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爛雞飯是哪裏來的?

爛雞飯是哪裏來的?

佤族喜歡吃“腐雞飯”,視其為美食。做法是把剛開始叫的公雞用竹簽戳壹下,放在火上燒毛,拔掉毛根,去掉內臟,然後切成塊,放在涼水裏煮。水開時加入大米、五個番茄皮、酸筍、姜、芝麻、辣椒、花椒、木漿、香草、鹽、紫蘇等調味品,邊煮邊攪拌,大米就煮成粥,成為雞爛飯。瓦雞爛飯是用本地雞做的,禁止和白毛雞壹起煮。拉祜族人也把雞爛飯當做美食。

“燜鴨不落”——腐雞飯,是佤族特有的地方民族食品。它是佤族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佤族最喜愛的食物,也成為佤族迎客的美味。

易家的腐雞飯和普通的米飯不壹樣。可以當飯吃,也可以當菜吃。壹般來說是當菜吃。壹方面,腐雞飯比普通米飯軟很多,比稀飯幹很多,主要特點是“爛”;另壹方面是米菜結合,主要原料是大米。其色澤鮮艷,口感糯滑嫩香,獨具特色。雞爛飯是過節、娶媳婦、喪事、接親友、蓋新房等不可或缺的美味。雞爛飯深受廣大佤族人民的喜愛,現在品種越來越多。就連拉祜族人也把雞爛飯視為壹等美味。

制作腐雞飯的獨特基本方法是取剛開始啼叫的公雞,用新谷米放入鍋中煮熟,再加入五個番茄皮、酸筍、姜、芝麻、花椒、胡椒、木漿、香草、鹽、紫蘇、茴香葉、香菜、蔥、蒜。佤族習俗認為用白羽雞招待客人是不禮貌的。雞爛飯用當地土雞烹制,禁止使用白羽雞。

腐雞飯對雞肉的加工有不同的程序。有兩種做法,壹種叫手撕雞肉柱飯,壹種叫刀切雞肉柱飯,做起來相對簡單,味道也壹樣,但是手撕最精致,最精致。手撕雞肉爛飯的制作程序是:將洗凈的雞身放入清水中煮熟,取出雞肉,將洗凈的米飯倒入雞湯中煮,煮壹會兒,放壹把酸筍至米飯熟至稠度介於米飯和粥之間,蓋上蓋子。這時候把煮好的雞肉用手撕成肉絲塊,準備好的薄荷葉、茴香、辣椒等。在雞絲上切細撈出,然後將胡椒面、椒鹽面撈出,攪拌均勻倒入爛米飯中待用。

據傳說,在古代,壹對佤族夫婦生了許多孩子,成為壹個大家庭。這些孩子長大後,都結婚了,都去世了。有壹年春節,兄弟姐妹互相邀請回去看望老人。父母不能給孩子好吃的,只能把自己唯壹的壹只雞殺了,放在壹個陶罐裏,用米飯和涼水給大家吃。沒想到,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米飯非常好吃。因為是用雞和米飯隨便煮的,所以叫“瓦雞爛飯”,壹直流傳至今。

雞爛飯流傳了壹百多年。佤族人在生活中摸索出來的傳統美食,看似普通,吃起來卻滑溜溜,糯糯的,香噴噴的,用料考究。可以說是壹種具有獨特民族風情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