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鱈魚泥
食用人群:6個月以上的寶寶
材料: 鱈魚30-50g,洋蔥15g,胡蘿蔔25g。
做法:
1.將鱈魚洗凈去皮去骨,洋蔥洗凈切小塊,胡蘿蔔去皮洗凈切小塊。
2.所有材料放入輔食機或蒸鍋中蒸熟(輔食機10分鐘,蒸鍋15分鐘)。
3.取出蒸好的鱈魚及配料用研磨碗或輔食機處理成泥糊狀即可。
番茄鱈魚面
食用人群:6個月以上的寶寶
材料:番茄,鱈魚,面條。
做法:
1.先蒸上鱈魚,然後用小勺壓碎。
2.再把面條掰碎煮上,接著打壹份番茄糊。
3.面條煮開後轉小火時,放入番茄糊壹起煮,到面條軟爛就行了,再混合鱈魚碎就可以吃了。
胡蘿蔔土豆鱈魚泥
食用人群:8個月以上的寶寶
材料:鱈魚塊,土豆,胡蘿蔔。
做法:
1.把鱈魚、胡蘿蔔和土豆放在鍋上蒸熟。
2.將鱈魚放在篩子上研成泥,將土豆研成泥,將胡蘿蔔研成泥。
3.將所有研磨好的泥放在壹起攪拌均勻,壹款適合寶寶吃的胡蘿蔔土豆鱈魚泥就做好了。
土豆鱈魚餅
食用人群:8個月以上的寶寶
材料: 土豆半個,鱈魚壹小塊,胡蘿蔔壹小截,洋蔥適量。
做法:
1.材料切丁,土豆蒸熟,胡蘿蔔和洋蔥加少許油煸炒。
2.鱈魚加少許姜片蒸熟後剔除魚骨捏碎。
3.將所有材料攪勻,整形狀後入鍋小煎壹下即可食用。
鱈魚菠菜丸
食用人群:12個月以上的寶寶
材料: 鱈魚2片,菠菜2束,面粉適量。
做法:
1.鱈魚2塊,剝皮去骨,剁爛,再排查壹遍骨頭,鱈魚骨比較大,小的骨頭也是透明片狀的,所以手摸去骨很方便,寶寶吃的還要謹慎些哦。
2.加點檸檬汁去腥,加入菠菜泥和適量面粉,小勺挖魚泥壹個個往沸水裏丟,丸子煮透漂起便可出鍋。
3.其余的平鋪冷卻然後冰凍起來,成冰球後四個壹袋分裝好。
蓮子鱈魚粥
食用人群:12個月以上的寶寶
材料:米半杯,水5杯,洋蔥1/3顆,生蓮子50g,鱈魚50g,豬絞肉50g,花椰菜50g,鹽1小匙,冷壓橄欖油1/2大匙,米酒2小匙。
做法:
1.半杯米洗凈、加入5杯水,洋蔥切細丁,電鍋外放2杯水,煮熟。
2.生蓮子煮熟,用不銹鋼網及湯匙將蓮子壓碎過篩,變蓮子泥。
3.將蓮子泥、1小匙鹽、1/2大匙冷壓橄欖油加入粥中攪拌均勻,這樣做為口味變化的基底粥就完成了。
4.鱈魚洗凈,抹薄鹽、加米酒;豬絞肉再切過壹次,壹起放入電鍋放半杯水蒸熟(蒸熟後要立即拿起來,勿悶)
5.鱈魚剝下魚肉(要確認沒有魚刺),壓碎,拌入粥中,就是蓮子鱈魚粥了。
清蒸銀鱈魚
食用人群:12個月以上的寶寶
材料:蒸魚豉油、姜和蔥、料酒看個人喜好。
做法:
1.姜切片,蔥切絲,姜鋪在盤子上,將銀鱈魚放在姜片上,在上邊撒壹點蔥。
2.蒸鍋放入足夠的水,大火加熱,直至水開,冒出蒸氣,將裝好魚的盤子放入,蓋上鍋蓋,計時7-8分鐘。
3.時間到後關火,悶上5-10分鐘(很關鍵呦)。
4.開蓋,取出盤子,倒掉多余的水分,倒入蒸魚豉油。
鱈魚適合做寶寶輔食嗎
寶寶輔食鱈魚的推薦做法
香甜鱈魚泥
食用人群:6個月以上的寶寶
材料: 鱈魚30-50g,洋蔥15g,胡蘿蔔25g。
做法:
1.將鱈魚洗凈去皮去骨,洋蔥洗凈切小塊,胡蘿蔔去皮洗凈切小塊。
2.所有材料放入輔食機或蒸鍋中蒸熟(輔食機10分鐘,蒸鍋15分鐘)。
3.取出蒸好的鱈魚及配料用研磨碗或輔食機處理成泥糊狀即可。
番茄鱈魚面
食用人群:6個月以上的寶寶
材料:番茄,鱈魚,面條。
做法:
1.先蒸上鱈魚,然後用小勺壓碎。
2.再把面條掰碎煮上,接著打壹份番茄糊。
3.面條煮開後轉小火時,放入番茄糊壹起煮,到面條軟爛就行了,再混合鱈魚碎就可以吃了。
胡蘿蔔土豆鱈魚泥
食用人群:8個月以上的寶寶
材料:鱈魚塊,土豆,胡蘿蔔。
做法:
1.把鱈魚、胡蘿蔔和土豆放在鍋上蒸熟。
2.將鱈魚放在篩子上研成泥,將土豆研成泥,將胡蘿蔔研成泥。
3.將所有研磨好的泥放在壹起攪拌均勻,壹款適合寶寶吃的胡蘿蔔土豆鱈魚泥就做好了。
鱈魚做輔食和什麽壹起
制作方法:
1、番茄鱈魚粥:適合8個月左右,剛開始添加魚類的寶寶。借助少許西紅柿的味道,來掩蓋住魚的腥味,酸酸甜甜地很下飯,保證寶寶會壹口氣吃光它。所需食材:番茄,鱈魚,大米。先用電飯鍋熬上壹鍋大米粥。西紅柿用開水把皮燙掉。鍋裏倒入底油,把西紅柿煸炒成泥狀。鍋裏燒開水,把鱈魚煮熟,大概需要1-2分鐘。煮熟的鱈魚很容易去掉皮,去皮去骨去刺後,用筷子夾成小塊兒。把炒好的番茄泥,鱈魚塊兒,熬好的米粥壹起放到砂鍋裏,再熬10分鐘左右,攪拌均勻就可以出鍋啦。
2、鱈魚丸冬瓜湯:適合8個月以上的寶寶,所需食材:鱈魚,雞蛋液或蛋黃,面粉,冬瓜。取鱈魚肉,雞蛋,少許面粉放入攪拌機攪拌。雞蛋液不要放得太多,能幫助攪拌機把魚肉攪拌成泥狀即可。攪拌好的魚泥會有些稀,需要再添加壹些面粉來讓魚泥變得粘稠些。取壹勺魚泥放在手心,把魚泥從虎口處擠出來,用勺子壹挖即做成壹個魚丸。鱈魚泥會有些粘手,可以先讓手上沾滿水再操作。同時,鍋裏燒開壹鍋水,把冬瓜片煮熟後,下入做好的魚丸,煮熟就可以嘍。
3、時蔬鱈魚拌飯,所需食材:鱈魚,木耳,胡蘿蔔,菜心,大米。先燜壹鍋軟米飯,分享個小招:電飯鍋加入壹小碗大米,四倍水,按下“煮粥”鍵,燜40-60分鐘後,粥的水分收幹,就會做出壹碗軟米飯。木耳,洋蔥切碎,胡蘿蔔擦成絲。菜心煮熟後切碎,鱈魚煮熟後去皮去刺,用筷子夾碎。鍋中倒入底油,下洋蔥翻炒至洋蔥變軟後,放入胡蘿蔔和木耳。 需要稍稍添水把菜燉熟,湯汁快收幹時,放入菜心和燜好的軟米飯。最後翻炒均勻即可出鍋啦。
4、鱈魚螺絲面,鱈魚來配面吃也非常不錯喲,沒有螺絲面就用其他面條來替代吧。適合10個月以上的寶寶。所需食材:鱈魚,螺絲面,土豆,茄子,小白菜。土豆,茄子切成小段;小白菜熟煮後切碎;鱈魚煮熟後用筷子夾成小塊兒。鍋中倒入底油,下蔥花爆出香味後放入土豆,茄子。加水沒過蔬菜(可以用剛剛煮鱈魚的水喲),稍燉10分鐘左右。 土豆和螺絲面都需要壹點時間來煮熟。待湯汁快收幹後,倒入鱈魚和小白菜碎。再燜壹小會兒就可以開吃啦。
請問鱈魚怎麽做?
下午好!寶媽!好巧!妳家寶貝和我家的差不多大。
壹:調味料油、鹽、醬、醋,酸、甜、苦、辣、鹹,其實無論什麽調料,只要妳會用,都可以讓小寶寶對食物更加充滿信心,妳用得越是有技巧,妳家小寶寶的味蕾靈敏度就越高,從小培養美食家,其實跟調料的運用關系也蠻大的呢! 油 只用植物油 到了1歲以後可以給寶寶添加少量油調味。比如,給寶寶做湯時少放點芝麻油或香油。
到了1歲半左右,寶寶開始嘗試著吃種類更多的正餐時,可以用營養高的花生油或核桃油為寶寶炒菜。 2歲以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即腦細胞增殖、髓鞘形成以及腦功能酶系統發育階段。
大腦皮質發育也在此時期形成,大腦皮質中溝回越多,記憶量也越大。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均衡全面的營養,適量食用特種優質核桃油是壹種聰明的選擇,其中的亞油酸、亞麻酸、磷脂等構成神經細胞和腦功能代謝的重要物質,對增強寶寶大腦記憶力大有好處。
要秉持避免使用動物性油脂,以植物油為寶寶制作輔食的原則,因為植物油脂肪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可以防止寶寶血管疾病,對寶寶心血管健康都更為有益。 鹽 少用慎用鹽 食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
4~12個月的寶寶,開始添加斷乳食品的時候,即可使用食鹽了。食鹽能夠維持寶寶體內恒定的滲透壓和體液的酸堿平衡,對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有著重要作用,同時還能達到調味目的。
為寶寶挑選食鹽應特別註意選擇含碘鹽。食物是寶寶體內碘的主要來源,寶寶如果長期以含碘低的糧食和肉類為食品,就會出現碘營養不足,表現出病——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地方性克汀病。
所以為寶寶選擇含碘食鹽非常重要。 但同時應該註意,這個階段的寶寶,宜吃口味清淡的食物,吃食鹽的量壹定要少。
6個月後,每天給寶寶餵壹兩次加鹽的輔食就可以了。而3歲以下的寶寶每日食鹽用量不超過2克就夠了。
膳食鈉的來源除食鹽外還包括醬油、鹹菜、味精等高鈉食品,及含鈉的加工食品等。應從幼年就養成吃少鹽膳食的習慣。
尤其需要註意的是:在多數家庭裏,寶寶的食物往往是根據父母的口味烹制的,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很多父母喜歡先嘗壹嘗,感覺壹下鹹淡。但這樣做往往是以父母的口味來判斷鹹淡,很可能出現孩子的食物過鹹的情況。
如果父母不有意加以控制的話,寶寶以後的食鹽攝入量在多數情況下還會逐漸增加,這樣對寶寶的健康可能產生潛在的危害。鹽吃得越多,患高血壓的風險性就越大。
此外,大量的食鹽對嬰幼兒尚未成熟的腎臟來說也是壹種負擔。 還有的家長認為菜做鹹了,多吃點主食、多喝點水,或者把做鹹了的菜放進水裏涮涮再給寶寶吃就沒事了,其實都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醬酒 醬油分為烹調醬油和餐桌醬油。烹調醬油不能給寶寶直接食用,只能在烹調時使用,餐桌醬油則可直接食用,還可以用於烹調。
因為同樣增加菜品的鹹度,所以1歲以上的寶寶在菜品中放了鹽也可以省去醬油,而在做燒肉等需要入味調色的菜品時,則可以用適量醬油。 醋 上選陳醋 食醋包括釀造食醋和配制食醋。
釀造食醋是以糧食或者水果、薯類等澱粉原料經過微生物發酵而制作的食醋,如米醋、熏醋、陳醋等,配制食醋是以發酵法工藝制成的食用乙酸經兌制而成的。壹般來說,給寶寶還是宜選用釀造食醋,如陳醋。
1歲以後,寶寶可以逐漸少量地吃醋,特別是夏季,出汗較多,胃酸也相應減少,而且汗液中還會丟失相當的鋅,使寶寶食欲減退。如果在烹調時加些醋,可增加寶寶胃酸的濃度,能起生津開胃、幫助食物消化之功用。
適量讓寶寶吃些醋還可以幫助寶寶提高胃腸道的殺菌作用,米醋中含有醋酸,是許多細菌的克星。在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吃些漬醋蒜的汁,不僅可幫助寶寶開胃健脾,而且還起到較強的抗菌、殺菌作用。
醋也是寶寶烹調中不可缺少的營養“添加劑”。醋可使家禽及水產等動物體內的鈣溶解,只有溶解鈣,才能在小腸中吸收。
如在魚湯、骨頭湯中滴幾滴醋,不僅可以使魚骨軟化,還可使鈣溶解在湯中。如在烹調含動物蛋白食物中加幾滴醋,可提高吸收率達70%。
醋還具有保護維生素C的作用。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C的豐富來源,但維生素C在烹調中極易被損壞,如在烹調時加入幾滴醋,就會使蔬菜中的維生素C減少損失,而且有利於食物中的鐵的吸收,可配合治療小兒貧血。
糖 白糖和紅糖交替用 糖有粗制糖和精制糖之分,前者為紅糖,後者為白糖。4個月後的寶寶可以逐漸嘗試喝壹點白糖水。
但越淡越好,量不宜多。白糖具有潤肺、生津的功能,對病中有發熱;出汗多、手足心潮熱、咽幹、幹渴等癥狀的寶寶來說,食用後都可達到補充熱量、改善血循環的功效。
1歲以後,寶寶可以逐漸少量地吃紅糖。紅糖雖雜質較多,但營養成分保留較好,除含蔗糖外,還含有少量的鐵、鈣、胡蘿蔔素等物質。
它釋放能量快,營養吸收利用率高,中醫認為它有健脾暖胃、活血散寒的效用,且不易誘發齲齒等牙科疾病。壹般來說,可交替給寶寶用白糖和紅糖。
但是,需要註意的是給寶寶喝豆漿時最好不加紅糖,因為紅糖裏的有機酸和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後,可產生變性沈澱物,大大破壞豆漿的營養成分。 不加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