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對象:伊伊
兒童性別:男性
觀察時間:20xx年
觀察記錄:我這壹天上課的教材是‘印刷思想’。要求孩子掌握數與物對應的概念。當我展示我的第壹張數字卡時,伊壹站起來喊道;我明白,我明白...我及時用文字提醒他,他說話的時候應該舉手。當我亮出第二張牌時,他叫了;“我明白,老師,”我再次提醒他。之後我又問了壹個問題,伊伊還是打了電話;老師,我明白,我明白。
觀察與分析:伊壹是壹個愛動腦、想上進的孩子。但是,他比較主動,總是坐不住。他明白老師和他平時說的話,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對,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做什麽就做什麽。這可能與幼兒的年齡特點有關。
措施:
1,首先讓孩子知道自我行為的缺失,然後從語言和行動上糾正。
2,孩子小,行為容易反復,要從日常生活中教育。
3、及時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二)
培養孩子有意學習的態度
觀察對象:芮芮
觀測時間:20xx年65438+2月1。
觀察環境:教室
目的:培養孩子認真的學習態度。
觀察記錄:芮芮是壹個淘氣的小男孩。每天都能看到他和同伴開心的玩耍。他的小嘴總是說個不停,聲音也很大,讓人群在玩遊戲的時候更加活躍。但壹到上課時間,他總是無精打采,壹動不動地坐著,小手插在口袋裏,嘴巴張著。他不願意向老師學習,老師批評了他,但他還是不肯開口,這讓老師很著急。
分析:幼兒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懶散,經常坐不了小板凳,沒有其他孩子上課的活躍和激情。
措施:
1,與家長溝通,共同教育
2、利用不同的遊戲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3、慢慢培養孩子上課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三)
觀察時間:65438+2月65438+3月-23日。
觀察地點:中學壹班
觀察對象:琪琪
目的:觀察兒童的生活行為,提高兒童健康的生活態度。
兒童的表現和行為:
最近無意中發現,琪琪的孩子經常有不健康的生活行為:經常搶別人的東西,活動時總喜歡隨意走動或者和同齡人說話。對話的主要信息是“奧特曼”。如果談話充滿興趣,拳頭就會相交。但平時,他喜歡幫老師做事——分碗筷、擺椅子、搬桌子等。,但他總是帶頭和同伴爭執。
分析: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喜歡做事是他的本質。他喜歡做事。他不明白做壹件事是對是錯,總是期待同齡人和老師對他的行為進行評價、認可和欣賞。同時希望在壹些行為上得到老師和同行的關註和信任。
措施:
糾正不健康的生活行為:我跟他談過之後,讓他明白別人的所有物和自己的所有物的區別。我把他的病情反饋給父母,讓他們多註意家裏孩子的行為,並建議他們講道理育兒。在活動中,我把他調到了最前面,這樣我就可以隨時註意到他的行為,繼續觀察他的表現,必要的時候馬上制止他,適當的時候表揚他。活動結束後,我經常和他聊天,聊我的家庭,聊我幼兒園的好朋友,引導他多看有用的電視,聊兒童電視裏的信息,比如智慧樹。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4)
觀察過程:9月底張路來到我們班。他很內向,上課很少和老師和孩子說話。
意見1:
有壹天晚飯後,我讓吃完飯的小朋友拿著椅子坐在操場上。只見她壹動不動地坐在椅子上,壹旁的小朋友對她說:“妳怎麽不出去?”張鷺看了壹眼邊啟坤,默然不語,低下了頭。
意見2:
下午快放學了,我把學過的單詞卡拿出來讓孩子們認。首先我出示壹張單詞卡,對小朋友說,看看哪個小朋友還認識這個單詞baby?“我壹說完,所有的孩子都熱情地舉起了小手。張璐想舉起她不敢舉起的小手。我看著她說:“張璐,妳能告訴老師寶貝這個字怎麽讀嗎?她慢慢站起來,小眼睛沖我眨了眨,什麽也沒說。我笑著對她說:“別怕,老師知道妳是最棒的!”“我看見她在靜靜地讀:《紫紫》。我讓孩子們為她鼓掌,表揚她。
措施:
1,創造條件讓她多說話。
2.多鼓勵她,多開談話活動。
效果:
經過這壹個月的觀察,張璐的性格變得活潑開朗了許多,她發現自己的眼睛是光芒四射的。有時候能看到她開心的笑容,有時候讓她回答問題,她也不像以前那麽平靜的回答我了,和老師孩子的交流也比以前明顯了。我想,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們會多引導她,讓她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