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中國人都曉得“假途滅虢”的典故。
公元前655年,晉獻公率師討伐虢國,途經虞國,便遣使給虞君送禮並借道。
大臣宮之奇規勸虞君拒絕晉獻公,並打比方說:“虢國和虞國,如同唇齒相依。唇亡齒寒,虢國壹旦覆滅,主公以為虞國能僥幸獨存麽?”
可惜虞君利欲熏心,被晉獻公送的禮物迷了心竅。宮之奇的忠言,虞君沒聽進去。
晉軍順利拿下虢國,班師時再次路過虞國,悍然襲擊。虞國人毫無戒備,被殺了個措手不及,遂亡。
由此可見,晉獻公深諳“兵不厭詐”,是個有膽略的梟雄。晉獻公在位期間,除“壹戰滅虢、虞二國”的驕人戰績以外,還征服耿、霍、魏等國,打壓狄族東山臯落氏,奠定了晉國霸業。
然而,這樣壹位叱咤風雲的梟雄栽倒在了石榴裙下。
晉獻公有多任夫人、八位兒子,尤以太子申生及公子重耳、夷吾出類拔萃、賢名遠播。
古代國君為了多子多孫拱衛自己,幾乎都妻妾成群,這很正常。然而,廢嫡立幼,就相當反常了。晉獻公自從抱得美人驪姬歸,就戀愛腦發作了,糊塗事幾籮筐裝不下。
驪姬為晉獻公誕下麟子奚齊,晉獻公對諸位兒子們的父愛逐漸轉移並聚焦於奚齊壹身。申生、重耳、夷吾等備受冷落。
某天,晉獻公為了討好驪姬,向她表白心意:“寡人計劃廢黜儲君申生,讓奚齊取而代之,妳覺得如何?”
驪姬哭道:“申生被立為太子的事兒,各路諸侯均曉得。廢嫡立庶,不合禮法。更何況申生屢次領兵打仗,為國建功,深得人心。夫君倘若非要廢黜申生,賤妾寧可自殺。”
晉獻公見驪姬深明大義,便打消了念頭。
萬萬沒想到,驪姬是個心機婊,嘴上維護申生,暗地裏卻造謠中傷申生。
兩年後的某天,驪姬悄咪咪地告訴申生:“我夢到了妳母親齊姜,妳盡快去祭奠吧。”
申生聽命,事後,他把祭肉進呈給晉獻公。適逢晉獻公出遠門,祭肉就擱置宮中,驪姬偷摸摸地在裏頭下毒。待晉獻公歸來,看到食案上的祭肉,舉箸就朝嘴裏塞,驪姬趕緊阻止,說:“不妨先讓他人試吃,夫君您再食不遲。”獵犬和小臣吃過後,均當場暴斃。
驪姬哭唧唧,道:“太子怎麽忍心下手啊?!弒君殺父,這是人幹的事麽?況且,夫君您已年邁,太子為啥如此急不可耐呢?就不能再等等嗎?”
這事兒很快傳出宮去,並傳到申生耳畔。此時,唯壹的補救措施是向晉獻公解釋清楚,興許能找出破綻,自證清白。但申生做了件讓人匪夷所思的蠢事——逃亡。這反而“坐實”了“己罪”。
晉獻公勃然大怒,道:“豎子竟敢毒害老子!”晉獻公當即誅殺太子的老師,並下旨通緝太子。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申生,選擇了自裁。
碰巧重耳和夷吾來都城朝見晉獻公,驪姬怕二公子發現實情,就向晉獻公說二公子的壞話。
天下沒有不漏風的墻。再說了,重耳、夷吾貴為公子,在朝堂中當然也有自己的眼線。他倆提前知道此行兇多吉少,中途變道,各回各家。
二公子退守封地,反而加重了晉獻公的猜疑:看來這對畜生和狼子野心的申生是壹夥!晉獻公覺得自己遭遇了至親背叛,氣急敗壞地派勃鞮追殺重耳。
某晚,趁著夜色掩護,勃鞮突然殺到。慌亂之中,重耳逾墻走,不慎被削斷衣袖。
自此,重耳開始了奇幻漂泊。
好在重耳不是壹個人在戰鬥! 他有許多能臣猛人輔佐,比如晉國重臣狐突的兩個足智多謀的兒子狐毛和狐偃;將才先軫;大力士魏犨;智士趙衰、賈佗、介之推……
重耳漂泊異鄉の首站是狄國。
狄君待他不薄,將作戰擄獲的壹對有沈魚落雁之姿容的姐妹花叔隗和季隗賜予他。重耳娶了季隗,把叔隗賞給趙衰。
順帶提壹句,叔隗替趙衰生下了趙盾。趙盾有個孫子叫趙武,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趙氏遺孤。
重耳在狄國居住到第五年時,晉國發生了內亂。晉獻公薨,奚齊繼位,驪姬如願以償。然而,奚齊沒多久就被權臣殺害。奚齊死後,卓子登上王座,屁股還沒坐熱也慘遭殺害。
晉淪為了無主之國,有大臣請重耳回去執政。
秉著“危邦不入,亂邦不居”的理念,重耳委婉謝絕了。
大臣在重耳這邊碰壁,就去請公子夷吾。
夷吾壹口答應,但念及奚齊、卓子身死人手的境遇,夷吾多了個心眼。夷吾跑去找秦穆公借兵,並約定事成之後,贈予秦國壹些城池作為報答。
另外,秦穆公的妻妾穆姬是晉獻公的千金,她和夷吾、重耳算異母姐弟。從某種程度上講,秦穆公扶助夷吾,也相當於扶助妻弟嘛。
基於以上原因,秦穆公欣然調兵遣將,護送夷吾返國。
夷吾順利回國上位,是為“晉惠公”。晉惠公對內肅清權臣,對外悍然撕毀對秦之約。
秦穆公寬宏大量,毫不記仇。後來,晉國鬧饑荒,秦國以平價糶米(賣出糧食)給晉國,充分彰顯了秦穆公的胸襟。
可晉惠公是塊冷硬的頑石,任秦穆公怎麽焐也焐不熱!
等到秦國遭遇了荒年,想向晉國糴米(買入糧食)。萬萬沒想到,晉惠公下令高價出售。
碰上晉惠公這等白眼狼,秦穆公差點兒暈倒。憤怒的秦穆公揮師伐晉,兩軍大打了壹仗,晉惠公兵敗被囚。
秦穆公打算處死晉惠公,好在穆姬聲淚俱下地替弟弟晉惠公求情,晉惠公才撿回壹條命,灰溜溜回到晉國,並把太子圉送去秦國當“質子”。(古時候被迫遠赴敵國當人質的貴胄。)
秦穆公倒是沒有待太子圉不周到,把女兒懷嬴許配給了後者,秦晉遂結為親家。
晉國翻天覆地之際,重耳在狄國度過了長達十二年、歲月靜好的日子。
差不多在這段時期,齊桓公痛失左膀右臂管仲和隰朋。身為春秋首霸的齊桓公,求賢若渴。重耳之所以想遷往齊國,大抵為此。
臨別前,重耳與妻子季隗耳鬢廝磨,低聲私語:“等我25年,倘若到那時候,我尚未歸來,妳再改嫁。”
季隗淒然壹笑,說: “25年後,妾墳冢上的柏樹都已經亭亭如蓋了。即便如此,妾依然恭候夫君歸來。”
重耳壹行人遂踏上前往齊國的漫漫長路。有諺雲:是金子,總會花光的。他們的盤纏逐漸耗盡,途經衛國時已窮困潦倒。衛文公打心眼裏瞧不起重耳這位落魄的公子哥兒,拒之國外。
重耳不得已繞道,路過五鹿,向當地村民乞討食物。村民們有心相戲,故意在重耳的食器中盛了些土。
重耳見狀,窩了壹肚子氣,但他流落異鄉,不願多生事端。但重耳的從臣們就未必忍受得了,比如大力士魏犨(chōu)。 魏犨的“犨”字,上半結構和好鬥的“隼”類似,下半結構則是個“牛”。
魏犨本人恰是集好鬥性格和犟脾氣於壹身,他執鞭怒懟:“山野村夫,膽敢輕視我主!找抽是不?”
幸好另壹位沈穩的大臣狐偃及時勸阻: “得到壹餐食物,容易;得到壹片土地,很難。土地是立國的根基。老天爺借村民之手,以土贈予主公。這是主公受上蒼眷顧,未來將得國的吉兆啊。又何必動怒呢?” 這才止息了壹場民間械鬥。
總之, 重耳漂泊異鄉の第二站衛國 ,給他不再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霾。
所幸, 重耳在漂泊異鄉の第三站齊國 得到優待。齊桓公頗器重重耳,將宗女姜氏嫁與他。
重耳在齊國待到第二年時,齊桓公薨,諸公子展開了王位爭奪戰,齊國壹度陷入內訌。齊國自顧不暇,當然沒有余力資助重耳回國復位了。
而重耳有嬌妻姜氏陪伴,也很享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安逸生活,漸漸失去雄心。重耳“樂不思晉”,但他的從臣們可不樂意了。他們背井離鄉追隨重耳,不就因為他們認準重耳是支潛力股嗎?哪天重耳上位,他們就可以有壹份從龍之功嘛! 倘若重耳沈醉在溫柔鄉中不圖進取,跟隨重耳流落異鄉的他們圖什麽呢?
於是,這夥人趁夜聚在桑樹底下商量。商量些啥呢?是否先灌醉主公,然後把主公扶上大車,甭管三七二十壹,先駛離齊國再說!
不巧那天夜裏,有個侍女在樹上采桑,偷聽了他們談話的內容。侍女很機靈,伏在樹上,待到眾人散去,才悄咪咪溜下來,把這樁事轉告了姜氏。
姜氏不動聲色,說:“丫頭,妳過來。”
侍女以為姜氏要打賞她,欣然湊近。
沒承想,姜氏卻抽出匕首,捅進侍女的胸膛。
當晚,姜氏喚來重耳的從臣們,表示自己完全理解並支持他們。然後,她轉身進屋服侍重耳。在酒精的作用下,重耳很快醉得不省人事。
從臣們強行把重耳擡上大車,在夜色掩護下匆匆離去。東方既白時,重耳醒過來,驚覺自己睡在壹張輛顛簸的篷車中,他問明原委,氣得差點兒罵娘。
開弓沒有回頭箭!重耳不辭而別,已招致齊侯的不滿。重耳見木已成舟,不得不硬著頭皮前行。
重耳漂泊異鄉の第四站是曹國。
在這裏,重耳受到冷遇,甚至被當作動物園裏的小獸觀摩。
事情是這樣:重耳生來有“駢脅”。啥叫“駢脅”呢?就是肋骨連成壹整片。這是壹種生理上的畸形,但古人沒啥醫學知識,並固執地秉承“物以稀為貴”的觀念。畢竟“駢脅”是小概率的,因此古人把“駢脅”當作聖人的體征。
雖然曹***公小覷重耳,不願替重耳接風洗塵,但曹***公好奇心旺盛,難免想瞅瞅“駢脅”到底呈啥樣?
於是,曹***公用粗茶淡飯招待重耳壹行人。入夜時,重耳洗澡ing,曹***公突然偕妻妾們闖進浴室窺視重耳。重耳躲閃不及,倍感羞慚。
曹國不是沒有明白人。有個叫釐負羈的大臣,曾勸曹***公:“晉公子重耳賢名播於天下,又和主公同姓。如今他窮困潦倒,途經曹國,我們應該盡地主之誼!”無奈曹***公太短視,沒聽進去,甚至鬧出“浴室門”這樣的無理之舉。
事後,釐負羈暗裏贈予重耳美食,並在食盒下藏了玉璧。重耳接納美食,玉璧堅辭不受。
重耳是個快意恩仇的大佬。日後,他興兵伐曹,並對釐負羈禮遇有加,皆緣起於在曹國的這段遭遇。
重耳漂泊異鄉の第五站是宋國。
宋襄公是壹位空有圖霸之心但誌大才疏的主兒。宋襄公想以“仁義”為武器,號令諸侯。然而,春秋無義戰,諸侯們不玩虛的,只比誰的拳頭更有力。在泓水之戰中,宋襄公固執地堅守“仁義”,未趁楚軍半渡而擊之,錯失戰機,落下敗績,自己的大腿也中了壹箭。
宋襄公戰敗回國,在他養傷期間,重耳上門了。
宋襄公不完全算糊塗蛋,他極盡地主之誼,以國禮相待重耳,並慷慨贈予對方80匹良駒。
宋畢竟不是強國,且新近戰敗,騰不出手來助重耳復位。重耳壹行人沒待太久,就繼續前行,尋求強援。
重耳漂泊異鄉の第六站是鄭國。
鄭文公和曹***公屬於壹路貨色,都是鼠目寸光之流。好在他倆都有明事理的臣子,曹***公有釐負羈,鄭文公有叔瞻。
叔瞻提議:“晉公子重耳賢明,而且據我觀察,他那些從臣均是有經天緯地之才的國之重器,堪稱全牛人陣容。況且,重耳與主公同姓,更要好好招待他了。”
鄭文公歪著頭冥想了3.1415926秒,駁斥了叔瞻:“各路諸侯流亡途經鄭國的落魄公子哥兒,比比皆是。倘若逢人就作東,對誰都慷慨解囊,寡人豈不成了凱子?”
叔瞻唉聲嘆氣,說:“主公如果不禮遇重耳,那不如殺掉他,以免遺患無窮!”
鄭文公偏偏有婦人之仁,不忍下此狠手。日後,鄭國將因此付出沈重代價。
重耳漂泊異鄉の第七站是楚國。
楚成王隆重接待了重耳壹行人,頻頻設宴,美酒珍饈供不應求。
楚成王太熱情了,重耳有點不敢當。趙衰嘗試解開重耳的心結:“主公,您在外漂泊數十年,小國大多輕視您。而今強大的楚邦卻厚遇您,這是老天爺暗中相助啊。主公,您就不要禮讓了。”重耳這才全盤接受。
在楚國待了壹陣以後,楚成王突然發問:“重耳,妳回國以後,如何回饋寡人?”
重耳說:“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大王都不缺。倘若哪天楚晉不得已交鋒,我軍當退避三舍。”(壹舍相當於30裏,退避三舍即後撤90裏。)
楚國大將軍子玉聽聞,拔劍在手,怒道:“我主待妳不薄,妳卻出言不遜!”
楚成王趕緊揮揮衣袖,制止子玉,說:“重耳長久處於困境,但他本人很賢明,從臣也個個是國之棟梁。這是得到上蒼的眷顧啊!咱們豈可違背天意?”
不久後,晉惠公病危。待在秦國當“質子”的太子圉暗戳戳溜回晉國。待晉惠公薨,太子圉繼位,是為“晉懷公”。
此舉徹底激怒了身為嶽父的秦穆公,所謂“秦晉之好”的友誼小船說翻就翻。秦穆公決定扶持重耳,來懲罰不辭而別的女婿晉懷公姬圉。
重耳聞召,辭別楚成王,動身前往秦國。
秦國是重耳漂泊異鄉の第八站,也是最後壹站!
在秦國,重耳受盡優待。秦穆公把5位宗女許配給他,晉懷公姬圉的前妻懷嬴包括在內。
由於懷嬴是二婚,重耳頗有幾分不悅。有壹次,懷嬴端水給重耳盥洗,重耳洗畢,重重地甩手,甚至有壹些小水滴濺到了懷嬴。懷嬴生氣地說:“秦、晉匹也,何以卑我?”大意是:秦、晉勢均力敵,夫君為啥看不上咱?
重耳聞言,好比剛參加過冰桶挑戰,整個人迅速冷靜下來。他立刻向懷嬴致歉,夫妻倆重歸於好。
後來,重耳在老丈人秦穆公的軍事支援下,殺回晉國,順利上位,是為“晉文公”。
至此,晉文公重耳的奇幻漂泊終於落幕。盡管此時的他已經年逾花甲,但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困難磨礪了他的意誌,閱歷鍛造了他的心智。長達數十年的羈旅漂泊,讓壹個鮮衣怒馬的公子哥兒,蛻變為壹位橫戈躍馬的主帥。而那些緊隨其後、浪跡九州、四海為家的患難之交們,也個個脫胎換骨為淩霜傲雪、無所畏懼的錚錚硬漢。
仇敵的圍追堵截、諸侯的冷眼旁觀抑或是傾心相待,重耳將用余生去了卻過往的恩怨。他將與患難與***、見聞廣博的忠臣良將們,***同締造壹個強大的晉國。他將會盟天下英豪,榮登霸主的鐵王座。亂世逐鹿,誰與爭鋒?
主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