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香港藝人都為之瘋狂,據聞郭富城在離開時就把火鍋材料打包回去再過癮。火
鍋最重要的是湯底,有多少店就有多少種湯底,但沒有人知道湯底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跟吃川菜壹樣,火鍋的麻辣程度是分等級的,鴛鴦火鍋是壹半辣壹半不辣,任君選擇。
有別於其它火鍋的是,材料裏不可缺少的是鴨血,還有豆腐、牛肚、牛什、雞肉等。價
格豐儉由人,折合人民幣100元到上千元。
2.高雄:蚵仔煎
蚵仔高雄特產,是殼類海產的壹種。先用線粉攪拌蚵仔,然後把雞蛋打散放油煎,
讓雞蛋包著蚵仔,像雞蛋餅壹樣。
3.臺南:炒鱔魚
臺南特產。佐料有糖、鹽,以及九王,雖然用炒的做法,但魚依然可以保持鮮美,
還帶著淡淡的甜味。
4.香港:燒臘
燒臘包括燒鵝、乳鴿、乳豬、叉燒以及壹些鹵水菜式。壹般是先用秘制的醬汁腌制
壹段時間再放到爐裏烤,燒鵝、乳豬皮脆,肥美,口味略帶廣東人喜愛的甜味。深井燒
鵝、花田乳鴿是其中的“老字號”。廣東人逢年過節上香拜神都會帶上乳豬,電影
(視)開鏡也喜切乳豬圖吉利。鹵水菜式相對清淡,鹵水鵝掌(翼)、鹵水鴨腎等。
5.哈爾濱:得莫利燉活魚
哈爾濱郊區靠著馬路邊有壹個叫得莫利的小村莊,村裏人在路邊上開了個小吃店招
待路上歇腳吃飯的過路人。把豆腐、寬粉條子和烏蘇裏江裏撈上來的鯉魚燉在壹起吃是
老鄉們吃個熱乎的老做法。後來菜的做法不脛而走,傳遍了城裏的大街小巷。哈爾濱人
說: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歡吃西餐和東北大菜,咱們吃得莫利燉活魚去。
6.大連:鹹魚餅子
鹹魚餅子從當地農村流入城市,現在所有小館子大飯店都吃得上。魚是秋天的海
魚,有棒魚也有黃花,巴掌長,放了姜蔥鹽腌,腌好了用油煎的焦黃。餅子是陳年的苞
谷面摻了豆面白面發的。把大鍋燒上水,餅子貼在鍋四周,想吃啊?等著熟吧!
7.梅州:客家釀豆腐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稱,中原人“衣冠南遷”到這裏,不但帶來了讀書皆
上品的風氣,也形成了自己的飲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黃色,把豬
肉魚肉做成的餡“釀”入其中,放進蔥花,香油,盛在雞湯瓦煲內燜著,直到香氣四
溢。想來到了梅州的客家人壹時無麥可包餃子,才創出如此美味。
8.齊齊哈爾:殺豬菜
過年了,村裏壹戶人家殺了頭豬,這後腰腿的都是好東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麽吃
?這就有了殺豬菜了:自家腌的酸菜做的血腸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齊了。要好吃大肥肉不
能膩,要切成片放進過鍋裏煮了過油,然後和酸菜、血腸壹起燉。農村裏竈膛火映著大
娘的臉,鍋裏放了姜蒜的燉菜煮得咕嘟,咕嘟。等這殺豬菜傳到了城市,城裏飯店加多
了工序,用足了料。
9.湛江:本地雞
湛江舊稱“廣州灣”,與茂名、陽江等地飲食習慣相通,湛江菜屬粵西菜之列講究
粗料精制,原汁原味。湛江本地雞壹度風行廣州食肆。正宗的湛江雞選自湛江信宜縣吃
谷米和草長大的農家土雞,是生長速度慢或生下頭壹窩蛋小母雞,這樣的雞肉質纖維結
實,易積聚養分。做好的雞外表金黃油亮,入口皮爽肉滑,香味濃郁,再加上壹碟香油
蒜汁蘸料,“惹味”得很!
10.延安:羊腥湯
延安好吃的東西很多:洋芋擦擦甘泉豆腐子長煎餅,最應該嘗壹嘗的是羊腥湯。羊
肉,羊雜加上作料熬的湯,原料做法簡單的很。圍著羊肚手巾的老鄉蹲在壹起,手裏捧
著冒著熱氣的羊湯,在四季平均氣溫只有9攝氏度的延安,這個冬天不太冷。
11.西安:涼拌驢肉
驢肉具有補氣血,益臟腑等功能,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民諺。陜西關中盛產
馳名全國的“關中驢”。自清代鹹豐年間起就有鳳翔臘驢肉,古時驢肉只有生熟兩種吃
法,現在又多了驢肉湯鍋和驢肉炒菜,加入了川菜和藥膳作法,肉美、味鮮。
12.湘潭:毛家紅燒肉
毛家菜因毛主席故鄉而聞名,毛家紅燒肉主席贊不絕口。正宗的毛家飯店位於湘潭
韶山沖,這裏的紅燒肉選的是五花腩,把五層三花的肚腩肉用冰糖八角桂皮先蒸再炸後
入鍋放豆豉作料,做法非常講究和復雜。做好的毛家紅燒肉色澤金黃油亮,肥而不膩,
十分的香潤可口。
13.廣州:老火靚湯
煲湯是廣州主婦的必修課。地道的廣州人沒有不喜歡喝湯的,不管是家裏作的還是
大小館子裏賣的,廣州的老火靚湯不外乎壹個目的——滋補!夏天冬瓜煲排骨加扁豆,
赤小豆降火,冬天花旗參煲雞祛寒。如果妳剛到廣州,上了出租車司機大佬會告訴妳:
這裏的水很熱氣呀,臉上會長痘痘,要喝湯吃涼茶……
14.順德:菊花魚生
順德自古都是富庶之地,當地人勞作之余,喜用本地物產精心烹調,互相品評,整
體廚藝頗高,廚師輸往廣州、港澳及東南亞壹些城市,“食在順德,廚出鳳城”。順德
菜式以清、鮮、爽、嫩、滑為特色。在聞名的炒牛奶、頂骨大鱔之外,菊花魚生也更具
是代表性風格。還有順德大良鎮的雙皮奶、陳村的魚餅……
15.延吉:狗肉火鍋
到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不吃狗肉可不行。跟全國其它地方壹樣這裏也流行吃火
鍋,朝鮮人的狗肉火鍋。特色鍋底,燉的是狗肉,狗雜狗排骨。除了鮮就是辣。可能是
延吉太冷,因此狗肉大補還要加辣椒。壹年四季吃,夏天吃最好,治感冒!
16.長春:地三鮮
我國民間歷來有立夏之日嘗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的習慣。說起這地三鮮,指的
是新鮮下地的時蔬:莧菜、元麥和蠶豆(或是蒜苗),炒在壹起吃的就是鮮嫩。到了長
春,地三鮮成了當地的名菜。現在也有把土豆、茄子、辣椒炒在壹起三鮮。這可是地地
道道的東北菜。
17.佳木斯:酸菜豬肉燉粉條
東北人愛吃燉菜,吃起來名堂也多,什麽大鵝燉土豆、小雞燉蘑菇、豬肉酸菜燉粉
條子,還都能顧名思義,也無壹不是寒風裏臘月天吃的鄉土菜。東北高棵大白菜腌漬的
酸菜切成的火柴梗子粗細的絲,幫白葉綠,久煮不糜。本地的土豆粉則易熟耐煮,出鍋
黃白鮮亮用筷子挑起簡直是春柳倒掛。用殺豬時煮肉和骨頭的老湯,放入爆炒過的五花
肉文火燉出的豬肉酸菜粉條子,可口的香氣繞屋脊!
18.沈陽:四川火鍋
就像在其它城市,四川火鍋壹樣風行於沈陽的大街小巷。四川火鍋的味道厚重講究
鮮辣不但和東北菜的濃烈粗獷相似,也正投了沈陽人脾氣對了沈陽人的口味。說起來吃
辣,東北人也是佼佼者,其實真正到了沈陽四川火鍋店的老板們才感覺找對了地方,沈
陽人的熱情簡直讓他們把這裏當成了第二故鄉。
19.呼和浩特:蒙古烤肉
馬背民族的地道風味是烤出來的。等妳進過了蒙古包,喝過了奶茶,雙手接過熱情
好客的牧馬人雙手遞過來的哈達!等妳圍著熊熊篝火,享受著草原徐徐微風送來的烤肉
香,妳肯定會想起“風吹草底見牛羊”。
20.北京:水煮魚
“麻上頭,辣過癮”,本是重慶的名菜,如今卻在京城流行得壹塌糊塗。間接反映
了川菜在北京的重新崛起和東北家常菜的沒落。水煮魚工序簡單:將新鮮的魚切成薄
片,用鹽稍稍腌漬壹下,再上滾水氽。真正味道的好壞關鍵取決於麻椒、辣椒原料的好
壞以及熬制紅油的水平。
21.吉林:狗肉湯
在吉林的朝鮮飯店,所有的狗肉湯都是當天的新鮮肉壹天壹燉,沒有老湯。這樣做
出來的狗肉湯叫清湯。要吃狗肉,名堂多了狗肉燉豆腐、狗肉幹白菜、狗肉火鍋。可不
管妳吃什麽樣的狗肉,壹碗狗肉湯可少不了,這壹碗湯入口,回味壹下,覺得鼻腔裏都
有了香氣這狗肉才會越吃越香。
22.深圳:重慶老火鍋
深圳好像是壹個很容易登陸的城市,什麽風格的飲食都能找到壹席之地,當然現在
最熱的是火鍋。壹家叫深圳易的網站就推出了“火鍋”的飲食專題。重慶火鍋、(火加
巴)子火鍋、原汁原味古法火鍋、潮泰火鍋、肥牛火鍋、徽派火鍋、“譚魚頭”火鍋、
日式火鍋……好壹場火鍋大比拼!重慶火鍋以麻辣為主,鹹鮮、酸辣味兼有,分清湯火
鍋、紅湯火鍋和鴛鴦火鍋。它以調湯考究見長,具有原料多樣,葷素皆可,適應廣泛,
風格獨特,場面熱烈等特色,因而最熱辣鵬城。
23.珠海:黃骨魚
四川人吃的黃辣丁,南方人叫做黃骨魚。珠海是壹座吃慣海鮮的城市,又多移民,
沒有什麽自己的菜系,只好嘴大吃四方。這款時興的黃骨魚,就是湘菜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