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哪裏有好吃 的 好玩 的
旅遊觀光 2008年,由亞太旅遊聯合會、中國生態學會旅遊專業委員會和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旅遊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08中國文化生態旅遊高峰論壇,宜賓市被評選為 “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城市”。 蜀南竹海 世界級風景名勝區2處; 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4處、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處、省級風景名勝區5 處,省級濕地公園2處。 四川四大旅遊優先發展區之壹、四川四條旅遊精品線路之壹; 主要旅遊景點: 自然景觀—— 蜀南竹海、石海洞鄉、博望山、西部大峽谷、忘憂谷、筠連巖溶、筠連古樓山、八仙山、七仙湖。 人文景觀—— 李莊古鎮、龍華古鎮、流杯池、五糧液工業園區、夕佳山民居、趙壹曼紀念館、真武山古建築群、僰人懸棺、丞相祠堂、華藏寺、大觀樓、哪咤行宮、宜賓天池。 精品旅遊品牌: 萬裏長江第壹城 三江名城遊 市中區有宜賓標誌性建築之壹的 大觀樓 。 市區濱江路三江交匯處建有“ 中國-長江零公裏地標廣場 ”,廣場周圍保存著宜賓 古街區,古城墻,古城門,古牌坊 是外地遊客到宜賓的必經之地。 市區群山擁抱,金沙江、岷江穿城而過,在合江門與長江匯合。宜賓舊城依山傍水,背靠 全國第二大城市森林公園——翠屏公園 ,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是難得的風水寶地,佛教勝地文化古跡千佛寺,哪咤祖廟 哪咤行宮 坐落於公園翠屏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真武山古建築群 分布在公園內真武山上。 十裏酒城遊 坐落在市區江北區域的 五糧液十裏酒城 ,是 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 ,景區內有酒聖山、鵬程廣場、奮進塔、安樂泉、世紀廣場、東大門廣場、酒史博物館、財富賓館等景點。五糧液在“國際建築師協會第二十屆大會上以獨家企業的身份榮獲《當代中國建築藝術展》創作成就獎。酒城周圍還分布著宜賓千年歷史遺跡,平地建造迄今900多年風雨不倒的 舊州塔 ,代表宜賓宋代釀酒文化的,由著名詩人黃庭堅蟄居宜賓時建造的 曲水流觴(流杯池), 代表諸葛亮南征文化的 丞相祠 。 古鎮李莊遊 李莊鎮距離宜賓市中區19公裏,中國抗戰時期大後方4大文化中心之壹,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鎮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1939年,國立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央營造學社、中國大地測量所、金陵大學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學府、研究機構等陸續從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輾轉內遷李莊鎮,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才先後遷回原處。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如李濟、傅斯年、陶孟如、吳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梁思永、勞幹等雲集李莊達五、六年,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這部扛鼎之作就誕生在李莊鎮內有體現明清建築特點的廟宇、殿堂、古戲樓、古街道、古民居:有很高古文化欣賞價值的慧光寺、玉佛寺、東嶽廟等“九宮十八廟”;有被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稱為“梁柱結構之優、頗足傲於當世之作”的旋螺殿,與“奎星閣”、“白鶴窗”、“九龍石碑”***稱古鎮四絕。 蜀南竹海天下翠 蜀南竹海風景名勝區——中國最美十大森林 地理環境 宜賓位於四川盆地南部,是川、滇、黔三省交匯地。東靠萬裏長江,西接大小涼山,南近滇、黔,北連川中腹地,素為川南形勝。自古以來,宜賓就是川南、滇東北和黔西北壹帶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要沖。 宜賓全區地跨東經103°36′—105°20′,北緯27°50′—29°16′之間。東西最大橫距153.2千米,南北最大縱距150.4千米。市境東臨四川瀘州市,南接雲南昭通市,西界樂山市和涼山彜族自治州,北靠自貢市。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宜賓形成了具有本地區古老民族文化特色的僰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及獨特的川南民俗風情等,產生了誘人的魅力和影響。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當地特產 芽菜 四川四大名菜之壹,亦名“敘府芽菜”,是與“涪陵榨菜”、“南充冬菜”、“內江大頭菜”齊名的四川四大腌菜之壹,始創於清道光中(約1838年前後),以鮮青菜剖絲,晾至余葉漸枯,再配以作料腌制而成。主要特點是香、脆、甜、嫩、味美可口。常用以作油酥鴨、燒白(扣肉)、燃面等食品佐料,亦可作 成其他葷素菜肴,且為熬湯之不可缺少的配料。解放前,“楊洪興醬園”生產的“五香芽菜”曾遠銷昆明、港澳及東南亞。宜賓芽菜1982年評為四川省優質產品,1985年評為全國優質產品。近年,經過精加工的“碎米芽菜”,以其質量上乘、方便隆重而深受群眾喜愛。宜賓燃面聞名四川,讓人流口水。 宜賓紅茶 宜賓紅茶為我國著名的三大功夫茶之壹,與“祈紅”,“滇紅”齊名。宜賓紅茶主要有兩種,壹為四川功夫紅茶,其特點是生產季節早、采摘細嫩、做工細致。尤以早白尖壹級功夫紅茶品質最佳,素以“條索緊細、色澤烏潤、香氣鮮爽、滋味醇厚、湯色紅艷、葉底紅勻”馳名國際,50年代即在英國倫敦等國際市場上獲得好評,1985年獲世界食品金質獎。“節日之夜”(三級)、“宮殿牌”(四級)在國外信譽良好,現暢銷歐、美、澳、非各大洲,持久不衰。壹為紅碎茶,乃鮮嫩茶葉經揉緊切碎而成為勻整的顆粒狀,其特點是“顆粒緊結勻齊、色澤鮮、香氣濃、湯色紅艷、滋味特醇”。1986年,在第25屆世界食品評選會上獲銀質獎,暢銷英、美、法、澳、新加坡、巴基斯坦、日本、蘇丹、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在宜賓地區現有100余種出口商品中,宜賓紅茶是最大宗、最穩定、創匯最多的傳統產品,1952年至1985年累計出口57-92萬擔。同時,其產量和出口創匯均居四川同類產品首位。 名酒 五糧液,中國名酒,多次榮獲國內與國際金獎,產量與銷售額居中國酒業之冠。 敘府酒,敘府大曲(國家銀獎)、尖裝曲酒、麟泉特曲、瀘香大曲為宜賓五大名酒。 高洲酒業、紅樓夢酒、光明酒業等酒類在省內外也有較高知名度。 石磨芝麻油 石磨芝麻油: 是宜賓著名傳統特產,歷史悠久,早在本世紀初就揚名全國,其采用優質芝麻,經篩選淘凈,在鍋內文火炒酥,用石磨磨成醬坯,按壹定比例加開水攪拌而成,色澤橙黃紅亮,粘質純凈,香飄四溢,滿座生香,被人們譽為“滴口香”。 竹工藝品 宜賓市竹簧、竹雕、竹編等生產始於元、明,取材精良,工藝細膩,式樣新穎,描繪傳神,具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因此揚名中外,曾多次進入宮庭。 1919 年巴拿馬世博會上,江安竹簧工藝品有 5 件榮獲金獎。今竹工藝品有 6大類300多個品種。包括工藝竹家具,工藝日用品,民族工藝品,旅遊紀念品、兒童玩具等。遠銷國內外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 主要產地是長寧、江安。長寧竹工藝品、竹日用品、竹根雕,江安竹簧、竹雕、竹編,尤其以獅頭工藝竹筷聞名。其次,興文、筠連、宜賓也有竹編、竹工藝品生產。 水果 宜賓是中國夏橙主要產地。江安伏令夏橙皮薄汁多,酸甜適度,暢銷世界許多地區。所產紅桔味甜性溫,還有血橙、臍橙、錦橙等優良品種。桐梓鎮的藤梨,趕場山李子都是壹大絕。 屏山椪柑 宜賓屏山縣所在金沙江沿岸獨特的氣候特征,這裏獨具特色的豐富熱資源和亞非帶氣候屬性,釀成了屏山椪柑的優良品質,椪柑果面橙黃、光滑、皮薄、籽少、質脆、甚甜、清香、汁多。成為川內椪柑、龍眼等水果生產的最佳區,特別是椪柑被省上專家譽為“屏山椪柑甲天府”。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 特色小吃 宜賓燃面 宜賓人最喜愛吃面,常見的有,(燉雞面,涵鮮面,肥腸面,牛肉面,驚醬面,口蘑面,三鮮面,辣雞面,鱔魚面,龍鳳面。)其中燃面是宜賓最具特色的小吃,原名敘府燃面,早在清光緒年間,便開始有人經營。這種小吃選用本地優質水葉子(水堿面)為主料,以宜賓黃芽菜、金平豆油,思坡醋,小磨麻油、芝麻、花生、核桃、辣椒、花椒、味精以及香蔥等輔料,將面煮熟,撈起甩幹,去除堿味,再按傳統工藝加油佐料即成。宜賓燃面特點是:松散紅亮、香味撲鼻、辣麻相間。因其油重無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不僅本地人喜愛,就是中外遊人也贊不絕口。 竹海名菜 以竹筍、竹蓀蛋、竹蓀菜、竹菌、竹海臘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蓀酒、竹泡菜等“竹”菜匯成的“全竹宴”。可謂滿桌皆是竹,無竹不成席,令人大開眼界、垂涎欲滴。 “全竹宴”***計有十多個大類100多個菜品,每壹道菜都與“竹”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從竹的根菌,到竹筍、竹竿,再到竹的枝葉每壹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 “全竹宴”的各個大類又有許許多多的烹飪方法,根據廚師的技藝和消費者需求,可燒、燉、炒、烤、蒸、煲、燴、涼拌等等。 李莊白肉 李莊白肉選料精、火候準、佐料香,特別是刀工片制,堪稱壹絕。成菜白肉把瘦均勻,晶瑩剔透,每片長20厘米,寬10厘米,厚1至2毫米,肥而不膩,爽口化渣,無窮回味。 民間流傳李莊白肉因周武王起兵伐紂,起義各路人馬將身首斷開的妖狐蘇妲己割片蘸上蒜泥分而食之演變而來。因其肉片薄而長,且用壹支筷子裹而食之,名“裹腳肉”。抗日戰爭期間,在內遷翠屏區李莊的文化人陶孟建議下,“留芬”飯館老板欣然接受建議,將“裹腳肉”改名為“李莊刀工蒜泥白肉”。 今天,隨著李莊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李莊的當家名菜“李莊白肉”,已成為李莊小吃壹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聞名遐邇。何衛東,李莊人氏,人稱“何三白肉”,13年前刻苦鉆研白肉刀工技術,調料工藝,煮肉火候,在眾多白肉師傅中取得了“李莊白肉第壹刀”的稱號。因慕名而來品嘗白肉的遊客很多,“第壹刀”壹年要片1000多斤白肉,每年過年正值旅遊旺季每天有50至100斤的銷售量。據“第壹刀”介紹,他於近年來收了4個徒弟,他希望能收更多的徒弟,把“李莊刀工蒜泥白肉”的美味以及這種傳統工藝帶到越來越多的地方 泥溪芝麻糕 泥溪芝麻糕由清朝異人傳授,其味香甜可口。。 柏溪潮糕 清朝同治年間,宜賓縣柏溪鎮“集義”糖果鋪的謝德芳根據自己平時研究食品的經驗,與當地中醫食品名士***同研制而成了柏溪潮糕。謝德芳不知道會兩百年後的今天,柏溪潮糕在宜賓已是家喻戶曉、成了饋贈親友的佳品。潮糕是用綠豆澱粉制作的糧果食品,其形方正,上面有獨特的紋飾,洗沙的紫紅再配以綠豆的瑩綠,兩色自然相映,令人悅目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