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吃粽子;
初三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壹天。
唱著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麽壹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初壹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初壹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壹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鐘,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壹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只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壹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壹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壹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壹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壹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致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壹個,接著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壹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壹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壹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我論屈原
屈原,千百年來,人們用包粽子,賽龍舟,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紀念他。可是,我卻並不覺得他像人們想象得那麽完美,可以說,我對他很不滿意。人們,正是因為他的才學,他的許多對國家有益的意見而紀念他,可我,卻不能忘記他的壹個致命的缺點。
當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郁郁寡歡,才去跳江,使得他郁郁而終。雖說,他是為自己抱憾,為自己的才華無人應答而自盡,但是,我想問壹句,他這種行為正確嗎?“跳江”,這是壹種正確的反抗方法嗎?縱使他壹心為國,才華橫溢,可唯壹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許妳會說,既然他那麽壹心壹意為了國家,大膽地提出了那麽多建議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說他無膽量?可是,懦怯,不在於他對於國家興旺的勇敢,而在於他對於種種打擊後的放棄。跳江代表著他對壹切都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已拋入九霄雲外,他面對這個世界,只有逃避,那麽,他的頭腦、才華、忠誠,又有何用?他的這壹舉動,真是讓人失望無比,壹個人,如果對待事情只有絕望,沒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偉業?跌倒1次要從第2次爬來,跌倒2次要從第3次爬起來……跌倒100次要從101次爬起來。屈原雖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終沒能堅持下來,他沒有堅信著自己總有壹天不會再“跌倒”,會如山壹般屹立,他幹脆不再“爬起”了,就是這樣,他失敗了。僅僅留下了那樣壹篇《離騷》,絕唱千古,書寫著他壹生的遺憾。
雖然人們壹直贊揚著他,但是,我贊揚他的忠心為國,也鄙夷他的放棄懦怯。
端午的粽子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壹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向往著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壹枝茱萸(或壹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制成小布包,並將艾、蒼術、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系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劃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凈,並配壹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壹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壹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幹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壹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香氣中,仿佛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裏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妳將那無盡的沈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復著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妳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妳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妳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壹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恒河沙數,最終空留嘆嗟,沈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說明壹下,那可不是我的家鄉。這也是我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