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青縣有什麽好玩的

青縣有什麽好玩的

覺道莊

青縣覺道莊是省級宗教文化旅遊景點,已有上千年歷史。憶過去非常神秘,它源於春秋

青縣風光(20張)

戰國時老子——李耳修性成道,著作“道德經”是壹部博古通今的揭文,至今覺道莊和這裏的人們仍以老子的“道貌遺風”綿綿不斷的散發著尊重歷史,尊重自然,以大不為的精神打造著這裏的方方面面,使這裏的藍天綠地依然如故,享受著幸福與和諧。不僅如此,更為顯赫的是,依然教化著人們認識真、善、美和上善若水、厚德載福的生續延壽之道,使這方遠近的老百姓經常不斷的到這裏來學習、領悟新的感覺,得以凈化心靈,得到自由完美的解脫。於此種種自始至今,來此旅遊的形形色色的人們絡驛不絕。觀光的人們他們主要看青雲觀、老君墓、老子湖、老子堂、八仙閣、乾坤塔、豐都廟和四大城門;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看居民住宅商業街、廟寺街、美食城、體育館、地熱遊泳池和高級別墅區——翰林村等景觀;看這裏的經濟園區,即60萬噸現代化特鋼冶煉廠、60萬噸新型焦碳廠、300萬噸新型軋鋼生產線、15000平米現代化大型超市“隆瑪特”;還可以乘坐機帆快艇暢遊1000畝水面的老子湖,可觀賞到平原地區和另類湖光山色;垂釣愛好者,可到1500畝水面的雙龍潭搞滿載而歸的垂釣,潭中的小魚無計其數,2-25斤重的白鰱,草魚,鯉魚,螃蟹,湖蝦少計也有50萬斤。如看後有感悟,可投資五千萬元建座“老子巷”,三年可收回投資,功德無量,是個見利見仁的好舉措。總而言之,步入這個神奇的覺道莊不僅給您壹個古樸典雅的感覺,更為突出的是這裏的人們素質文雅,穿著時尚,壹個四百八十戶的村莊已有260輛國產和進口的家庭小轎車,街上大小車輛川流不息,忙得不亦樂乎。

覺道莊已是遠近聞名的宗教文化省級旅遊景點,他是老子修性成道,羽化重生的聖地,而文化氛圍居全國第壹。於此是壹處宗教文化旅遊的好去處,特別是五壹勞動節,更是暢遊覺道莊景區的最好時光。歡迎大家求近舍遠來覺道莊壹遊,讓您大飽眼福,為之壹驚而流連忘返。

青縣盤古廟

滄州民謠:“壹文壹武,壹國寶,壹人祖。”文者,是壹代文宗紀曉嵐,武者,是滄州乃馳名中外的武術之鄉,國寶指滄州鐵獅,人祖即盤古,盤古遺址就在今滄州市所屬的青縣境內。

盤古遺存-問津門

滄州人常以此為自豪。

地處滄州北的青縣城南6公裏有村曰“大盤古”,村西有座盤古廟。大盤古位於黑龍港河(古黃河故道)西岸。其南有小盤古村,皆因相傳盤古在此定居而得名。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在這裏發現了盤古墓。大禹對開天辟地的盤古氏十分崇敬,首先把盤古墓修好,又修了享堂祭殿,然後留下200戶人家,100戶守墓,100戶看殿。人們把看殿的這100戶人家叫大盤古村,那100戶守墓的人家叫小盤古村。據說這兩個村名就是從那時留下來的,至今已5000年了。

那麽,盤古為什麽選擇此處定居呢?據青縣民間傳說,盤古開天辟地後就開始漫遊天下,這壹天漫遊到青縣,見天懸日月星辰,地綴水陸山川,又見這裏高崗松柏河邊柳,平地瓜果兼五谷,百花爭艷蜂蝶舞,鳥唱高枝魚浮遊,可謂草肥水美,木秀花香,於是便擇此定居。盤古氏帶領其家族墊臺築巢,造房建屋。壹日在挖坑取土時,正巧挖至海眼,立時泉水噴湧,遂成為後人所稱的“盤古潭”。在歷史上,盤古潭邊曾蒼松翠柏,高達數丈,遊人詠其“潭波擊碎月,松柏卷青天”。潭內常年泉水滿塘,深不見底,且魚蝦繁多,故有“百網百魚”之說,百裏皆聞其名。 盤古的後裔不僅在這裏修建了盤古墓、盤古村,還修建了盤古溝、盤古港等。

盤古廟始建於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明弘治和崇禎年間曾重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河流沖刷,設於秋祠西南重建,均有碑記。據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當年的盤古廟狀似北京的故宮三殿,石、磚、木結構,琉璃瓦蓋頂,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前殿高三丈六尺,象征壹年360天;臺階18級,為18層地獄之說;飛檐椽子108根,按36天罡、72地煞而布;每根椽頭系銅鈴壹枚,照宮、商、角、徵、羽五音而置,有所謂“風搖鈴響天動樂,光照殿頂地生輝”之說。殿內有身披樹葉,手托日月的鐵鑄塗金盤古像,高壹丈零八寸。中殿塑有南海觀音像,股坐蓮盆,金童玉女立兩側。後殿設老君、孔子、龍王三塑像,殿前有合抱粗的合歡樹兩株,殿後鐵磬懸於古槐。可惜盤古廟在1947年毀於戰火。九十年代,當地群眾組織起來修復盤古勝跡,以滿足來此朝聖拜祖的人流尋訪。

盤古塑像

傳說盤古九月初九生日,三月初三歸天,於是盤古廟設壹年兩度廟會。每年春節壹過,各地商賈雲集而來,搭棚、占地、備貨、洽談,籌備三月三廟會;廟會壹散,主持僧就擡著木雕盤古像出來行雨。待透雨落下後,農民們搶種早熟莊稼。秋天,不待莊稼收割完,全國各地商賈又蜂擁而來,籌備九月初九廟會,屆時又是壹番熱鬧景象:善男信女,寺院僧道,五行八作,泛舟騎馬,雲集而來。

向導:青縣自古以建築業聞名遐邇,過去常將盤古廟與北京故宮並論,而盤古廟卻早於故宮130多年,且故宮建築大師中就有青縣李營村李氏先人,至今青縣駐京故宮維修隊,仍以李營人為主,天津“食品街”、“古文化街”的精湛建築藝術,也出自青縣人之手,從巧奪天工的當今建築中,可以想象元代盤古廟之雄偉。

交通:乘京滬鐵路火車青縣站下,轉乘去盤古的班車。乘自備車沿104國道經清州鎮南行,出京滬高速公路青縣口,經清州鎮南行,有柏油路直通盤古鄉。

大孝子墓觀音寺

觀音寺在河北省滄州市青縣大孝子墓村,位於青縣城西南20公裏。東臨渤海,西眺省會,南控齊魯,北鎖幽燕,地理位置

優越。東傍京滬高速公路壹公裏,南 匯滄保高速公路二公裏,交通發達。從大孝子墓觀音寺發往青縣城的班車,每30分鐘壹趟;發往滄州市的班車,每5分鐘壹趟;每天早晨有直達天津、北京、保 定、石家莊的班車,出行方便;京滬鐵路、京九鐵路左右蜿蜒,實為旅遊理想之地。

“孝”為中華民族文明千古之傳統美德,大孝子墓村以壹曲孝子壯歌驚天地、泣鬼神,亙延數百載,聲振華北,名揚四海。座落於大孝子墓村的觀音古剎更是聲震遠播,孝子墓與觀音寺壹體同輝,歷為文人墨客觀瞻憑吊,詩文會友之處。前人有詩曰:

《旌於孝子墓》

留插松楸荒壟邊,煢煢苫塊歷三年。

盡傷荼蓼心中苦,縹緲君灬(xun,音熏)蒿鼎內煙。

伏臘兔狐同野穴,晨昏鳥雀***林巔。

嗟予空抱終生恨,羨爾高風意惘然。

《遊觀音古剎》

東瀕大海西臨澗,南控齊魯鎖幽燕。

滄青自古稱要津,拱衛京畿事悠關。

民性淳樸仰書香,忠泣神鬼孝驚天。

古剎歷代高僧棲,名播天下譽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