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簡介
貴陽位於貴州省中北部,東經106 07′~ 107 17′,北緯26 11′~ 27 22′。地處雲貴高原東坡,屬於國家東部向西部高原過渡地帶。地形地貌大致呈東西走向,起伏較大,南北高,中間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包括高原山地和丘陵、盆地、河谷和梯田,最高海拔1.762米,最低海拔506米。市區中心為1.071米。東鄰龍裏、甕安縣,南接惠水、長順縣,西接平壩、織金縣,北接歷史文化名城遵義。貴陽市轄7區1市3縣,市區總面積8034平方公裏,城區面積2403平方公裏。市區東起龍洞堡,西至百花山、阿哈水庫,南至桐木嶺,東北至羅灣,西北至麥嘉,包括中心區及外圍的龍洞堡、二戈寨、小河、花溪、新田、白雲、三橋、金陽,面積約495平方公裏。城市行政區劃轄7個區(雲巖區、南明區、小河區、金陽新區、白雲區、烏當區和花溪區)、1個市(清鎮市,但它即將成為壹個區)和3個縣(修文縣、開陽縣和息烽縣)。全市土地總面積8034平方公裏,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56%。其中,雲巖、南明、小河區和金陽新區為貴陽市區,面積383.04平方公裏,占全市面積的4.78%;花溪、烏當、白雲區為貴陽市郊區,面積2194.5平方公裏,占全市面積的2731%。清鎮市、修文縣、息烽縣、開陽縣總面積5625.5平方公裏,占全市面積的68.13%。貴陽屬於低緯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區。市中心位於東經106度27分、北緯26度44分附近,海拔約1100米。地處費德爾環流圈,常年受西風帶控制,屬亞熱帶濕潤溫和氣候,兼有高原和季風氣候特征。貴陽市年平均氣溫15.3℃,年極端最高氣溫35.1℃,年極端最低氣溫-7.3℃,其中最熱的7月下旬平均氣溫24℃,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4.6℃。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7%,年平均總降水量為1129.5毫米,年平均陰天為235.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148.3小時,年平均降雪日數僅為11。特別是在夏季,貴陽夏季平均氣溫為23.2℃,最高氣溫為25-28℃,最低氣溫為17-20℃。最高氣溫高於30℃的天數較少,紫外線強度較弱。即使出現30℃的氣溫,早晚也會涼爽。只要不暴露在烈日下,室內通風良好,沒有空調設備。與北方壹些城市和鄰近省份的城市(如重慶)相比,貴陽是名副其實的避暑勝地。在2006年“中國十大夏季旅遊城市”中,貴陽以“夏季特別是最熱月份平均氣溫舒適度優勢”名列榜首。在聯合國亞太組織等7個組織的8項硬指標中,貴陽的氣候舒適度占有很大的比重。貴陽夏季雨量充沛,約500毫米,夜間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幹濕季節不明顯。貴陽的重工業基本遠離市區,城市汙染輕,全年輕度汙染的日子很少,空氣質量良好,沒有霧霾天氣,空氣清新宜人。貴陽市平均閃電日數為49.1天。閃電會電解空氣中的水蒸氣,產生更多的負氧離子。同時,貴陽有壹條植被完整的環城林帶,素有“森林城市”之稱。城市周圍的林帶提供了豐富的負氧離子。景區內空氣中的負氧離子較高,平均每立方厘米2700多個,高出正常值數倍,在全國所有著名景區中名列前茅。辣子雞辣子雞是貴陽的名菜,以當地土雞為主要原料,以貴陽花溪辣椒制成的巴贊辣椒為輔料烹制而成。它具有濃郁的辣味,色澤紅亮,味道鮮美,是貴陽人逢年過節必備的團圓菜之壹。紅燒脆皮魚紅燒脆皮魚貴州紅燒辣椒是黔菜的重要調味品之壹。此菜以貴州特有的凹槽辣椒為主要調料,香脆嫩鮮鹹,久食不易變味,能增進食欲,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它是我市傳統名菜之壹。青巖豆腐青巖豆腐這道菜是貴陽的名菜。它主要由當地特產青巖豆腐制成,配以青椒等輔料。它具有光滑和芳香的特點。宮保雞丁宮保雞丁,是以幹凈的公雞肉為主料,糍粑辣椒為輔料制作而成。這道菜是壹道具有貴州風味的傳統菜肴,紅而不辣,辣而不烈,辣味濃郁,肉質酥脆。相傳,這道菜的創始人丁寶楨是貴州織金人,鹹豐進士時被授予包公稱號。他擔任過山東巡撫和四川巡撫,是個美食家。他從小就很聰明,喜歡吃辣雞。他在家鄉經常用這道菜招待客人,壹直流傳至今。1918年,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的CPPCC前秘書長趙慧敏將宮保雞丁介紹到日本,受到日本民眾的好評。木耳炒臘肉木耳炒臘肉又名魚腥草,具有特殊的氣味和較高的營養價值。它含有蛋白質、脂肪和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甲基-n-壬酮、辛酸和月桂烯。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開胃理氣的作用。碎耳朵和熏肉的根部用調料烹制。耳根香脆,臘肉香醇。臘肉的鮮美和耳根的異香融為壹體,風味獨特。是貴陽人情有獨鐘的壹道美食。小米福小米福以貴州特有的糯小米為主料,帶皮五花肉為輔料制作而成。色澤金黃,糯米香甜,是貴陽人逢年過節必吃的壹道獨特菜肴。狀元蹄狀元蹄又叫“青巖鹵豬蹄”。據記載,1886年4月2日,在光緒丙戌年的宮廷考試中獲得第壹名的青巖公室少年趙義炯經常到青巖北巖街夜市吃紅燒豬蹄。為了紀念這位歷史名人,我家鄉的人們把紅燒豬蹄稱為冠軍豬蹄。如今,“遊青巖古鎮,賞青巖美蹄”已成為當地的旅遊文化現象。此菜色澤紅褐色,皮飽滿潤澤,肥而不膩,味道醇厚。泡椒排骨泡椒排骨是以豬裏脊肉(當地也叫背柳肉)為主料和泡椒制作而成。色澤紅亮、酸爽、脆嫩。這是由貴陽獨特的選材方法烹制而成的特色菜肴。八寶甲魚八寶甲魚這道菜由原貴州名菜八寶娃娃魚演變而來,以甲魚為主料,配以金鉤、瑤柱等輔料。這湯美味又營養。酸湯魚酸湯魚相傳很久以前,黔東南苗嶺有壹座村舍。村長又老又胖,爬上小山和下壹個障礙非常困難。有壹次,我媳婦做飯的時候,不小心多放了水,所以她把多出來的熱米湯舀在壹個瓦罐裏。四五天後,米湯發酵後變得清澈透明,略帶酸味。它被用來做魚,味道鮮美異常。老翟壹家吃得津津有味。從那以後,媳婦就經常用這種酸米湯來煮魚。長此以往,翟老漸漸覺得身體輕盈健康,上下山也不再費力。這個故事很快就傳到了苗嶺山寨,各家各戶紛紛效仿,於是“酸湯魚”流傳開來。這道菜是從貴州東南部傳入貴陽的,在那裏發展迅速,聞名中外。制作方法是:選用鮮魚為主料,用黔東南苗嶺特色酸湯烹制而成。民間通常采用邊煮邊吃火鍋的形式,搭配其他新鮮蔬菜使其更有營養。其特點:魚肉鮮嫩,色澤美觀,酸爽爽口,湯色清澈鮮美,具有開胃消暑、提神養顏等特殊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