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清明之旅,道縣

清明之旅,道縣

?道縣又名道州,被譽為天下谷源,理學聖地,神州陶本,和人類始祖,這些也只是在度娘那知道的,其實我對它並不了解。做了十幾年的道縣媳婦,還是第壹次在清明時節回來。

?掃墓在這裏叫“掛掃”,是壹個比較重要的節日,外出的遊子會不畏路途遙遠,大多數會回來祭掃。這時縣城的酒店基本壹床難求。我們住在表哥家。縣城的建築也是蠻有特色的,壹般是兩三個門面上去的幾層都是壹戶人家所有,所以妳很少能看見公***樓梯,站在外面也能猜到戶與戶的間隔,窗戶與外墻會有所不同,估計這裏很早以前就可以有民眾買賣土地了,至少說明在政府規劃之前就有。

第二日壹大早,天還沒有大亮的時候,LG接到小姑打來的電話,說是要壹起去掛掃,讓他去接壹下。習慣了早起的我,早就在床上睡不著,也壹起去了,正好可以感受壹下鄉間的清晨。郊區是壹大片壹大片的平地,只是零星的種著些東西,看不出是什麽,太陽才剛起床,顯得幾分慵懶,倒是空氣清晰讓人很是舒心。

我還是第壹次見到小姑,比我想象中的要年老多了,她站在路邊,背已經很駝了,但穿著還算精神,皮膚基本已成棕黑色,兩個眼睛很大,從她眼珠的神采上可以看出,她依然能幹而靈活。上車後,他們便聊起了家常,她說她兩個兒子現在還不錯,開了養豬廠,賺了錢,在什麽地方買了兩個門面的地。老人是開心的,她為她的孩子們感到驕傲。

?吃過早飯後,我們便去掃墓了,老家離縣城不算太遠,半個小時的車程,祖父母的墓地在大山腳下往上兩百米左右的地方,很顯然是壹塊公***墓地,周圍大大小小很多墓,每個墓用紅磚水泥圍成壹個圓,只在上方留壹小口,有的在圓墓頂上種壹撮竹子,有的在石碑兩邊種兩棵松樹,祖父母的墳墓,父親前不久剛到修理過,我們只需要祭奠,不必太多打掃工作,這裏掃墓除了,紙錢、香燭、彩花、水果、鞭炮外,還要帶壹只雄雞和壹只大鵝,祭拜完後,把雞和鵝的血灑在墓碑上,以求保佑平安。(聽說當地的鵝很好賣,兩年以上的老鵝要賣三四百元壹只,家家戶戶都喜歡吃鵝,鵝是招待貴賓的必備菜肴)孩子們還是第壹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很好奇也很樂於參與,搞得滿頭是汗,香燭熏到眼睛也沒關系,鞭炮灰濺到身上也不覺得害怕,捂著耳朵看得入神。

回來的路邊有很多竹筍,香椿和山茶片,由於沒有帶工具,我們只是采了壹些能摘到的,放在手裏玩弄,女兒對香椿很感興趣,放在手裏聞了又聞。

?吃過午飯後,壹大家子人,十幾個,壹起來到了樂海水庫,壹路上我還在想,能夠稱得上”海”的水庫是什麽樣子的呢,這是壹個小型水庫,不是什麽開放的旅遊景區,而是壹個飲用源水保護區。快接近它時,天空變得更藍了,山也變得更秀麗了,我問孩子們,妳們覺得遠處的山是什麽顏色的,(道縣的地型有點像盆地,中間小平原,邊緣是高山),兒子不假思索地說,綠色,女兒則說是墨綠,又像青色又像黑色,到底用什麽來形容呢,我說這也許就是黛青吧,“從嶺而上,氣盡金光,半山以下,純為黛色。”

到達以後讓我們所有人都眼前壹亮,孩子們更是以奔跑地姿勢去擁抱它,正午的艷陽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加上如平地拔起而又綠得如此惹人喜愛的山,它的形態與氣場把我們折服了,我也隨著孩子們來到水邊,水,清澈見底,沒有壹絲雜質與水藻。很久沒有喝過生水的我們,毫不顧忌地把它捧在手心裏,灑在臉頰上,然後大口大口地喝了個痛快。坐在大壩的石頭上,看著孩子們歡樂地大喊大叫,看著微風中粼粼波光,周圍沒有人煙沒有果木,連小船也沒有,壹切靜得極好,仿佛又是壹次心靈的洗禮,壹切的壹切都如此渺小,只願自己是那壹汪水,可以永遠沐浴這甜蜜的陽光。

?之後,我們繞到山的另壹面,來到了月巖,路上大片大片的桃林,梨林,開得正艷,受到《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的影響,我們停下來與桃花留影,壹樹桃花與千樹萬樹桃花開,的場景還真不壹樣,如果說,壹樹桃花是點綴是添香,那千樹萬樹挑花就是震撼的。

?月巖是壹個巨大的溶洞,曾有很多古人在這裏留言刻字,月巖的名字可能和洞頂的形狀有關,從大大的“城門”進入後,擡頭望洞頂,是壹彎月,越往裏走,隨著山體的斜度,“月亮”就越來越圓了。山體像壹個被揭了底倒扣著的大鍋,裸露的石頭就在自己的頭頂上,偶爾隨風飄來幾滴泉水打在臉上,清涼清涼的。穿過山洞到另壹個出口,感覺像站在世外桃源的入口,大片的農田,方方正正地排列著,稀疏的房屋顯悠然自得,映襯著廣西特有的“飛來山”,在傍晚太陽的照射下,格外迷人。

?溶洞半山上還有壹個小洞,洞口拐了個90度的彎,洞內伸手不見五指,據說這裏是當年周敦頤的臥室,倒還真是冬暖夏涼,幽靜安全,還能居高臨下,是個悟道的到好地方。爬上山頂,站在“月亮”之上,卻不覺得是月亮了,洞頂並不那麽圓,而是長長的,之所以看著像月亮,完全是因為視覺與山體的斜度而形成。站在山頂環顧四周,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很多東西都不能解釋,就像我們腳下這許許多多高低不平的小洞,又是怎樣形成的,真的是數萬年前水流或是冰川的結果嗎?

? 第二日,我們來到鬼崽嶺,途中經過兩河口,那裏沿河千畝油菜花,我們去時花以化子,雖然不如花美,但依然氣勢磅礴。由於風浪太大,我們沒有租小船沿州遊玩,只是坐渡船到河對岸走了走,吃了個冰激淩就去鬼崽嶺了。

? 路上看見了壹個老奶奶,是我目前看到的,背駝的最厲害的了,從後面,完全看不到頭,她兩只手各拿壹只籮筐,放在兩邊地上,壹撐壹撐地往前走,那樣子活像壹只巨大的螃蟹,唉,倒是壹個很好的反面教例,她也不是壹天就成這樣的,建議中老年朋友,還是別睡高枕頭好,日子長了,誰都不希望她成為自己的影子,好的習慣對人的影響,就像“春起之苗,不見其贈,卻日有所長”,那壞的習慣對人的影響就有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卻日有所虧”。

鬼崽嶺是壹個神秘的地方,在這裏,我基本沒有拍照,密密麻麻的石頭鬼崽崽被圍在鐵絲網裏,只能在外面觀看與祭拜,他們雕塑粗獷,很多都已經被歲月沖刷得沒了痕跡,從石頭材質上看,壹點也不像當地的石頭,他們更白,從遠處看,更有點像水泥塊。沿著鐵絲網,繞著山嶺往上走,在壹處鐵絲網的外面發現了壹塊,不到二十公分的白石頭,雖然它已經沒了刻痕,但我很肯定這就是壹塊鬼崽崽,我本能地拿起來,放在手裏摸了摸,又放到地上立好了,也許這山上到處都是,也是這是緣分,我更相信後者,我默默地祈求它保佑我們永遠平安健康。

?嶺前是幾處喊泉,喊的聲音越大,從水底冒的泡泡就越大,大的泡泡有碗口那麽大,壹個接壹個,那姿勢很容易讓人看入神,誰知道這地地下是什麽呢,也許是壹個巨大的宮殿,也許是巨大的沼氣池,也許,,,誰也不知道是什麽,,,,這壹帶的山都巖石山,山上很難看到高壹點的樹,可這裏卻像原始叢林,松樹又高又大,不知道是經過多少年才長成這樣的,這裏的神秘之迷也不知道要再過多少年才能被人們知道。

?第三日,上午,我們在家裏和大家聊聊家常,準備吃過午飯就出發回長沙,這兩日每餐都是滿桌子的美食,還給我們帶了很多家鄉特產真的很感謝大家。道縣人除了喜歡吃鵝以外,還喜歡吃狗肉,這次吃到了目前我吃到過的最好吃的狗肉,大廚就是不壹樣,高手在民間,呵呵。

?三天的旅行結束,午飯後我們如預期的出發了,在城裏轉了壹圈後便上了高速,壹路上還算順利,過了第壹個服務站我們沒休息,行車沒多久,左側車門上傳來如沙石擊打的聲音,看看車外並沒有什麽異常,繼續往前走沒多久,又傳來那個聲音,還是沒理會,第三次再出現的時候,決定下車去看看,正好有個應急港灣,不看不知道,看了真的腿都軟了,左側後輪側面靠裏面的位置居然有壹只鐵釘,聲音不是釘發出來的,是車底靠門的位置粘了個朔料片發出來的,真的不這道這釘子是怎麽上去的,又是什麽時候上去的,好在輪子漏氣的速度不快,決定到服務站去補胎,以八十碼的數度行在路上都很是擔心,幾分鐘後就出現了壹個出口,我們便下了高速,找到了補胎的地方,有驚無險我們順利的到家了,感謝壹路護佑我們的神靈,如果不是那聲音,我們不會下車看,如果不看可能很難發現漏氣,高速公路上車輪沒氣是有多危險,我相信那聲音就是神靈的提醒。感謝。把感激藏在心裏,讓幸福永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