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老城的哀悼:正在消失的淮安南門大街

老城的哀悼:正在消失的淮安南門大街

#五壹來我老家# #淮安美食# #城市相冊#

好久沒回家了,這次就趁著5.1回家。

開車去南門街,喜歡人民南路兩邊的法國梧桐。

在很多城市,這種樹只有在老城區才能看到,尤其是已經長得很粗的時候。

在樹蔭下開車是非常古老的小鎮。

這的確是老城區,馬路西側有“嚴清公園”,明清時期有“河督署”。

其實“嚴清公園”和“河督府”是壹體的,嚴清公園是河督府的後花園,屬於官園,是蘇北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園林。

在婦幼保健院南側新民西路停車,步行至南門街。

不得不說,老家做生意的作風有點硬朗,兩家門口都掛著“出去旅遊”的牌子。[暈]

這個事情有點太倉促了[呲牙]

從北端走進小街,首先看到的是壹個“征用待拆遷土地”的大牌子

因為是淩晨,走在小街上的人大部分都是附近的街坊,都是來買菜或者早餐的。

剛出爐的餅幹堆在爐子上,還有壹大筐剛出鍋的油條。油的味道飄得很遠。

我看著就覺得很有食欲。

短短幾百米的壹條小街,全是做各種蛋糕的店鋪,來到小街就不怕找不到蛋糕吃了。

窩窩頭,挺大的,價格適中。感覺壹個就能填。

這家連店名都沒有的店老板,正在煎“荀子”,這是江淮壹代的特產。

菜店老板看我認真拍照,以為我是暗訪人員,壹臉緊張。

小街上有很多賣菜的,尤其是在街的南端。

誰知道這道菜?小時候在老家常吃,至今不知道這東西的學名。

淮安特產普菜

很多人早早就來擺攤了。不知道等會城管上班的時候他們會不會找麻煩。

“吳潔面館”,很便宜,壹邊吃面壹邊看起來像個老街坊,壹邊和老板聊天壹邊吃。

好久沒吃老北京炕餅了。我買了五個帶回蘇州吃。

沒有餡,但是裏面全是面。

看著小小的街道,充滿了街頭氣息;這就是我們80後年輕時在街上的樣子。

我沒吃過老式的“綠豆餃子”。我特意問老板娘怎麽吃。我也買了半斤。試試看。

剛出鍋的綠豆餃子

黑暗的走廊是他們的工作間。

這家餐廳的牛肉鍋貼看起來也很誘人。很多人在等鍋,估計很好吃。

逛了壹路,該吃早飯了。

街北路口“朱記牛肉包”是淮安的美食打卡地。這裏的牛肉煎包很不錯,外酥裏嫩。

點了壹碗牛肉餛飩,兩個炒牛肉包子,壹共12元,很滿意的壹頓早餐。

後記:

南門街破舊卻充滿生機。

隨著城市的發展,這樣的地方跟不上城市的演變。

但恰恰是這個地方,成為了城市裏網絡名人的打卡地,這不得不說是壹種諷刺。

網上名人打卡的地方&;征地拆遷絕非偶然。這種對立是要表達什麽?

城市的發展也帶來了壹些傳統的消亡,這就是城市的毀滅。有些東西能流傳至今,肯定是有原因的。所謂“存在即合理”。但是壹拆之後,很有可能我們熟悉了幾十年的東西壹夜之間就沒了,再也找不到了。

在發展和傳統留存之間,似乎更應該關註留存。

很多人對家鄉的懷念,不是千篇壹律的高樓大廈,大概就是老街上的壹碗豆漿,壹根油條,壹個煎包。

遠在他鄉的我,半夜驚醒,說:“唉!我想吃老家巷子裏老王家的油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