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涼面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壹到夏至就可以開始大吃生菜、涼面了,吃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幫助降火開胃,促進食欲,但是又不至於會因為過於寒涼而損害身體健康。因此每逢夏至將近的時候,涼面等食物就開始大賣了。
02
狗肉
狗肉在民間來說壹直都是滋補的佳品,而嶺南地區更有夏至吃狗肉的習慣,?吃了夏至狗,西風繞場走?,也就是說夏至這壹天吃了狗肉的話,身體就會強壯到足以抵抗西風惡雨的入侵了,身體更加的健康。
03
麥粥
江蘇無錫的人在夏至這壹天,早餐會吃麥粥。麥粥不僅是清香宜人、健脾養胃、老少鹹宜的美味,能有效緩解人們?苦夏?時的食欲不振,同時還可祛濕利尿,是夏至節不可多得的美味。
04
荔枝
廣州粵語地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都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兩者合吃不熱。大量食用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癥,也就是?荔枝病?,因此壹定要適量。在吃荔枝前後喝壹點鹽水或者綠豆水、冬瓜水、生地湯等有解暑的功效。
05
豌豆糕
夏至這壹天,在老南京的風俗中大人要叫小孩騎坐於門檻上吃豌豆糕防百病。這項風俗的由來是因為夏令天氣火熱,人們多不思飲食,才讓小孩先吃豌豆糕開胃。此外,老南京在夏至這壹天還要吃碗涼面稱稱體重。
06
圓糊醮
以前的時代裏人不分貧富都在夏至日的時候祭其祖,俗稱?做夏至?,祭祀祖宗除了要壹些常規的貢品之外,還會特別加上壹盤的薄絲餅。夏收完畢,新麥上市,所以有日吃面嘗新的習俗,也有人用麥粉調糊糊,攤成薄餅烤熟食用。
07
粽子
西北地區會在夏至當天吃粽子,並且會取菊用灰來防止小麥受蟲害。夏至到來,陽氣壹天天萎縮,陰氣壹天天生長,這個時候要送走舊的陽氣,粽子裏的糯米、紅棗,從中醫角度來看是象征陽的東西,人們把它們包起來吃下去,就是和陽的季節告別的意思。?吃粽子,最早是壹種儀式性的吃。?
08
餛飩
江蘇無錫的人在夏至這壹天,早餐會吃麥粥,然後午餐吃餛燉,有?混沌和合?的意思。民間還有吃了餛燉之後為孩子量體重,希望孩子體重增加,身體健康的習俗。餛飩,古人稱其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而?餛飩?又與?渾沌?諧音。盤古開天,渾沌初分,吃 了餛飩可得聰明。筆者幼時聽祖母說:?夏至吃餛飩,熱天不疰夏。?夏至吃餛飩則又包含壹種祈求平安度夏的良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