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關於臘八節喝臘八粥的作文5篇

關於臘八節喝臘八粥的作文5篇

1.關於臘八節喝臘八粥的作文 篇壹

 這壹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壹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壹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壹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壹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幹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壹起,放在粥碗裏,活象壹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壹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裏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壹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這壹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托哀思的。

 在東北也有諺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的之說,意指臘八這壹天非常冷,吃臘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禦寒冷。

 “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農歷臘月初八,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臘八節”。關中壹帶到了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煮上壹鍋“臘八粥”,美餐壹頓。不光大人、娃娃吃,還要給牲口、雞狗餵壹些,在門上、墻上、樹上抹壹些,圖個吉利。

2.關於臘八節喝臘八粥的作文 篇二

 小時候最開心的時候莫過於過年了,而臘八則是那時最甜的壹天。

 早些年,對於臘八的記憶卻只是老家、鞭炮、臘八粥。而臘八粥就數二姑家的甜。年間,總要冒著被父母教訓的風險,磕磕絆絆壹兩裏路到鄰村去,只為喝壹口二姑奶奶做的粥,回來時便已滿身泥漿,自己也被樹枝刮的遍體鱗傷。經過父母的說教和藥油的“洗禮”後卻又悔不當初。然而來年卻仍為了壹口粥長途跋涉。

 那年臘八,母親命我去趙叔家裏借鹽,這個命令似乎是告訴我又可以出去玩了!這讓我有些驚喜。前壹天夜裏便已落雪,雪積了小指厚,壹路上邊走邊玩險些將借鹽的事忘掉。壹夜的鵝毛大雪將趙叔家的小路埋得不見蹤跡。我正玩的不亦樂乎,哪有心思管這些?隨即踏上了那條通往鄰村的泥路。這可不是壹條普通的路,而是壹條能讓汽車深陷其中動彈不得的路,泥濘之極。沒走壹會半條小腿就已陷入泥中,於是只能用盡全身力氣把腳拔出來才能踏出下壹步。就這樣深壹腳淺壹腳的走了好久都沒有看見趙叔家的房子,便壹* 股坐在地上哭了起來,心砰砰直跳,腦子只知道“我迷路了”我渾身發顫手中握著的壹把泥漿從指縫溢出只留下壹片褐色的痕跡。

 夜幕降臨,前面村子的燈火約好似的亮起。我鎮靜下來忽然想起這條土路似乎是去往二姑家的,想起那甜甜的臘八粥便壹骨碌爬起來,用手抹了壹下眼淚卻抹了壹臉泥。小路在家家燈火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清楚,就連二姑家朱紅色的大門也被映的通紅。此刻它是那麽的親切。拍響大門,前來開門的二姑夫被我這模樣嚇得壹楞,隨即便說了句“咋弄成這樣了呢?”便和二姑端來壹盆清水洗著我的臉和手。當溫熱的水變的渾濁的時候二姑奶奶已將給我熱好了臘八粥。似乎早已知道我來的原因。我全然不顧形象狼吞虎咽的大快朵頤。偶爾還會叫上幾句“好甜”“好燙”。二姑奶奶便會關切的說“吃慢點兒,別燙著咧。”邊說邊給我端來腌黃瓜“別甜煞嘴哩,吃點鹹的”。吃著吃著就開始犯困,眼皮漸漸下垂險些把臉倒在碗裏。二姑便把我抱到那個好老的木床上。我就在臘八粥的香味兒和腌黃瓜的鹹味兒中進入夢鄉。第二天早晨睜開眼時,卻在家裏的土炕上,洗凈的衣服在窗外的晾衣架上隨風搖曳。

 往事並未被時間的風吹散,就如同那臘八粥的香氣壹般若隱若現。

3.關於臘八節喝臘八粥的作文 篇三

 我小的時候,家境雖不很富裕,但我的母親仍會把每壹個節日都過得豐富甜美。

 記得臘月初八的前壹天晚上,母親安頓我們幾個兄妹:明天是“臘八”,要早些起來吃“臘八粥”。母親說著,像變戲法壹樣拎出壹包紅棗,我們高興得如饞貓壹般,在炕上打著滾,嘴裏還“噢噢”地叫著,想要幾粒打打牙祭,母親卻在這叫鬧中把幾顆的紅棗悄悄塞給了我,哦,那壹瞬間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兒了……母親準備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紅豆等東西,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準備,然後再壹次叮囑我們早起,並說否則會變成“紅眼睛”的。當然這壹說法源於何處實在無處考證,因為我第二天還沒見過某個人因在“臘八”這天沒早起就變成“紅眼睛”的。“臘八”這天,母親總是起得很早,當我們還在香甜的酣夢中就隱隱聽到了那“呼噠,呼噠”的拉風箱的聲音。

 “呼噠,呼噠……”聽來是那麽悠揚,那麽綿長,那麽溫馨……天還沒有放亮,但紅彤彤的竈火將屋子映照得燦爛美麗,當濃濃的香味在屋子裏彌漫開來,母親便開始喊我們起床。當我們洗漱完畢懷著喜悅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著母親把那香味撲鼻,色澤鮮艷的“臘八粥”盛到碗裏時,我們激動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會敞開腮幫子大嚼大吃,因為粥燙得歷害,“吸吸溜溜”的聲音響成壹片。哥壹邊吃壹邊還不安分地將碗裏的粥用力拋向空中,而最讓我佩服的是那被拋起來如球壹樣的粥竟每壹次都準確無誤落回到他的碗裏,簡直像耍雜技,而我學了幾次不是把粥拋到炕上就是拋到後腦勺,逗得壹家人笑不成聲。母親端著碗坐在壹邊也不管我們,只用那充滿了愛的目光凝視著我們。這時節,屋外往往是寒風呼嘯、冰雪嚴寒,而屋裏的我們卻沐浴在母親溫暖的目光裏,津津有味地吃著香噴噴、熱騰騰的粥,那是壹幅多麽幸福的情景啊!

 如今時過境遷,“臘八粥”已不再是孩子們垂涎的美食了。雖然現在臘八粥用的料已與以前大相徑庭,什麽桂圓、蓮子、枸杞、蜜餞等既營養又保健,十分講究,但我吃來卻總感到少了幾樣味道……哦,當我在紛繁俗塵的生活中壹身疲憊時,我多麽想沐浴在母親那溫暖的目光裏再吃她做的壹碗“臘八粥”喲!

4.關於臘八節喝臘八粥的作文 篇四

 又到了壹年壹度傳統的臘八節,來跟大家聊聊在這節日裏的食俗吧,那就是吃臘八粥。

 臘八粥是壹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壹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家家戶戶都要制作。傳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前壹天,奶奶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谷物。光看著就讓人聯想到了美味。

 清晨壹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禍,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谷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著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壹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著,我現在終於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著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壹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壹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壹頓美味,變成了灰燼。

 過了壹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妳這個小饞貓!”她揭開鍋蓋,裏面的水幾乎消失待盡了,纏和在壹起的米粒間不時有壹個個小氣泡,仿佛壹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壹群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

 壹家人圍坐在壹桌,每個人前面都是壹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壹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著壹絲滑爽,仿佛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壹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壹掃而光。神話故事說:“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

 真美味的臘八粥啊,真希望能夠天天吃上這麽好吃的臘八粥。

5.關於臘八節喝臘八粥的作文 篇五

 兒時的記憶中,每當邁進了臘月的門檻,母親便開始扳著手指數起日子來,念叨著:“快到臘八了,又該給妳們熬臘八粥喝了……”

 在我小的時候,鄉村還是比較貧困的,粥可謂是莊戶人家的主食了。那年頭,稠粥是不敢奢望的,生活不寬裕的家庭,因為舍不得多放米,有時稀得能照出人影兒。只有富裕點的人家,那粥才濃些,是真正的大米粥,人們就誇張地說成“豎勺子不倒”了。這粥,喝的當然還得數臘八粥,但除了過臘八節,尋常的日子裏更是難得吃上壹頓的。

 每到農歷臘月初八,母親就會早早起床燃起炭爐給家人熬“臘八粥”。臘八粥的食材是很豐富的,除了可以選用米、豆等糧食作物之外,還可加入青菜、茨菇、荸薺、紅棗、白果、蓮子、杏幹、核桃仁等蔬菜和幹果混合煮成。聽母親說,據“臘八”壹詞中的“八”字,壹般在配料時都是以湊齊八樣為宜,搭配可隨各人喜好而定。

 熬“臘八粥”是很費時的,但母親卻總是很有耐心。她先將豆油在鍋裏燒熱,再放進蔥花和鹽爆鍋,然後逐步加入水和配料,待鍋燒開後才會放點菜葉進去攪勻。其中,花生米是母親用菜刀在面板上挨個切成碎塊的,喝著母親的臘八粥,每當嚼到裏面的花生米時,感覺那味道真是格外的香。

 臘月正是呵氣成霧、滴水成冰的季節,每當從被窩裏鉆出來,渾身早已凍得發抖,然而壹家人坐在飯桌前,圍著壹大鍋香噴噴冒著熱氣的臘八粥,妳壹碗我壹碗,壹邊品嘗著香稠的美味,壹邊稱贊著母親的廚藝,待到額頭上、鼻尖上沁出細密的汗珠時,那心窩裏就別提有多溫暖了!

 冬去春來,物換星移,近三十年的時光壹晃而過。如今,家鄉人如果不怕麻煩,天天吃、頓頓吃臘八粥都不成問題了。前些日子回老家,我便嚷著叫母親給我熬臘八粥喝,說城裏的粥店吃不出當年的味道了,我就饞那壹口。母親笑了,說,還是等到臘八再說吧,現在別說在妳們城裏,就在咱鄉下這也早成稀罕物了,誰還願意去操那份心呢?

 我沒有堅持再要臘八粥,倒不是怕麻煩母親,而是我覺得許多留在記憶深處的美食,只有讓它塵封在心底,久經歲月的發酵,那味道才會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