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重於記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線條勾勒,偏重表現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為大家分享了記人散文,壹起來看看吧!
記人散文1也許,每個村莊裏都有壹個孩子王,讓我們每每想起的時候會忍俊不禁。我們笑過之後,又會為那些逝去的時光與改變的世界潸然淚下。
我的故鄉魯灣的孩子王是二傻。他個子低矮,腿短頭大,壹雙青蛙眼嵌在黑黑的臉龐上像是兩只明亮的電燈泡。村裏的大人們都說他傻,還說他是醜八怪。人們看著他怪怪的體型和鴨步鵝行的樣子臉上就笑開了花。很多人拿他的肢體和眼睛開玩笑,說他跳進河裏就是活生生的壹個大青蛙。他不但毫不生氣,反而傻裏傻氣地兩腿屈伸,雙臂向前搖擺,做出蛙泳的姿勢,把人逗得笑掉了大牙。
他見了孩子們總是笑嘻嘻的,看上去完全不像三十多歲的人。我和小夥伴們總愛找他玩耍,在我們眼裏他不僅是壹個滑稽可愛的人,還是壹個多才多藝的人。他家裏有壹臺十四寸的黑白電視機,放學後我們擠到他家的堂屋裏看動畫片。二傻的母親是個和藹可親的老人,從沒嫌我們吵擾她。她還會拿出藏在床頭的橡皮糖或山楂糕發給我們吃。我們看動畫片的時候二傻會和我們壹起看,看到高興的情節他手舞足蹈,還會吹起很有節拍的口哨。
他做的彈弓、木陀螺和風箏有模有樣,很討我們喜歡。他用樹椏和皮筋制成彈弓,興沖沖地領著我們到楊樹林裏打鳥。我們遠望到壹只啄木鳥在啄著樹梢,他大手壹揮讓我們停下腳步,不要發出聲音。我們屏住呼吸望著那只紅頭、黑羽毛的啄木鳥。他握著彈弓躡手躡腳向前去。那只啄木鳥絲毫沒有察覺,仍然嘟嘟的啄著樹梢。他走到離樹不遠的位置,將壹粒石子夾在皮筋上,兩手用力拉弓射彈,嗖的壹聲石子射了出去,正打在啄木鳥的翅膀上。它慘叫兩聲撲棱棱的落在半空,忽然又飛起,轉眼就飛得沒有了蹤影。我們為二傻喝彩,都說他彈弓玩得好。
到了春風駘蕩的時候,二傻用薄竹片和彩紙做風箏。他做的風箏不僅栩栩如生,還十分輕巧,風壹吹便能輕盈地飄向雲端。他做了壹只老鷹形狀的風箏,還用毛筆蘸著墨汁畫上鷹眼、鷹喙和羽毛。他拿著風箏和線繩到麥田裏玩,我和小夥伴們前呼後擁著他。初春的麥苗稀疏短小,遠望去遼闊的麥田宛如鋪著壹層薄薄的綠氈。我們在麥田裏嬉鬧,在麥田裏奔跑。春風吹拂著我們的面頰。二傻趁著壹陣春風將風箏放入天空,壹只手緩緩松著線繩。風箏越飛越高,和白雲壹起在藍天上飄翔。
那年冬天下起了鵝毛大雪,村莊和田野都被皚皚白雪覆蓋,恍如銀雕玉砌的世界。清晨的時候積雪盈門,屋檐掛滿了晶瑩剔透的冰掛。壹位村民在麥稭垛裏發現了壹名流浪人。村民們紛紛來圍觀,只見她大概二十多歲,濃眉大眼,蓬頭垢面,穿著破舊不堪的棉襖,嘴唇凍得紫紅。她蜷坐在麥稭垛裏瑟瑟發抖,想必又冷又餓。
有人說二傻還是光棍,可以讓他收留這個流浪人,於是我們壹群孩子帶著她到了二傻家。二傻的母親見流浪人可憐,趕緊讓二傻用火盆生火給她取暖,還給她端出壹碗熱氣騰騰的面條。村民們都勸二傻把流浪人娶了生孩子。他卻壹語不發,硬著頭推著自行車就走。二傻的母親追著問他去幹什麽。他丟下壹句話:“我到縣城去。”二傻的母親勸阻說路上的冰雪還沒有融化,路滑危險。他卻不顧勸阻騎上了自行車,使勁兒蹬著,壹會兒就蹬到了街口。村民們望著他弓腰猛蹬自行車的身影,都以為他進城給流浪人買新衣服,采買辦喜事的酒菜去了。
二傻回來的時候已經午後。人們都以為他會帶著衣服、帶著酒菜滿載而歸,出乎意料的是他空手而歸。
傍晚的時候天仍然陰沈沈的。彤雲在天空上聚集,慢慢變厚,似乎隨時便會落下雪片。流浪人的家人開著壹輛拖拉機來到村裏,把流浪人接走了。他們對二傻感激不盡,說二傻是個大好人,還往二傻的手裏塞壹沓厚厚的錢,卻被二傻拒絕了。
原來二傻蹬著自行車到了城裏的廣播電視臺,自己花錢為流浪人發布了壹則尋找家人的啟事。這壹來回就是壹百多裏的雪路。從那以後,村裏人都說二傻根本不傻。在我心中,他也永遠的成為了我們的孩子王。
記人散文2爺爺是我上初二那年病故的,初冬。到現在為止,依舊記得爺爺病故那天中午三姨到我家樓下等我放學回家後,見到我吞吞吐吐的告知我,爺爺是早晨離世的,離世前還問我回去沒?……還未等三姨話落,大腦壹片空白,完全不知道後來是怎麽上的樓,是怎麽進的門,是怎麽招呼的三姨,下午的課又是怎麽聽完的。下午放學後,姑姑接我回了老家。當車停在門口時,我透過車窗看見大門口那弱弱的燈光,院內走來走去的家族長輩,還聽到不知是誰的哭聲。那個時候,我多麽希望這壹切都不是真的,多麽希望爺爺還健在著,那個疼我、愛我、寵我的爺爺坐在屋內喝著濃茶,等著我進屋前喊的那句:爺,我回來了!而當我戰戰兢兢的走到院子推開房門,眼睛不由自主的眨個不停,傻楞後,眼前的壹切還未消失,我才確認爺爺病故的噩耗是真的。我心裏抱怨著:爺爺走了,說好給我做壹輩子好吃的爺爺真的不要我了……擡起頭看著那張熟悉的人物黑白照片時,從內心感到自己作為孫兒的不孝,雙膝跪地,眼淚隨之奪眶而出,在那時候我也才知道,人傷心到壹定地步,怎麽哭,都是哭不出聲來的。
聽父親說,爺爺年輕時為響應國家號召到鐵路上參加過工作,後因身體原因轉業回到了當地的壹家生物制藥廠。模糊記得小時候也聽爺爺說起過此事,還有幾次跟著父親去過那個制藥廠,但因時間關系,只能記著爺爺說他那時轉業回來,應該是壹九七幾年的事,然後令他驕傲的就是在那個年代,廠裏還給他配發了自己的名片。後來,只要和爺爺聊天,壹旦嘮到他年輕那會,那“名片”這事就得再說壹遍,感覺說到那塊才是他最過癮的時候。爺爺病故後,我和父親整理爺爺的遺物時,我親眼目睹了他保存完整的名片,壹張手絹大小的棕色布片,壹根麻草繩系著,裏頭包著壹個快要老化的塑料盒,盒中裝著將近半盒紙張變色的名片,而現在也不知道是否還完整保存著。
其實,最懷念的還是小時候爺爺為我“量身打造”的美食——絕味土豆泥(自己為消失的美味起的名字)有甜的,辣的,麻的,香油拌的,蔥花香菜蓋的……也就在那時候覺得土豆就是這個世上最美的食物,壹天三頓、壹年1095次,頓頓吃也都不為過。那時還給爺爺說過,讓他親自種點土豆,以後放假回老家,就陪他壹塊拋土豆去,他幹活,我搗蛋,想著多美的!記得有壹次,我在炕上擺著“二爺”樣,告訴他我想吃土豆泥了,然後他便問我:小兔崽子,想吃什麽口味的?想都沒想:甜的,鹹的,酸的,辣的,樣樣壹份……沒等說完,能蓋天的巴掌在我屁股上輕輕打了下,便出房門了。等我看完動畫片,實在無聊,出門找他。撐起廚房的門簾,木柴燃燒造成的濃煙中,他坐在那木墩上,右手拿著我喝稀飯的小勺子,左手握著土豆,認真、仔細、專註的剝著土豆皮,用勺子把手背面刮壹下,用水抹壹下,感覺他就在執行這個世上最精密的任務,土豆細縫中用勺子夠不著剝不掉的,便用小母指甲壹點壹點的扣掉,時不時還被柴煙嗆的咳嗽幾聲。這時,我只會跑過去撲到爺爺的後背,用雙手試著想抱住他然後臉在長滿胡須的臉上蹭來蹭去,在耳邊還下命令的說:辣椒多放點,糖多放點……說完起身,故意在爺爺後背打壹巴掌撒腿就跑,邊跑邊還說:我出去玩會,做好了記得叫我……“別跑太遠”……“奧”……這段對話也是我最調皮搗蛋時和爺爺說的重復最多的內容。
“立立,回家吃飯了!”
“立立,回家吃飯了!”
……
四五聲過去後,隔壁家的超超媽聽不下去了,便跑到他們家房子來催我“立,妳爺喊妳呢,妳咋不吭聲呢?別和超超玩了,趕緊應壹聲”“聽到了,沒事,他會進來的”……說著,門簾被掀起,然後我起身拍拍土,就跟著爺爺回家了。後來想起也怪,每次爺爺喊我時幾乎都這樣,無論在誰家,只要門簾被掀起時,我看都不看是誰就起身跟著走,但是每次準沒錯,看來呀,“爺孫關系勝父子”這句話是真的!
每次吃爺爺做的土豆泥時,他都會做壹兩個小菜(爺爺是害怕我只吃土豆吃膩了,長大會厭惡那東西的原因)。吃快了,噎著了,端起爺爺的茶壺就是猛的壹口幹,現在若是看到小時候那樣,我肯定自己都會收拾自己,不過爺爺肯定會說:小娃少喝茶,半夜睡了又瞎鬧騰!我也就沒大沒小的頂壹句:妳管不著!說著嘴裏塞滿土豆泥,壹口茶壹口土豆泥壹口小菜,而爺爺只會坐在他的沙發上喝著茶,哈哈大笑。現在,真想為小時侯那個不懂事的自己向爺爺道聲對不起!
記得,最後壹次吃爺爺做的土豆泥也就是他病故的前兩年,那時也很少回老家了,但也從未想過那就是我這壹輩子最後壹次品嘗爺爺做的土豆泥。眨眼,十壹年未和那絕味的土豆泥謀面了,怪難受的!
15年冬天,因工作赴京學習。有天晚上跑完步在回旅館的路上,見壹位六七十歲的老大爺在路邊賣土豆泥,瞬時被他的攤位吸引,然後火急火燎的跑到攤前:大爺,您做的土豆泥都有什麽味的?“辣的,甜的,什麽味都可以調,看妳想吃哪種口味的!”“您先給我來份辣的`我嘗嘗……”“好嘞,稍等下小夥子,這就給妳做著,辣椒吃嗎?”“多放點,味道調重些”……看著那位大爺在做土豆泥時,我滿腦子都是爺爺給我做土豆泥的畫面,時不時還偷偷傲氣的說句:要是我爺爺做,這個步驟應該在加調料前面完成……這塊不應該加蒜蓉……加了辣椒後應在用燙油澆其上面才能煥發辣椒的香味……兩分多鐘後,大爺將拌好的土豆泥遞給我,我先是鼻子貼近小碗聞了聞,然後就用勺子使勁勾了滿滿壹勺放入了嘴裏,加之對土豆泥的想念著實沖動,吃進嘴裏的又全是回憶,雖然味道比不上爺爺做的,但是那種心裏的感受卻是最直接的,想著想著,眼淚便滴落了下來……也就是在第二天起床時才發現舌頭上燙了好幾個泡。那壹個月裏,我在那位大爺攤上***吃了十二次……
現在,每次休假回老家探望奶奶時,未進房門,就喊著:婆(陜西關中壹帶對奶奶的口頭稱呼)……婆……等奶奶在院裏傳出應答聲後,我便掀起門簾進屋,在爺爺遺像前磕頭上香,嘴裏還老默念著:孫兒回來看您了!有時候還會默默的撒撒近來心情的不痛快,是的,爺爺肯定知道,他肯定在給我加油。就像爺爺病故後送他老人家入土那天,天空飄起了那年的第壹場雪,不到半個小時,整個村莊就成了白茫茫的壹片,腳踩至上面咯吱作響,壹百多人不同頻率,在廣闊的田間道路上奏響著獨特的送別之曲,族輩都說那是爺爺在天上顯靈了,替他的子孫們也傷心呢!所以,我每天在幹嘛,爺爺他肯定都知道,也都看得到!
時間壹恍惚,爺爺已離世近九個年頭了,這九年中我從壹個整天不踏實學習,拼命貪玩的小毛孩子已成參加工作的大人,這個變化也是他老人家最最最最想看到的……
爺爺,您看的到對嗎?孫兒願您在天國那邊壹切安好
記人散文3笑,是日常生活中再不過平凡的事情,遇到開心的事情偶然壹笑或是激動興奮地笑,但我卻從不在陌生人面前笑,因為即使我在他們面前笑得多麽燦爛、多麽開心,都不會理會我,他們只會心裏想:這人也許精神上有問題。所以,從小我便產生壹種觀點:絕不輕易向他人笑,賠了笑臉還丟了尊嚴。
樓下花店的老板很愛笑,剛開始搬過來的幾天都向鄰居們打招呼,現在也如此。她還堅持每天在每戶的門前放壹束花,那花的顏色和香味我至今還記得。壹天早晨上學睡晚了,那天還正是考試,我急匆匆地跑去上學,無意撞倒壹個人,但因為快趕不上公車,所以便不理會那個人沖上公車......到學校才發現校卡不見了,保安很頑固地不讓我進校門,當要找老師時才知道他們都去監考了,並且他們在監考時不準帶手機,在我著急地坐立不安時,花店老板突然從十字路口跑來,氣喘籲籲地向我遞來校卡,勉強地笑著跟我說:“快去上學吧,下次別再這麽粗心了,走路也要小心看路啊。”說完便催促著我進校,我笑著回答:“謝謝,以後我會小心了!”她離開了,我也去考試了。想起那鼓勵的話語,我便信心十足。但從那以後我就再也沒見過她笑了,沒人知道是什麽緣故,花店也不開了,有壹次看到了她,隔壁小妹正在跟她講笑話,但我可以看出她正沈浸在悲痛之中,小妹說完她便敷衍地笑了笑。我從母親那聽說她是因為親人故去所以才如此悲傷。因為這件事她不再笑出光彩動人的微笑。而我也漸漸發現我也不再想以往快樂,學習成績也降了幾名,也漸漸發現我的生活秩序原來是那張美好的笑臉支撐的,而不是來自父母的鼓勵、老師同學的支持。因為花店老板的悲痛,我也被套進了消極的監獄裏。在那黑暗的監獄裏,我不斷的反省,不斷的改變。
不久,花店老板的臉上重新復蘇了那美好的笑容,洋溢著幸福,那美好的笑容把我從“監獄”裏拯救了出來,在“監獄”裏,我不僅改變了人生誌向,也改變了我從小開始的觀點。她的笑容喚醒了我,但我的生活卻不像以往般乏味,而是像花店老板笑容般的光彩動人,多姿多彩。
笑,不僅僅是面對生活堅強地笑,也要面對他人笑,即使別人沒有發現、沒有在乎、沒有珍惜。
記人散文4我身邊有壹個朋友,她是壹個追星狂。妳總會看到,她的書包是EXO的,帽子是G.E.M鄧紫棋的,水杯是TFBOYS的,筆是迪麗熱巴......如果妳想知道娛樂新聞,就去找她,沒有她不知道的娛樂新聞。妳和她相處久了,會發現她很吝嗇,連五角錢也不肯請別人,而妳請她,她會讓妳把錢給她,然後她會把錢放在口袋。等存到壹定的錢,她可以去買鄧紫棋的海報,也可以去Bigbang的寫真集,還可以去買楊穎的寫真集。
她的成績在班級裏前十,她父母也就睜壹只眼閉壹只眼,隨她去追星。
有壹次,語文課上,老師問大家的願望是什麽?她把手舉得高高的,老師便叫她起來回答,她雙眼如天空中的星辰那般璀璨,鄭重地說她想去見EXO、BIGBANG、IU、樸信惠......完全不顧老師生氣的臉色,沒等她說完壹連串明星的名字,老師便打斷她對夢想的期望,大聲訓斥她不務正業,現在應該好好學習,不應該去追星......她呆呆地望著老師,眼睛漸漸紅了起來,淚水奪眶而出,老師也明白了自己的言行對她的傷害,也不再訓斥,繼續講課,之後幾天她沒再去學校,而是呆在家裏望著那些明星的海報。
還有壹次,她看了壹部韓劇,叫{太陽的後裔},便喜歡上了宋仲基,大量購買壹切跟他有關的東西,並搜索他的資料。這幾天和我聊天的話題都是宋仲基,無疑不就是這幾句話。
“宋仲基真的好帥啊!”
“妳知道嗎?好多人模仿宋仲基撩妹誒。”
"妳知道嗎?宋仲基去中國了。"
......
只要壹提及宋仲基,她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以後我說話時,都不敢再提及宋仲基,不然......
有壹晚上,我和她壹起逛商場,收銀臺壹旁有壹個海報,說宋仲基將會開粉絲見面會,她淡淡的看了眼,沒有以往的激動,而是默默地走了。
我問她怎麽了?她說她不喜歡宋仲基了。我問為什麽?她淡淡地回答道:“沒有為什麽,就是不喜歡了。”
我無語了,默默地和她壹起回家了。
或許,每個人都喜歡追星,只是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去追星。我也會追星,我追了鄧紫棋兩年了,在大街上看到她我會激動並且拍照。她壹出新歌,不管好不好聽,我都會逼自己喜歡上那首歌,循環播放好久好久好久......壹遍壹遍又壹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