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貓仔粥
貓仔粥是詔安壹帶有名風味小吃。它並不是貓肉煮成的粥,而是壹種既為粥品、又是菜肴的傳統名吃。主選料是上乘純白糯米,再輔鮮蝦、魷魚幹、肉片、魚片、香菇、炸蒜丁、胡椒粉、豬骨湯等二三十種配料。貓仔粥通常是現煮現吃。客人在小桌邊坐定,攤主在小鍋上放上燒沸豬骨湯,再放上預先蒸熟的白米飯,配上魷魚幹、蝦仁、香菇、肉片等生料,壹陣猛火過後,調上胡椒粉、香菜,就煮成香噴噴的貓仔粥。食之,米粒韌嫩,湯清味美,越吃越愛吃。
NO.2 麥熟(薄餅)
用我們當地的話,就叫“麥熟”了,其實就是春卷,當然不像有的地方用炸的。薄餅是用麥面烙制的薄餅做皮,選豌豆、豆芽、蝦仁、豆幹、冬瓜幹、肉丁、海蠣等為主料,各種葷素菜料理酌量搭配煎炒燜熟後,自己隨意搭配即可。當然要保持盛菜的鍋裏有壹定的湯汁和熱度,這樣才夠味哦。
NO.3 菜頭果、發果、甜果、清明果(烏果仔)………
其實這些所謂的“果”都要在特定的日子才做的。
估計沒見過實物的人很難想像“果”究竟是什麽東西。其實我也說不來,要親自品嘗才知其味哦…
NO.4 番薯糖、花生蘇(貢) 、隔壁響
這也挺有特色的,好像是屬於貢糖類…也就是說,在進奉神佛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拿這來當貢品…當然也是不容錯過的小東西呀~~
第三個名字有點意思,就是形容其脆,咬下去,連隔壁人家都聽得到。哈~~!
NO.5 棗糕
相信很多外出求學或是謀生的人,在帶家鄉特產的時候會捎上壹些棗糕。
至於棗糕的原料是什麽,不是太清楚,我覺得應該會是金橘子之類的……
很可惜,沒有人意識到商機…或許只要稍加宣傳,做好包裝,當然加工的正規化等等都可能將其推出市場。
NO.6 七樣菜
說實話,我覺得我們這吃七樣菜的似乎很少…怎麽就覺得只有我們家有這習慣的樣子。不過正月初七吃七樣菜的風俗還是存在的,可能只是偏潮汕壹帶的民俗。
正月初七,要煮上壹道“七樣菜”,“ 七樣菜”顧名思義就是用七種蔬菜放在壹快壹起烹調,取個好意頭,謂之能明目,而且壹整年財運亨通。
呵呵,這也很符合現在素食主義的精神哦…
NO.7 蠔仔煎
哈這個不得不說……
蠔仔煎也就是海蠣煎,不知道妳們有沒看過電視劇《轉角遇到愛》裏面男主角可就是煎“ 蠔仔煎”的高手哦。
靠海吃海…這麽多的海蠣可不能浪費,所以壹向好吃的閩南人就別出心裁,將雞蛋、薯粉、蠔仔等混在壹起,造出了佳肴…
在陽光路口右側有壹家,味道不錯!老板是個很和藹的青年人;在懷恩公園門口也有壹家,規模稍大但是衛生稍遜前者。
NO.8 沙鍋粥
在流行貓仔粥之後,開始流行沙鍋粥。以方便定人定量和有營養著稱,故名思義,就是將米倒進沙鍋中直至煮熟,配料方面可以有鷓鴣啊,鱔魚啊,等等,所以湯非常鮮,非常有營養的,本人以為在舊郵電對面的巷子左側壹家是最美味的!!
另外在五壹新村和物資宿舍也有2家,但是味道不夠,還是力頂9號市場這家!
NO.9 和合包
壹般詔安人辦婚宴,最後壹道菜都是這個,巴掌大的皮包住“冬瓜幫”,象征“和”與“合”,很簡便的菜,吃不完還可以打包帶走。雖然簡單,可是就是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