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聞子由瘦
宋·蘇軾
土人頓頓食薯芋,
薦以薰鼠燒蝙蝠。
初聞蜜唧嘗嘔吐,
稍近蛤蟆緣習俗。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3.惠州壹絕
宋·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4.老饕賦
宋·蘇軾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惡勞。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嘗項上之壹臠,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顏如李桃。彈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雲璈。命仙人之萼綠華,舞古曲之郁輪袍。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願先生之耆壽,分余瀝於兩髦。候紅潮於玉頰,驚暖響於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獨之長繰。閔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當膏。倒壹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瓊艘。各眼灩於秋水,鹹骨醉於春醪。美人告去已而雲散,先生方兀然而禪逃。響松風於蟹眼,浮雪花於兔毫。先生壹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
5.菜羹賦
宋·蘇軾
東坡先生蔔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稱家之有無。水陸之味,貧不能致,煮蔓菁、蘆菔、苦薺而食之。
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蓋易具而可常享,乃為之賦,辭曰:
嗟余生之褊迫,如脫兔其何因。殷詩腸之轉雷,聊禦餓而食陳。無芻豢以適口,荷鄰蔬之見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葉與瓊根。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湯蒙蒙如松風,投糝豆而諧勻。覆陶甌之穹崇,謝攪觸之煩勤。屏醯醬之厚味,卻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壯而力均。滃嘈雜而麋潰,信凈美而甘分。登盤盂而薦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於玉池,與吾鼎其齊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說而策勛。沮彭屍之爽惑,調竈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樂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計余食之幾何,固無患於長貧。忘口腹之為累,以不殺而成仁。竊比予於誰歟?葛天氏之遺民。
6.初到黃州
宋·蘇軾
自笑平生為口忙,
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
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
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
尚費官家壓酒囊。
7.豬肉頌
宋·蘇軾
凈洗鐺,少著水,
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2. 古文中的“廚房”是什麽古代廚房含義
(1) (形聲:從廣( yǎn),尌( shù)聲。本義:廚房) (2) 同本義 [kitchen] 廚,庖屋也--《說文》 《孟子》始有廚字,是周初名庖, 周末名廚也。--《說文句讀》 廚主食者也--《蒼頡篇》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孟子·梁惠王上》 飾廚傳,俗字誤作廚--《漢書·宣帝紀》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張籍《新嫁娘》 廚冷難留烏止屋--白居易《酬夢得貧居詠懷;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達--歸有光《項脊軒誌》 (3) 又如:廚下(廚房);廚頭(廚房);廚倉(廚房與糧倉);廚帳(賬幕式廚房) (4) 主持烹飪的人[head of cooking]。如:廚下兒(炊事工);廚人(廚師。又稱:廚戶、廚司、廚子、廚下兒);廚娘(烹調食物的婦女) (5) 操辦官食的官 [official in charge of mess] 賢母病,長安廚給祠食--《漢書·王嘉傳》 (6) 又如:廚吏(廚宰,主持炊事的小吏)、廚兵(炊事兵)、廚役(擔任炊事的仆役) (7) 菜肴 [dishs] 夫人設廚--班固《漢武帝內傳》 (8) 又如:廚膳(廚饌、飯菜)、廚珍(珍貴美味的食品)、廚車(運食物的車) 廚房用品種類 烹飪類:鍋、碗、盤等 清潔類:洗潔劑、抹布 儲存類:廚櫃
3. 求壹篇有關燒菜的古文 內容涉及 燒菜需用文火慢慢烹調方能如其味 最好可以看袁枚的《隨園食單》
或者蘇軾的壹些,《閑情偶寄》裏的飲饌部也有壹些.
鄭板橋的家書等等.
《隨園食單》,古代漢族烹飪著作。***壹卷。身為乾隆才子、詩壇盟主,袁枚壹生著述頗豐。作為壹位美食家, 《隨園食單》是其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產物,以文言隨筆的形式,細膩地描摹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漢民族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用大量的篇幅詳細記述了中國十四世紀至十八世紀流行的326種南北菜肴飯點,也介紹了當時的美酒名茶,是清代壹部非常重要的漢族飲食名著
望采納謝謝
4. 求幾篇描述寫美食的古文 請寫明出處 謝謝啦1.聞子由瘦宋·蘇軾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
初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蛤蟆緣習俗。2.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3.惠州壹絕宋·蘇軾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4.老饕賦宋·蘇軾庖丁鼓刀,易牙烹熬。
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惡勞。
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嘗項上之壹臠,嚼霜前之兩螯。
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
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顏如李桃。
彈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雲璈。命仙人之萼綠華,舞古曲之郁輪袍。
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願先生之耆壽,分余瀝於兩髦。
候紅潮於玉頰,驚暖響於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獨之長繰。
閔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當膏。倒壹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瓊艘。
各眼灩於秋水,鹹骨醉於春醪。美人告去已而雲散,先生方兀然而禪逃。
響松風於蟹眼,浮雪花於兔毫。先生壹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
5.菜羹賦宋·蘇軾東坡先生蔔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稱家之有無。水陸之味,貧不能致,煮蔓菁、蘆菔、苦薺而食之。
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蓋易具而可常享,乃為之賦,辭曰:嗟余生之褊迫,如脫兔其何因。
殷詩腸之轉雷,聊禦餓而食陳。無芻豢以適口,荷鄰蔬之見分。
汲幽泉以揉濯,搏露葉與瓊根。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湯蒙蒙如松風,投糝豆而諧勻。覆陶甌之穹崇,謝攪觸之煩勤。
屏醯醬之厚味,卻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壯而力均。
滃嘈雜而麋潰,信凈美而甘分。登盤盂而薦之,具匕箸而晨飧。
助生肥於玉池,與吾鼎其齊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說而策勛。
沮彭屍之爽惑,調竈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樂羊而匪人。
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計余食之幾何,固無患於長貧。
忘口腹之為累,以不殺而成仁。竊比予於誰歟?葛天氏之遺民。
6.初到黃州宋·蘇軾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7.豬肉頌宋·蘇軾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5. 菜肴名字中的古詩詞開胃羊肚:此味世間處處有,只有此處留余香。
驢雜拼:雖說不聞世事,食過萬民頌揚。
泰式鳳爪:山澗溪流育玉軒,玉軒亭中把玉餐。
黃桃蘆薈:雨過天晴撒金花,花落誰家。
菜根香:驢蔭映玉,玉脆生輝。
風味牛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底見牛羊。
龜苓膏:五彩繽紛齊爭艷,千裏有緣壹線牽。
冷熗腰花:今纏珠寶腰萬貫,貧盡富致笑開懷。
加州鵝肝:玉環飛燕皆塵土,恕春不語,默默此情向誰訴。
◎ 菜肴 càiyáo
[cooked food] 烹調好的蔬菜、蛋、肉等副食品。
葷素熟菜(多指葷的)。 茅盾 《脫險雜記》十壹:“終於飯來了,三四個女人挑著飯籮和菜肴,還有兩大桶開水。” 巴金 《滅亡》第十八章:“在玻璃櫥窗裏用細磁盤子盛著各種精美的菜肴和點心。”
6. 哪裏有關於食物,菜肴等的詩詞主食類: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唐 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註釋] 雕胡:俗稱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結實,叫菇米,可以做飯,古人當作美餐。
姓荀的老媽媽特地做了雕胡飯,是對詩人的熱情款待。 ------------------------ 蔬菜類: 積雨輞川莊作. 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度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註釋] 藜:壹種草本植物,嫩葉新苗皆可食。 露葵:壹種綠色蔬菜,可以煮來佐餐。
------------------------ 節日中的美食: 節日中的美食 屠蘇是壹種用屠蘇草浸泡而成的藥酒。我國古代的風俗,在正月初壹這壹天要喝屠蘇酒,可以辟邪消瘟。
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
宋代,民間即流行壹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上元竹枝詞 清代 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
清代詩人袁景瀾有壹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
戚裏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制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關於月餅,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 關於“酒” 詩詞與美食 中國文化種類繁多,源遠流長,各種文化之間的聯系也非常密切。其中詩文化,飲食文化之間的聯系尤為突出。
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是詩不離酒,酒不離美食。他們在品嘗美酒之時,吟詩作對,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
請看 -- 酒 酒,可飲,可品,可為之抒之豪情,可展之韻意。少飲則強身健體,提神補氣,與友人聚之小酌則添之氣氛。
酒之史事自古有之,自杜康釀酒至今幾千余年,歷朝歷代文人墨客,把酒敘情,醉酒當歌,寫出無數絕句佳作。 玉壺吟 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
三杯拂劍舞秋月, 忽然高詠涕泗漣(壹作秋月忽高懸)。 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禦筵。
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 朝天數換飛龍馬, 敕賜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西施宜笑復宜顰,醜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雖愛蛾眉好, 無奈宮中妒殺人。 贈劉都使 東平劉公翰,南國秀餘芳。
壹鳴即朱紱,五十佩銀章。 飲冰事戎幕,衣錦華水鄉。
銅官幾萬人,諍訟清玉堂。 吐言貴珠玉,落筆回風霜。
而我謝明主,銜哀投夜郎。 歸家酒債多,門客粲成行。
高談滿四座,壹日傾千觴。 所求竟無緒,裘馬欲摧藏。
主人若不顧,明發釣滄浪。 贈王漢陽 天落白玉棺,王喬辭葉縣。
壹去未千年,漢陽復相見。 猶乘飛鳧舄,尚識仙人面。
鬢發何青青,童顏皎如練。 吾曾弄海水,清淺嗟三變。
果愜麻姑言,時光速流電。 與君數杯酒,可以窮歡宴。
白雲歸去來,何事坐交戰? 對雪醉後贈王歷陽 有身莫犯飛龍鱗,有手莫辮猛虎須。 君看昔日汝南市, 白頭仙人隱玉壺。
子猷聞風動窗竹,相邀***醉杯中綠。 歷陽何異山陰時,白雪飛花亂人目。
君家有酒我何愁? 客多樂酣秉燭遊。 謝尚自能鴝鵒舞,相如免脫鹔鹴裘。
清晨興罷(壹作鼓棹)過江去,千裏相思明月樓(壹作千裏相思明月樓)。 贈閭丘處士 賢人有素業,乃在沙塘陂。
竹影掃秋月,荷衣落古池。 閑讀山海經,散帙臥遙帷。
且耽田家樂,遂曠(壹作廣)林中期。 野酌勸芳酒,園蔬烹露葵。
如能樹桃李,為我結茅茨。 贈錢征君少陽(壹作送趙雲卿) 白玉壹杯酒,綠楊三月時。
春風餘幾日? 兩鬢各成絲。 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
如逢渭川獵,猶可帝王師。 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昭夷 我攜壹樽酒,獨上江祖石。
自從天地開,更長幾千尺? 舉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 永願坐此石,長垂嚴陵釣。
寄謝山中人,可與爾同調。 廣陵贈別 玉瓶沽美酒,數裏送君還。
系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間。 天邊看淥水,海上見青山。
興罷各分袂,何須醉別顏?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壹作酒)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客中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月下獨酌四首 花間(壹作下)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壹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三月鹹陽時(壹作城),千花晝如錦(壹作好鳥吟清風,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