。從網上找壹些圖片,全家壹起瀏覽討論,發表各自的看法,最終決定旅行目的地。在此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搜集信息,歸納總結以及決策能力。家長千萬不要覺得自行作出決定就更節省時間,孩子小給不出什麽建議。其實這個過程最主要的不是讓孩子給出什麽建設性建議,而是讓孩子參與到家庭活動決策中來,在家長有意識的引導下,培養思考和決策的能力。 二、在旅行過程中,讓孩子自行掌握壹部分費用的決策權。 在旅行過程中,壹定會出現消費情況,比如孩子喜歡的吃食和玩具、帶給朋友或家人的禮物等等。家長可以給孩子壹部分費用,讓他自行決定自己的消費,看孩子如何按照自己的意願,合理的安排各部分費用。在此過程中盡量不要多加幹涉,如果買吃喝玩具花的過多,買禮物則資金短缺,反之亦然,那麽小朋友在消費過程中,就會多加衡量,無形中健全了自己的消費心理。其實,平時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培養孩子如何合理消費,只不過旅行過程中,在壹個不常去的地方,更加大了消費選擇的難度。 三、遊玩中讓孩子懂得旅行的意義 在旅行中,觀美景、品美食,體驗異地風土人情,帶孩子多融入當地生活,千萬不做“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遊客。遇到人文景觀,可以了解其歷史淵源,沒準兒孩子在課本中就見過,在此正好可以實景溫習。在旅行中,家長多和孩子互動,不止照顧孩子,也給孩子機會來照顧自己,比如幫爸媽拿力所能及的物品。培養家人互相照顧的意識,人生就像旅行,互相陪伴照顧,是最溫情的家庭畫面。帶孩子旅行的意義5 1、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 小孩從壹出生就開始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他們通過壹點壹點的探索得到人類日常生活中擁有的像說話、思考、行走等各種技能。而且他們的頭腦非常的活躍,觀察能力很強,他們對世界探索的細致度是超出我們的想象的。帶上孩子壹起去旅行,打破孩子成長的有限空間,在旅途中就是壹次非常好的成長。東東消防局、警察局、押運館等職業場館可以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 2、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 孩子的生存技能中,其中壹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語言獲取能力。在旅途中小孩子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語言。語言是思維的壹種表征,孩子不可能馬上學會其他地方的語言,但是至少讓他們知道了這世界上除了普通話,除了家鄉的方言,還有其他很多好玩的語言。東東航空、東東美容美發學院等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 3、從旅遊中學到很多知識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每到壹處,孩子接觸到實實在在的各地地理風貌、各地的風土人情,這是比讀書來的真實的多。但是通過旅遊,孩子記得是再清楚不過了。東東HOTEL、國學館、消防局等可以讓孩子學習很多的知識。 4、學會合理花錢 家長說不嬌慣可是不知不覺還是盡量滿足孩子的壹切需求,孩子對錢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如何節省。可是通過旅遊就不同了,壹般到旅遊區東西都比較貴,家長可以在出發之前就給孩子適當的零花錢,然後讓孩子自己花錢。如果旅程還未完孩子就將零花錢全部花光,家長不要在給錢。等到下壹回出去旅遊孩子就學會合理花錢了。東東智趣小鎮實行工資制,讓孩子學會花錢的同時,也要學會掙錢。 5、學會與他人相處 家長帶孩子出去旅遊壹般都會選擇跟團,這樣吃的住的比較省心。不過由於是散客拼團,壹個團就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需要每個家庭自我介紹,每到這時,家長可以鍛煉孩子。另外,還可以讓孩子幫助行李比較多的拿行李,等待晚歸的遊客等,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與他人相處。東東建築工地、東東奶牛牧場、東東牙醫診所等讓孩子學會與他人相處。 6、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父母不想帶小孩去旅行其中很重要的壹個原因就是因為帶小孩出去小孩會給父母覺得很累。因為小孩去旅行要帶很多東西,在旅途中小孩子的體力有限,睡覺時間比較多,玩的時間就少了,而且難免哭鬧,影響大人的情緒,但是小孩子是大人生活裏很重要的壹部分,如果我們每天都在忙自己的事業,卻忽略了孩子的成長,而且孩子無時無刻不在成長,錯過了就沒有機會再彌補。所以說帶孩子出去旅遊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帶孩子旅行的意義6 1、在旅遊過程中增長見識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確實是這個道理,每到壹處,孩子能夠親身的接觸到各地不同的地理風貌、感受不同的風土民俗,增長見識、增強自信。這些比孩子在書本上學到的更真實,孩子在主觀上更願意接受,記憶也將尤為深刻。 2、在旅行中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不論是在旅行的途中,還是旅行的目的地,總會發生,發現不同的問題,多數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過的經歷,這時我們不要做任何加以目的性的引導,多聽聽孩子的意見,讓他能夠獨立的思考。在這樣的旅途中孩子不僅能夠感受到自身的價值,還能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使孩子變得更加樂觀、開朗 由於個方面的原因,孩子放學後與其他小朋友相處的機會壹般並不太多,當出去遊玩時,無論是在途中,還是到達目的地總能碰到壹些玩伴。因此,當孩子與壹群素不相識的小夥伴壹起相處、玩耍,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有益。而且當孩子親身感受到自然的偉大時,開闊了眼界,自然也就壯大了胸懷,不會成為壹個斤斤計較的人。帶孩子旅行的意義7 第壹課,多元價值觀課。 我知道,談到旅行的好處,很多人會提到,鍛煉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學習多種文化的知識等等。的確,這些都是帶孩子旅行的`好處。但是,我想說的,是另外壹種。那就是孩子多元價值觀的建立。我覺得,人的壹生之中,有壹個特別特別大的敵人,需要我們去消滅。它的名字,叫做“狹隘”。狹隘,對於壹個國家,會造成閉關鎖國;對於壹個民族,會造成夜郎自大;對於壹個人,則會造成自以為是。而這三個層面的結果呢,則是落後,則是狂妄,則是愚昧。還記得魯迅在為國人畫像的《阿Q正傳》裏,是這樣生動地描述狹隘的:“用三尺三寸寬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莊人叫‘長凳’,他也叫‘長凳’,城裏人卻叫‘條凳’,他想:這是錯的,可笑!油煎大頭魚,未莊都加上半寸長的蔥葉,城裏卻加上切細的蔥絲,他想:這也是錯的,可笑!然而未莊人真是不見世面的可笑的鄉下人呵,他們沒有見過城裏的煎魚!我覺得,大到宗教的矛盾,國家的紛爭,民族的仇恨,小到鄰裏的糾紛,婆媳的爭鬥,很多都和各自的狹隘價值觀有關。如果我們解決了每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煎魚,切蔥絲,坐凳子,也就天下太平,國富民安了。那麽,怎麽讓孩子擁有多元價值觀呢?壹是閱讀,二就是旅行。讀萬卷書,不能死讀,那是呆子;行萬裏路,也不能白行,那是販夫。讀書,要學會思考,旅行,也要深度旅行。兩者結合,才會真正發生作用。 第二課,多樣世界觀課 旅行,是壹種最好的、最直觀的方式,讓我們看到真實的世界,真實的生活。很多時候,我們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東西,其實並不是天然就該如此的。旅行,就是讓我們知曉,離開我們居住的地方,五十裏、五百裏、五千裏之外的地方,那裏的山是什麽樣的,那裏的水是什麽樣的,那裏的房子是什麽樣的,那裏的人是什麽樣的……最關鍵的,則是那裏的生活,究竟是什麽樣的。在廣州做記者的時候,我曾經去往距離廣州市僅僅壹兩百公裏的粵北山區。讓我無法想象的是,那裏的孩子,竟然冬天都沒有壹雙鞋子穿,還要每天走十幾公裏的山路去上學。這,就是真實世界的壹部分。同樣,在德國鄉村的清晨,可以看到濃密的玫瑰拱廊下,壹位白發老人,手捧壹本厚厚的書在閱讀;在尼泊爾,可以看到居住簡陋、穿著樸素的人們,每天早上起來,帶著滿足的笑容,去拜神和祈禱;在日本,妳可以根據列車到達的時間,來校正自己的手表;在法國,妳也會預約了壹位司機,遲到壹個小時,還溫柔跟妳說別著急;在泰國,孩子會認真地問妳,人妖是去男廁所還是女廁所,在巴黎,妳會看到壹邊喝著咖啡壹邊聊天壹邊罷工的空姐……這些,就是不同地域、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風俗的人們的真實生活。這些,所有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來自對方的動作,對方的眼神,對方的內心的交流,都是無法在家裏可以體會到的。 第三課,多重人生觀課。 旅行,還讓人知曉生命形態的多樣性,人生無窮無盡的可能性。生命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的多樣性,在於它有著無窮無盡的可能性。生物,有數以億計的形態,僅僅螞蟻就有15000種以上,而人的生命,短短的幾十年裏,也應該有著無限的可能。出去旅行,正是知曉生命中這壹秘密的最好途徑。很多人,在旅行之中,發現了人生的真諦,尋找到了自己心靈所屬。我喜歡彼得·梅爾從紐約到普羅旺斯的旅行,後來,他改變了人生軌跡,和妻子及兩只愛犬隱居於此;我很喜歡黑塞在瑞士南部的旅行,後來,他定居於那裏的小村莊堤契諾,鄉居壹隅,卻寫出影響世界的文字;我也喜歡歌德在德國圖林根林區旅行時,在基克爾漢山頂上狩獵小木樓墻壁之上,塗就了傳世名作——《漫遊者之歌》。有好,有壞,有熟悉,有奇怪,有理解,有費解。任何地方,都有其美麗和醜陋;就如同任何的壹個人,也都有其可愛和不足。我相信,很少人在壯美的雪山腳下,會感受不到自然的偉大、生命的渺小;而也很少會有人,在開闊了眼界,壯大的胸懷之後,還會斤斤計較、睚眥必報。當壹個人,知道了生命的不同活法之後,就不會變成壹個只會賺錢的機器,就不會只認為某種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就不會只聽命於壹個聲音,就不會只做別人告訴他應該做的事……也就是說,他開始成為壹個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尊嚴、有自己的追求的四有新人了。當壹個人,在旅途中看到各式各樣的生活,自然會思考,別人為什麽要這麽活,我自己應該怎麽去活。旅途所遇與內心的所思結合起來,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體驗了生命,改變了人生——這就是旅行最偉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