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安隸屬於唐山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是半山地區的縣級市。6月撤縣設市1996。位於燕山南麓,灤河之濱。東經118度26分至118度55分,北緯39度51分至40度15分。東西跨度39公裏,南北縱向距離45公裏。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1.5度。年降水量為711.9毫米..全年日照2292.5小時,無霜期198天。總面積1.208平方公裏,總人口70萬人,轄19個鄉鎮、1個城市街道辦事處、534個村、10個居委會。
遷安地處環渤海和京津壹級經濟開發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京沈高速遷安出口距市中心僅12公裏,西距北京、天津195公裏,東距秦皇島75公裏,北距承德272公裏,南距唐山港京唐港區90公裏,距唐山市中心90公裏。境內現有京秦、大秦、通沱、英水鐵路四條鐵路。公路:國道2條,京沈高速、國道102;省道3條,三福路、平青公路、長城旅遊路。
行政區劃
遷安市下轄12個鎮、7個鄉和1個街道辦事處:即遷安鎮、夏官營鎮、楊各莊鎮、箭廠營鎮、趙店子鎮、葉集坨鎮、大崔莊鎮、楊店子鎮、菜園鎮、馬蘭莊鎮、沙河驛鎮、木廠口鎮、寇莊鄉、彭店子鄉、上社莊妍鄉等。
自然環境
礦產資源豐富,產品種類齊全。目前已探明的礦藏有20多種,其中金屬礦藏以鐵為主,儲量27.2億噸,礦石品位約30%。鐵精礦年產量為14,居全國縣級地方鐵礦之首,素有“鐵錢安”之稱。非金屬礦床主要有石灰巖、白雲巖和花崗巖。石灰石儲量達到5億多噸,主要用作水泥、石灰等產品的原料,年開采能力超過200萬噸;白雲石和花崗巖大理石儲量達2.5億噸,已發現動植物資源400多種。其中,“JD。“COM栗子”產自這裏,聞名中外;花生、紅薯年產量居全省第二位,是全省紅薯發展重點縣;書法、繪畫、宣紙聞名全國,有“南移北通”的美譽;地毯行業已形成萬人大軍,在國內同行業中排名第二,產品暢銷全球。
主要景點
它歷史悠久,旅遊前景廣闊。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42,000-50,000年),灤河沿岸和遷安趙村就有人類居住。古時候(堯時,全國分為“十州”,冀州分為冀州和幽州兩個州,遷安是現在的幽州),是商代著名的孤竹國,春秋時期的分支國,秦朝的分支郡,西漢的分支郡,遼代的安西縣(遼國在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安置了從安西縣俘虜的人)。歷史上,伯夷叔齊讓國、老馬識途等著名典故就發生在遷安,是河北省26個重點發展旅遊業的縣(市)之壹。境內有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20余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長城)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長城、趙村舊石器遺址、安新莊新石器遺址、箭廠營鳳山廟商周遺址)。有四個旅遊景點,白羊峪和龍山被列為省級旅遊區,新開發的紅峪山莊長城溶洞景區正在建設中,這裏發現了北方最大的溶洞群,有鐘乳石、石筍和地下河等多種景觀。擁有河北省第壹家縣級綜合性博物館(已建成)(1992),館藏文物5000件,其中古菱形象骨化石(高3.85米,長7.5米,距今約12000年)在目前國內同類象骨化石中首屈壹指。萬裏長城中唯壹的壹條1.5公裏長的大理石長城是長城的壹大美景。此外,北京自動化研究所退休工程師任中元先生通過多年的研究和破譯《山海經》,提出了軒轅黃帝的都城在遷安(即安辛莊遺址)和大禹在遷安擂鼓臺鬼口的重要觀點。《遷安——黃帝古都》專著已經出版,民盟中央原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費孝通為該書題詞“黃帝奇觀萬世流芳。”
優等產品
工業門類齊全,支柱產業鮮明。形成了冶金鑄造、水泥建材、地毯服裝、紙包裝、醫藥食品、電線電纜、化工等七大支柱產業。2008年,七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7%。7%。規上工業產值超千萬元企業200余家,規上工業產值超億元企業27家;利潤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有44家;納稅超百萬元企業654.38+006家,納稅超千萬元企業28家,納稅超億元企業5家。全市生產鐵精礦654.38+00萬噸、鐵400萬噸、鋼300萬噸、水泥300萬噸、地毯654.38+02萬平方米、機制紙及紙板22.2萬噸,被稱為“冀東”。2008年預計經濟總量500億元,財政收入80億元。
經濟狀況
綜合實力雄厚,縣域經濟發達。
自1990以來,遷安的綜合經濟實力壹直位居河北省前十。從2003年到2007年,所有財政收入連續超過1億元、20億元、30億元、40億元和55億元。2008年,全市綜合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5億元,同比增長23.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億元,同比增長27.2%。財政總收入7654.38+02億元,同比增長29.4%,地方壹般預算收入20.10億元。資源型城市轉型取得新突破,鋼鐵行業實現戰略性重組,27家民營企業正式成立長城鋼鐵集團;淘汰落後和節能減排工作取得可喜成效,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5.6%;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深入整治,39個礦業權整合為15個礦業權人;新興產業發展水平進壹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為資源型城市轉型搭建了新平臺。區域經濟發展活力得到提升。中等特色城市面貌煥然壹新,2008年入選中國魅力特色城市200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效。各項社會事業實現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132元,增長14.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462元,增長20.8%。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成效。
2009年,鑒於金融危機對經濟的影響,該市將這壹年定為“項目建設攻堅年”和“開放攻堅年”。全市上下緊緊抓住落地、進度、規劃三個關鍵環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項目建設紮實推進。通過強力工作,今年投資750億元的255個項目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呈現出壹、二、三產業齊頭並進,主導產業、新興產業、服務業、農業項目全面開花的新局面。壹季度全市財政總收入27654.38+06億元,比去年壹季度增長33.6%,實現壹季度“開門紅”。
農村經濟
農業基礎紮實,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全市現有耕地67萬畝,其中水澆地54萬畝,噴灌30萬畝。是全國農業噴灌示範縣。2003年農業總產值22.2億元,增長4.3%。圍繞打造首鋼及大中城市農副產品供應基地的目標,大力實施“菜籃子、花卉苗木、綠色食品”四大工程,與省農科院持續深化“農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示範縣”項目,紮實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累計建成菜籃子基地65438+萬畝、綠色食品基地105畝、無公害水果基地5萬畝。2003年,全市糧食總產量654.38+79萬噸,油料總產量3.2萬噸,幹鮮果品654.38+20萬噸。生豬存欄75.5萬頭,肉牛存欄7.5萬頭,肉雞存欄950萬只,奶牛存欄654.38+20萬頭。“金鑫”牌紅薯系列產品、“嚴敏”牌紅富士蘋果、天王桃、“天元”牌種豬、“健雅”牌粉絲等5種農產品進入省級名牌產品行列,實現了無公害農產品上市。以“植樹造林、道路硬化、院街凈化”為突破口,投資726.5438萬元+0.4萬元,啟動首批55個社會主義文明生態村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2004年4月21-22日,河北省創建文明生態村工作會議在唐山召開。省委書記白克明同誌率隊到唐山遷安市唐莊子村、三裏莊村、徐劉口村等地參觀考察文明生態村建設情況,親自總結並高度評價“徐劉口精神”,要求遷安市文明生態村建設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服務行業
第三產業發達,服務體系健全。2003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58.2億元,增長21.5%,初步形成了餐飲服務、交通運輸、金融保險三大支柱產業。全市共有市場40個(其中綜合市場32個、農副產品市場4個、工業生產資料市場2個、農業生產資料市場2個)。全年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38萬人。全市從事非農產業的勞動力已占農村勞動力的36.4%,非農產業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2%。
私營經濟
企業改革全面完成,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全市964家農村集體企業和205家市屬企業全部完成產權制度改革,所有制結構得到有效調整和優化。2008年,全市私營經濟登記戶92923戶,占全社會登記戶總數的99.5%;從業人員24.57萬人,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總數的82.1%;註冊資本為67.9796億元,占全社會註冊資本總額的68.6%;上繳稅金60.077億元,占全部稅金的70%;實現增加值322.07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8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16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6億元,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4.5%。遷安最有實力的民營鋼鐵集團是唐山長城鋼鐵集團。
雙向開放活躍,經濟外向度高。堅持“國門之外是國門之外”的開放理念,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全市共有下放企業24家,出口商品涉及地毯、服裝、鑄件、包裝、藥品等10多個品種。合資夥伴遍布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30多個大中城市。2008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3.2847億美元,出口創匯2.4799億美元,合同內資90多億元,內資85.65438億元。
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發達,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投入不斷增加,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幼兒園教育、特殊教育等各類教育全面發展,均進入全省乃至全國先進行列。高考成績已連續九年位居唐山市各縣(市)第壹。並擁有自己的大學——河北理工大學。大力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市首批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占農村人口的95%。我們加強了市、鄉、村三級醫療體系建設。目前,鄉級以上衛生保健機構47個,醫院床位8287張,衛生專業人員8312人。1993被國家科委授予“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市)”,1997被確定為全省唯壹的“產學研基地縣(市)”,市以上科技成果轉化率達95%。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2008年市區面積達到30平方公裏,預計2020年將達到50平方公裏。2008年,全市公路裏程達到1.073公裏,新建農村油路達到1.38公裏,通油路的村達到506個,占所有行政村的99%,形成了連接市區、城鎮、旅遊區和村莊的四級高速公路網。全社會用電量達42億千瓦時,日供水能力3.3萬噸,日汙水處理能力654.38+0.5萬噸,集中供熱面積達654.38+0.88萬平方米,形成了集中供熱率654.38+0.000%、自來水普及率654.38+0.000%的多能源網絡。全市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數量分別達到54.8萬部和57.9萬部,人口覆蓋率達到100%,形成了覆蓋全市的有線電視網絡和光纖寬帶通信網絡。2002年以來,累計完成各類造林面積70.7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5%,形成了以退耕還林為重點的城鄉生態網絡。是“全國村鎮城鎮化試點城市”,也是河北省唯壹的“全國農村城鎮化試點城市”。連續六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衛生城市”。2006年8月9日,唐山遷安市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並連續三年在省政府外觀比賽中獲得“新貌杯”。2008年2月,唐山遷安市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楊店子、葉集坨、沙河驛、馬蘭莊4個小城鎮被列為省“百鎮工程”試點鎮,建昌營、遷安鎮被確定為“河北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城鎮發展體系日益完善。
發展歷史
從65438年到0980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只有7.6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100元。“七五”期間,通過“三廠”(以鐵礦資源開發為重點的黑廠、以灘塗資源開發為重點的綠廠、以勞動力資源開發為重點的家庭工廠)的創建,全縣經濟實現了超常規的跨越式發展。由1990,全縣綜合經濟實力排名由全省第126位躋身“十強”縣。“八五”期間,通過大力實施“農業穩縣、工業富縣、開發興縣、科教興縣”四大戰略,全市綜合經濟實力邁上了壹個大臺階。從65438位躍升至0995位,縣域綜合經濟實力躍居全省前20位,成為全省首批小康縣(市)之壹。“九五”期間,通過大力實施“外向帶動、科教促進、城市建設起步”三大戰略,全縣經濟繼續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2000年在全省綜合經濟十強縣(市)中排名第七。,自2003年以來壹直是第壹!
發展思路
進入新世紀後,我們抓住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北京舉辦奧運會、大北京建設、首鋼遷安原料基地等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確定了大力實施“工業化、城鎮化、民營化”三大戰略,建設“鋼鐵搬遷大中小城市”,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總體思路。依托首鋼的人才、技術、資金和市場優勢,“移鋼到安”就是要形成以首鋼為龍頭、地方鋼鐵集團為骨架的冶金龍型經濟結構,著力打造國家鋼鐵基地,推動全市壹、二、三產業全面發展。“中等城市”即按照“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鎮—社會主義文明生態村”的發展水平,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發展體系,為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城區方面,8-10年,按照園林城市、旅遊城市定位和“壹河兩區”發展格局,將灤河遷安段納入中等城市重要組成部分,建成河東、河西兩區,由高等級城市道路連接,總面積50平方公裏,人口40多萬。建昌營、葉集坨、馬蘭莊、沙河驛、夏官營等5個建制鎮建成小城市,其他鎮建成建制鎮。每個村都被建設成為生態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人居環境良好、群眾生活更加殷實的社會主義文明生態村,形成了以壹個城市中心、五個精品小城市為紐帶、輻射其他鎮村、統籌城鄉發展、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特色。
黨的十六大後,結合落實省委、唐山市委易地搬遷安安要求,在市第三次黨代會上確定了“三步走”目標,到2020年加快建設“鋼鐵搬遷和中等城市”、進入全國50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壹步,到2007年,縣(市)經濟基本競爭力進入全國百強縣(市)前30名,基本建成“鋼鐵北移中城市”。二是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以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要經濟指標達到沿海發達地區水平。第三步是到2020年率先實現工業化,進入推進現代化的新階段。
唐山簡介
唐山是壹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沿海重工業城市。唐山市位於渤海灣中心,南瀕渤海,北依燕山,東鄰秦皇島市,西鄰京津。它是連接華北和東北的咽喉地區和極其重要的走廊。
唐山是河北省的經濟中心,也是未來發展前景最好的城市。唐山是我國京津唐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環渤海地區中心城市、中國航運中心之壹、東北亞重要城市。它是著名的現代化生態城市和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被譽為北方的深圳!
轄2市6縣6區6開發區(管理區、工業區、園區),總面積13472平方公裏,人口約730萬。市區面積3874平方公裏,人口約365438+萬。2008年唐山地區城市建成區(含縣城)約420平方公裏(十年後唐山地區城市建成區可達750-800平方公裏),2008年唐山地區城市人口300萬(2020年可達550萬左右),2020年唐山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130平方公裏。唐山是中國發達、富裕、充滿活力的大都市,也是中國科學發展的前沿!2008年,唐山在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人物和專家評選中排名第五(入選十強),唐山還多次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
環渤海新聞網(www.huanbohainews.com.cn)是由唐山勞動日報社主辦、唐山市新聞辦公室主管的綜合性新聞網站。是唐山市繼報紙、電臺、電視臺之後的第四大新聞媒體。它立足唐山,面向環渤海地區,輻射東北亞。是世界了解唐山、唐山走向世界的壹個非常重要的窗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實現了從南到北的三次重要跨越。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我們記住了深圳。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深化期),我們記住了上海浦東。在新世紀(科學發展新時期),我們將記住唐山和唐山曹妃甸!
唐山是壹座震後崛起的新城,城市功能分區明確、市政設施配套、環境清新優美、現代化水平高。城市自來水普及率、燃氣普及率、汙水集中處理率和供暖普及率分別達到100%、98%和95%,居全國同類城市領先水平。1990年,唐山在中國第壹個獲得聯合國人居獎榮譽獎,2004年獲得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唐山交通便利。與北京市共建的京唐港已對國內外130多個港口開放,在全國港口中排名前20位。曹妃甸深水碼頭建設全面啟動,進展迅速。京哈、秦鏡、大秦三條鐵路幹線和京榆、唐沁、京唐三條國道穿境而過。京沈(唐山段)、金湯、唐剛、唐曹、唐城、沿海、前曹(規劃)等高速公路交織成網,環城立體立交構成了十分便捷的現代交通網絡。現在唐山國際機場也在加快建設中,未來唐山的交通將更加便捷和人性化!
2008年以來,唐山形成了以“四大功能區”(曹妃甸國際生態城、鳳凰新城、南湖生態城、空港城)建設為重點的現代化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格局。唐山曹妃甸國際生態城(唐山與瑞典、意大利、荷蘭、新加坡合作,國內僅有上海浦東中英生態城,天津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可與之媲美)。到2020年,建成654.38+0.2萬人口的世界級生態城市、港口城市、示範城市、國際化城市和環渤海中心大都市,這是智慧的唐山人民建設的國際化城市。2008年,道路、水、電、通訊等配套設施已經落實,2009年,新城填海造地15平方公裏。濱海大道、曹妃甸行政中心、高檔小區、各類星級酒店、高標準體育場館等約50個重點項目加緊開工。鳳凰新城規劃面積23平方公裏,是集商務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總部基地等功能於壹體的現代化地標新城。2009年世界巨頭投資的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公共建築、商業和高檔住宅項目如火如荼;南湖生態城規劃面積965,438+0平方公裏,是中國知名度較高的市民中心、休閑度假區、文化創意園和生態典範新城。擴湖工程、環城水系壹期工程、遺址公園、環湖景觀大道、封山工程和開灤國家礦山公園於2008年底完工,2009年開始建設市民中心、工人文化宮、南湖美食城、高檔住宅、寫字樓、五星級酒店、高科技裝備制造產業園和動漫基地,平房改造為現代化建築。空港城規劃面積20平方公裏,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現代服務業等新經濟產業為支撐的國際化創新型新城。概念性總體規劃已經完成,村莊搬遷和改造以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已於2009年啟動。
2021年4月,遷安市位列中國特色美食百強榜第85位。
2021 3月,遷安市在2021中國縣域網購買力百強榜中排名第92位。
2021 2月,2020年村莊清潔先進縣名單出爐,遷安市榜上有名。
2021、1的月份,遷安市在2020年中國百強示範縣市榜單中排名第66位。
2021,1,遷安在河北省168縣市面積排行榜中排名第43位。
165438+10月2020年6月,中央文明辦公布了第六次復查保留榮譽稱號的全國文明城市名單,遷安市入選。
2020年6月5438+10月,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委網信辦公布了河北省第壹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名單,遷安市榜上有名。
2020年7月,2019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榜發布,遷安位列第29位。
2020年7月,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百強發布,遷安位列第29位。
2020年6月,遷安市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縣(雞熱寮片區)。
2020年5月,國家發改委公布了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遷安市榜上有名。
2019、10 6月,遷安入選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排名第五。
2019、10 6月,遷安入選2019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排名第25位。
2019,10 6月,遷安入選2019中國百強縣市,排名第43位。
2017、11年,遷安被列入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確認保留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