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的是,視頻女主還是男女朋友的女朋友。更讓人笑的是,那對男女朋友還在他們那桌喝酒。
另壹個版本是網上的,壹男壹女在酒吧的電梯裏做壹些驚天動地的行為,其他人看不下去就發布到網上。
有網友實在看不下去了,願意出資贊助男方開房。
如果是真的,有點侮辱閨蜜這個詞。是否屬實有待進壹步消息。
網傳的聊天記錄中有幾段視頻,其中保安破門的視頻很早就在網上流出(我記得當時引起了保安梗),其他的真實性不詳(很可能是假瓜)。
此事引起網友討論:
“那個男生真的喜歡他女朋友的閨蜜嗎?這種事情為什麽不去酒店?”
“女孩子太過分了,壹點自尊自愛都沒有..沒腦子~”
“看了聊天和視頻,真的刷新了我的三觀。”
“太尷尬了,我在地鐵上打開視頻,大家都看著我。我迫不及待地找了壹個黑色塑料袋蒙住頭。”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五年前的優衣庫事件。
沒有人自覺保護當事人的隱私,
沒有人考慮這種行為是否擾亂公共秩序,
沒有人阻止該視頻在公共社交平臺上傳播。
沒有人批評各種企業投機的行為。
大家都在關註什麽?
滿足了自己的私欲和好奇心;
大喊興奮,只恨自己不是英雄;
評論女顧客的身材和外貌;
到處求關註,求粉發視頻;
制造各種流行段子;
……
這件事再次證明了大眾的無知和商人的無底線。
視頻裏是誰有關系嗎?是人還是狗有關系嗎?
沒關系。
重要的是,事件本身必須是群眾喜聞樂見的,符合大眾口味的,才能“火”。
大眾在枯燥的生活中需要壹些東西作為消遣,商業機構也願意借勢牟利。
網上流傳這麽多色情自拍視頻,為什麽會火?
再漂亮的女孩,再性感的女孩,妳都要在玉米地裏戰鬥。我怎麽寫我的文案?怎麽傳播!
這段視頻半夜開始流傳,短短幾個小時就成了全國性事件。沒有商業機構的默許和暗中推動是不可能的。
說白了,這是壹個借題發揮的營銷事件。商業機構迎合民眾的低級趣味,借機炒作。
這件事給我們帶來了什麽?什麽都沒有。
下壹次會怎樣?
其實縱觀過往事件,無非是成為話題事件,被民眾消費取樂。等風頭過了,大家都累了,就慢慢被人淡忘了,直到新的事件出現。
當然,人類幾千年來都是這樣,沒什麽好大驚小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