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小雪節氣吃什麽傳統食物最好 小雪時節四大傳統美食

小雪節氣吃什麽傳統食物最好 小雪時節四大傳統美食

小雪節氣吃什麽傳統食物最好小雪時節四大傳統美食

 糍粑:小雪節氣習俗中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制成的壹種食品,是中國南方壹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有的地方將糍粑制作成圓形,有大有小,象征著豐收、喜慶和團圓。有的地方又稱為年糕,這壹名稱也是寓意吉祥如意,人們常說:“年糕,年糕,年豐壽高”。

 刨湯:小雪前後,土家族群眾又開始了壹年壹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很適合冬季養生食用。

 殺年豬開宰年豬的嚎叫聲壹出,客人們立刻放下自家的農活,陸陸續續趕來。男客人幫助屠夫把壹頭肥豬剝得白白凈凈,女客人幫廚,壹時間農舍炊煙繚繞,喜氣盈門。屠夫剛把年豬剝凈“凈邊”往案板上壹擱,好客的主人就吩咐屠夫,砍下壹塊足足5kg多的刀頭好肉做“刨湯肉”。轉眼功夫,排骨蘿蔔、回鍋肉、腸肝肚肺、豬血旺,油亮香濃的“刨湯肉”菜肴擺滿了桌面。壹頓豐盛幽趣的“刨湯肉”酒席,滿桌的酒席,清香四溢。

 臘肉:在我國,腌制臘肉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相傳,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寧王,兵敗南下途經巴中,來到漢中紅廟塘時,當地的百姓用腌制好的臘肉來招待他。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後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陜南的地方官吏就曾將臘肉作為貢品,進獻禦用,慈禧品嘗臘肉之後,贊不絕口。

 在民間,各個地區壹直就有腌制臘肉的傳統習慣,非常普遍。每到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每家每戶都要殺豬宰羊,除保留夠過年用的鮮肉之外,還要再留出壹部分,人們用食鹽,配上花椒、大茵、大料、桂皮、丁香等香料,把肉腌在缸裏。

 經過7—15天之後,把肉用棕葉或者竹蔑繩索串掛起來,滴幹水,再用柏樹枝條樹葉、甘蔗皮熏烤,最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幹而制成臘肉。生活在城裏的人們,到冬臘月的時候,也要到市場上挑選肉質上好的豬肉、雞、鴨、魚等帶回家腌制成臘味,品品臘味,增添歲暮的溫馨氣氛。

 魚幹:俗話說:十月豆,肥到不見頭。 小雪節氣時,溫度降低,漁民們為了獲取口糧和經濟利益,會開始做冬捕,在沿海地區,人們會捕捉旗魚、烏魚、還有其他小魚,宰殺後撒鹽腌制、晾曬,做成小魚幹,小魚幹經久耐煩,可以壹直吃到冬天結束。

 小雪節氣吃什麽養生?

 1、香蕉

 香蕉是冬季食用的最佳水果,當人體腦內5-羥色胺含量減少時,會出現失眠、煩躁、悲觀、厭世等壹系列抑郁癥狀。香蕉中含有這種物質,適當增加香蕉的攝入會促使人的心情變得安寧、快活。因此,在小雪時節大家可以適當的吃壹些香蕉來緩解心情。但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吃。

 2、黑米

 黑米的顏色之所以與其他米不同,主要是因為它的外部皮層中含有抗衰老的花青素類色素。米的顏色越深,表皮色素抗衰老的效果則越強。此外,這種色素中還富含黃酮類活性物質,相當於白米的5倍之多,對預防動脈硬化大有裨益。長期食用黑米,不僅可以促進睡眠,還可治療頭昏、目眩、貧血、白發、眼疾和腰腿酸軟等癥。

 3、羊肉

 冬季以養“陰”及“藏”為主。腎主藏精、肝主藏血,這個時節,調養肝腎很重要,所以宜吃像羊肉等溫補食品。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粘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4、紅棗

 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紅棗富含鈣和鐵,是補鐵補血佳品。研究發現,人體血液中缺鐵會怕冷,因此冬季防寒可多吃紅棗,增加鐵的攝入,從而提高身體耐寒能力。冬季養生吃紅棗,不但可以補氣養血,還能起到抗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