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醫從商的越南咖啡大王鄧黎原羽的創業故事
提起越南,多數人不會想到咖啡。但這個東南亞國家早在2012年就成功超越巴西,成為羅布斯塔咖啡(較便宜,主要做即溶咖啡)最大出口國,咖啡總出口量近年來也壹直保持在世界前三名。把鄧黎原羽(DangLeNguyenVu)譽為越南這個咖啡大國的代言人,壹點不為過。
把鄧黎原羽(DangLeNguyenVu)譽為越南這個咖啡大國的代言人,壹點不為過。他創辦的中原咖啡集團(TrungNguyenCorp.)是越南最大的咖啡零售商,集團業務已拓展到中國及東南亞市場。按照鄧黎原羽的計劃,未來幾年,集團業務還將快速增長,到2016年底集團銷售將達10億美元。
A.財富歷程
?棄醫賣咖啡,母親大哭了壹場?
中原咖啡總部位於胡誌明市最繁華的第壹街區,轉角不遠處就有壹間中原連鎖店。在越南大大小小的城市,到處是這位咖啡之王的?領地?,直營店40多家,還有1000多家特許加盟店。和星巴克等美式咖啡店壹樣,中原咖啡所有的連鎖店都是相同的風格:亞熱帶的綠色植被隨處可見,咖啡桌椅則是深棕色的。
越南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對於財富壹向諱莫如深。但中原咖啡的老板鄧黎原羽行事卻張揚不羈。這位越南排名前五位的富豪,40歲開外,光頭,喜歡賽車、騎馬,在辦公室內擺放著壹臺考究的咖啡機,墻上貼著格瓦拉的頭像,屋子裏還有壹輛哈雷摩托車。他在自己的咖啡莊園裏養了120多匹名駒,做派和歐美富豪毫無二致。他喜歡在瑞士雪山腳下觀察星巴克的.連鎖模式,在以色列農莊內研究灌溉技術。他還去麻省理工學院演講,並多次主持國際會議。
鄧黎原羽出身農村,全家只能供養壹個孩子上大學。於是,姐姐主動輟學,他則考進了西原大學,攻讀醫學。讀大學時,鄧黎原羽和同學都很喜歡喝咖啡。越南的咖啡文化源自19世紀法國殖民時期,咖啡早已成了當地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愛喝上壹杯冰咖啡。
1996年,25歲的鄧黎原羽看中了咖啡將是越南最有潛力的產業,?就想棄醫從商?。母親聽說後,大哭了壹場。
在鄧黎原羽看來,母親對他影響最大,?她在瓦磚廠做工,從小我沒事也會去那裏幫忙制磚?。此時,鄧黎原羽的醫科已經讀到了大四,全家對他的決定甚為不解。他承認創辦中原咖啡集團整個過程中,?就數這壹段時光,最為艱難?。最終,父母還是同意了鄧黎原羽的選擇。?親情能戰勝壹切。?
?我從包裝和分銷上,都和別人不同?
1986年,越南啟動經濟改革,經過十年變革,1996年鄧黎原羽創辦公司時,?到處充滿了活力,只要妳敢想敢幹?。他之所以選擇在越南大叻省的邦美蜀創業,是因為越南中部的高原地區天生就是咖啡沃土,盛產阿拉比卡(Arabica)和羅布斯塔(Robusta)兩種咖啡豆。這裏是全球十大最佳咖啡產地之壹。
壹開始,鄧黎原羽用200美元買來壹臺咖啡烘焙機,在同學的幫助下租了壹個小房間,並將招牌做成Trung Nguyen(意為?中原?,當地少數民族的名稱)。他想靠賣咖啡來改變當地的貧困。
手上沒有資金,鄧黎原羽就采用?借雞生蛋?的方法,挨家挨戶去遊說咖啡種植戶提供咖啡豆,等他賣出咖啡後再分成。免費原料集齊後,他壹個人接電話、烘焙咖啡、騎著自行車去交貨。當時,也有許多人跟他壹同起步。?別人笑話我,怎麽給公司起了如此宏大的名字?
但僅僅6個月,他的中原咖啡就超過了別家的銷量,送貨的自行車也變成了摩托車。主要是他觀察到,當時越南咖啡壓根沒有品牌壹說。?而我從包裝和分銷上,都和別人不同。?比如,中原咖啡不用真空包裝,因為真空會影響咖啡的香氣。
鄧黎原羽還是越南?特許經營?的先鋒,他給中原咖啡設立了統壹的品牌、質量標準,並大力推廣。如今,中原咖啡公司已擁有3000名員工、以及卡車車隊,還是越南加盟店最多的公司,並已登陸海外市場。
在鄧黎原羽的計劃中,通過在紐約、波士頓等美國大城市開設咖啡店,?要將中原咖啡70%供應國內、30%出口的比率倒過來。?他還計劃在美國尋找合作者,把公司15%的股權出售給投資方。?未來,這壹比例可以達到30%。?
B.財富理念
打造最頂級咖啡叫板跨國公司
中原咖啡中的頂級品種Legendee,來源於?野鼬咖啡?,是鄧黎原羽的得意之作。據說,早年越南的野鼬喜歡在田野摘吃咖啡豆,但又無法消化,只能通過分泌某種特殊的消化酶加以排出。第二天,咖啡工人便會從野鼬糞便裏尋找完整的咖啡豆,洗凈曬幹後佐以奶油烘焙,最後生產出類似巧克力風味的咖啡。由於工藝特殊、產量稀少,因此越南野鼬咖啡價格昂貴,和印尼的麝香貓咖啡壹同被視為世界頂級咖啡。
鄧黎原羽生性愛動腦子。他後來專門請來德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以特殊的配方模擬出野鼬體內的消化酶,開發出咖啡因含量較低的Legendee,讓人們不必再經過野鼬的糞便,也能炮制出全世界最棒的冰咖啡。
談到2013年2月首次在越南開店的星巴克,鄧黎原羽不以為然,?它最厲害的是講了壹個深入人心的故事。?他說,?但是他們賣的不是咖啡,那只是壹杯加了咖啡味的糖水而已。它難以改變越南傳統的咖啡文化。那些去星巴克的人只是想顯示他們的時尚品味,但如果妳想品嘗真正的越式咖啡,就得到我們這裏來。?
不過,和許多生產咖啡、可可、蔗糖的國家壹樣,越南賺的錢只有咖啡產業的零頭。鄧黎原羽算了壹筆賬,?通常,全球咖啡產業每創造20美元產值,咖啡豆種植國只能分到1美元。而大多數利潤,都落入了雀巢和星巴克之類的跨國公司。?他決心?打爛?舊秩序。他預計,今後15年內,如果提高咖啡豆生產力,在咖啡豆的烘焙和包裝上提高附加價值,越南應該可以從咖啡生產中獲利200億美元。
以生態種植推廣?新咖啡主義?
鄧黎原羽每天都要喝10杯咖啡。幾年前,他到德國買下全球最大咖啡博物館,將其全盤移植到越南邦美蜀,規模則擴大了5倍。?我要把這裏打造成全球咖啡信徒的聖地。?鄧黎原羽說,?全球可是有2億人每天都要喝咖啡。?
在邦美蜀,鄧黎原羽還擁有壹家占地面積達500公頃的模範咖啡種植園。偌大的莊園中,人們可以觀看制作咖啡的全過程?從咖啡豆種植、培育、收獲到加工。
鄧黎原羽花了大價錢興建這個種植園,連肥料都從芬蘭進口。幾年前,他去以色列考察,發現當地的滴灌系統不僅節水省力,而且十分高效,當即引進。現在,他還開始免費給當地的咖啡種植戶安裝這套系統。?以前我們的咖啡每公頃產量為800多公斤,安裝這種系統後的第二年,我們的產量提高到1200多公斤。去年我們全年的產量更是飆升至2040公斤。?種植戶馬宗說。
不只是咖啡,鄧黎原羽還把這種生態莊園的模式推廣到了Dalat紅酒、PhuQuoc魚露、BinhThuan火龍果、CanTho皇家五號柚等越南農產品,哈佛大學教授彼得?提莫將這些做法定義為?新咖啡主義?。
未來,鄧黎原羽有意在亞洲和非洲等落後地區推廣這種綠色農業模式。顯然,鄧黎原羽把咖啡當作了越南的?軟實力?,?如果基於咖啡的綠色農業生態模式經過研發之後在全球推廣,越南就能在全球經貿領域擁有壹定的話語權?。彼得?提莫對此深有同感,並指出綠色農業模式應該成為越南經濟轉型的重點。
彼得?提莫評價鄧黎原羽,?看起來他就像壹個越南經濟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