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壹下今天的活動安排。這車在九點左右到達青城山,我們乘索道到上清宮,然後步行下山沿途遊覽。中午下行到山門,會有被稱為“青城四絕”的“洞天乳酒,道家泡菜,苦丁茶,白果燉雞”這樣的美食等候著大家。飯後稍作休息,我們將前往都江堰景區參觀。五點鐘,乘車返回成都。
邊說邊走,不知道不覺中壹小時過去了。車現在經過的地方是都江堰市,這裏以城西北處,由蜀郡太守李冰帶領群眾於公元前三世紀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舉世聞名,我們將在返回途中參觀這裏。
青城山近在眼前了,利用這幾分鐘的時間,我把它的概況給大家作壹個簡要的介紹。
青城山主峰老霄頂,海撥1600米,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都江堰市風景區內,距成都63公裏,都江堰15公裏,早在1982年便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在2000年,它更是於都江堰壹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遺產。
青城山屬邛崍山系,據地質考察形成於1億8千萬年前的造山運動,諸峰環峙,狀如城廊,山上林木茂盛,終年青翠,在唐代即被稱為“青城”,故名青城山。
青城山的得名,還有另外的壹種說法。那就是,“清城山”的筆誤。所謂“清城”古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在唐代,道、佛二教爭奪青城山的地盤,於是唐玄宗下詔“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詔書中的“清”字少了偏旁,從此以後人們就將錯就錯了。這種說法,也比較可信,有天師洞三皇殿內的唐玄宗手詔碑為證。
青城山不僅以日出、雲海、聖燈三大自然奇觀吸引著八方來賓更是以青城道教而名揚四海。青城道教氣功也聞名遐邇。
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的我國本土傳統宗教,它產生於東漢中葉。
青城山作為天師道的祖山,是道教的四大名山之壹,也是道教的發祥地之壹。
與基督耶穌幾乎是同壹個時期的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陵(後稱張道陵)在此後山大邑鶴鳴山結茅求道。他自稱“奉太上老君之命為天師”,並尊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聖典,根據當地氐羌原始部落的降鬼驅魔的巫術創“五鬥米道”,又稱“天師道”。
張天師於143年來到了青城山天師洞在此傳道修行,並在此羽化。此後其子張衡,其孫張魯也嗣法於此。晉範長生,唐杜光庭,南宋李少微等高道相繼來此傳道。
在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第11代傳人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後被康熙欽賜“丹臺碧洞”封他為“碧洞真人”。從此青城道教屬全真道龍門派碧洞宗至今已傳13代。
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他們把神仙居住的地主稱為“洞天”,青城山是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每壹個洞天都有壹位主治的神仙,青城山的主治神仙是供奉於建福宮,被黃帝封為“五嶽丈人”的寧封子。
青城山分前後兩山,各自面積分別為15和100平方公裏。這裏的36峰,8大洞,72小洞,108景壹切都滲透著道教文化的精神。前山為風景區的主體部分,突出了道教崇尚自然風格的道觀遍布其間。
說到自然風格,我們不得不提到青城山的自然之美,這裏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它的“幽”,也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其中當代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就於1940年前後,舉家寓居青城上清宮,自號“青城客”。
好了,朋友們,青城山到了,讓我們也來做壹回青城客,同它來壹個親密的接觸吧。請大家拿好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依次下車。行動時,註意安全,遊覽時跟緊我們的團隊。如有走失的情況請撥打我的手機,13後面9個6。
沿著被偉大的詩人杜甫稱為“丹梯”的石階走下來。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古名“常道觀”的青城山主廟天師洞。這裏海撥1100米,三面環山壹面臨澗,儼然神仙都會的景象。
依次遊覽了天師殿,三皇殿,黃帝祠,現在來到的地方是三清殿。這大殿修建於1923年,為重檐歇山頂樓閣式建築,殿前以九級石階接托。
大家看,這前檐並列支撐的六根大石柱都采用1.2米,精工雕刻奇獸圖案的大石礎,在莊重威嚴之中,是不是又富有靈瓏的意趣呢。大殿橫列五大開間,***580平方米,也由各種精美的整石圓柱支撐。這些柱子,高4.4米,非常的氣派。大家再仔細看這柱子上端的撐弓和彎門,都采用鏤空花刻,刻有人物花草,色調素雅,工藝精美。
這殿內供奉的就是道教至高無上的三尊神了。中間這位是住在清微天,上清境的“元始天尊”又稱“上清”或“天寶君”。左邊的這位是住在禹余天,玉清境的“靈寶天尊”又稱“玉清”或“靈寶君”。右邊這位是住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又稱“太清”或“神寶君”即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三位天尊合稱三清,各為教主,統禦各路鬼神,為宇宙萬物的創造者。
我們出殿去看看,這殿前的石欄上雕刻有“天簌靈嬰圖”,這石像都為光頭露背嬉笑玩耍的嬰兒他們的光頭上沒有戒疤,天靈蓋下凹還沒有長平,有的還有我們成都話叫的“毛根兒”,石雕用天真活潑的嬰兒代表“赤子”,按道德經上所說,“常德不離,得力歸於嬰兒。”暗示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到達童心不泯的程度。石雕中所設計的“海螺”等樂器遇風會發出悅耳的聲音,叫“天簌”,代表了道教所崇尚的自然,這“天簌靈嬰圖”,實際上代表了道教崇高的哲理和審美情趣。
這兒還有壹棵非常高大的古銀杏樹,樹高有30米,樹冠直徑有36米。我請大家猜壹猜樹齡。不是500歲,也不只1000歲了。其實它差不多有2000歲了,相傳,這樹是張天師親手植下的。站在這樹下,讓我們不得不感嘆,鬥轉星移,歷史變遷,時光飛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