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秋節有什麽活動
古代中秋節有什麽活動,中秋節作為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它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古代起人們就很註重中秋節,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古代人是怎麽過中秋節的,下面我就來分享壹下古代中秋節有什麽活動。
古代中秋節有什麽活動11、祭月
中秋節源自古代對月神的祭祀,它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祭月,是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壹。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中國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2、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3、吃月餅
中秋節最廣的傳統風俗就是中秋節吃月餅。“月餅”壹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像菱花餅壹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壹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4、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壹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壹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中秋燃燈的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5、飲桂花酒
在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驥鬥兮酌桂漿”之說,中秋佳節,民間自古有飲桂花酒的習俗。中秋之夜,仰望著明月,聞著陣陣桂香,遙想吳剛砍桂,喝壹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壹堂,已成為節日的享受。
6、觀潮
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最早興起在漢代。漢代以後,中秋觀潮之風越來越流行,到了唐宋時期,已經到達了頂峰。所以,除了中秋賞月之外,觀潮可是中秋時節,最盛大隆重的事。在中秋佳節前後,八方賓客蜂擁而至,爭睹錢江潮的奇觀,盛況空前,距杭州50公裏的海寧鹽官鎮是觀潮最佳處。
7、燒塔
燒塔,是南方諸如廣東、福建、江西等地農村在過中秋節時開展的壹項民俗活動。中秋燒塔相對於壹般中秋活動而言有其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它是稻谷節節飽滿,家裏紅紅火火,親朋平平安安的象征,寄托了南方許多人幾千年來的審美情趣。中秋節是豐收的節日,通過燒塔表達收獲的喜悅,祝福生活像聖塔火焰壹樣紅紅火火的含義。
古代中秋節有什麽活動2
壹、觀潮
中秋節在我國歷史悠久,但正式被列為國家法定節日,以《宋史》記載,卻是要在宋太宗在位時。自此以後,宋王朝的中秋佳節,也是年年火爆。《夢梁錄》裏形容說,每年中秋節時,汴京城的王孫公子們,紛紛登高賞月,且大排宴席縱酒高歌。就連京城裏的窮人百姓家,哪怕典賣家當,也要在中秋夜熱鬧壹場。京城商業區的夜市,更要折騰到五更天時。但要論宋代中秋節最火爆的活動,卻當屬江南地區的“觀潮”。
二、吃螃蟹,炒田螺,品糍粑
中秋節的知名美食,當然是月餅,但放在中秋節歷史上,卻不止有月餅。
比如壹樣比月餅還老資格的美食,就是螃蟹。秋日吃蟹的習俗,魏晉南北朝時就已大熱,唐宋年間的中秋節裏,螃蟹也是江南大地的佳品。比如大詞人陸遊,就有過“秋風蕭蕭吹鬢絲,蟹螯正可左手持”的逍遙中秋生活。明清年間商品經濟發達,南方的各式螃蟹,中秋時也出現在北京的集市上。有錢人家常在中秋時辦“蟹宴”。明代的宮廷裏還有熱鬧“蟹會”,連太監宮女們都是“五六成群,攢坐***食”。螃蟹宴,就是明朝宮廷裏的“團圓飯”。
三、燃燈
比起震撼的“觀潮”來,另壹個人工制造的古代中秋大活動,就是燃燈。
中秋時為何要燃燈?最普遍的說法是,就是為了“助月色”,點起明亮的燈火,給皎潔的月光助把力。北宋都城汴京的中秋燃燈,就是絢麗場面:汴京家家戶戶的百姓們,把各種荷花形的燈放在汴水上,大小店鋪門口,也懸掛著形狀各異的明燈。北宋皇宮的大小花燈,更是璀璨無比。每年中秋佳節時,大宋的都城,就是這樣亮如白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