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倉央嘉措,情意綿綿的壹世情長躍然紙上;
欣賞達芬奇,壹種莫名的愛嬌,把我攝像著蒙娜麗莎;
……
藝術家何以成為了藝術家?
藝術家是如何獲得靈感,又是如何找到獨特風格或創作主題的呢?
《像藝術家壹樣思考》作者BBC藝術頻道主編威爾·貢培茲發現, 這些世界上最頂尖級的最偉大的創意思想家,都是極度好奇的、勇敢的、 懂得思考的 。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工被淘汰,而永遠不會被取代的人,就是具有藝術家品質的人。因為機器人沒有人類的大腦,沒辦法創作,它可以去執行人類的命令,但無法像人類壹樣擁有情感、熱情激情,去從無到有地創造壹個具有生命力的藝術品。
我們如何成為壹個活在未來的人?我們每個人都能借鑒藝術家的經歷,借助藝術家的品質,那麽現在,是時候像藝術家壹樣思考了!
像藝術家壹樣思考,最重要的是學習藝術家內心血液中所散發的自信心。 ?
每壹個人都是壹個藝術家
巴勃羅·畢加索說過:“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是怎麽在長大之後仍然保持這份天賦。”
每壹個人都是擁有創造能力的,為什麽成長中有的人泯然眾人矣,有的人不斷進化成為了藝術家?這中間最大的差別是在哪裏?
作者說: 所有的成功的創意,無論小說家還是電影創意,哲學家,他們都有清晰可辨的特點。這些特點並不是說稀奇的超凡脫俗的品質,而是每個人身上都有,只是有的人忘記了,在這些所有成功的創意人身上,他們都是非常有自信心的人。
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中,盤尼西林直言:我們就是中國最好的90後樂隊,沒有之壹;Click#15對不喜歡的音樂壹臉鄙夷,狂傲囂張,但是壹旦沈浸音樂,中國最火的火星哥Ricky+六指琴魔楊策的完美搭檔,無人能敵。他們對自己極度的自信,不需要征求意見,這就是搖滾樂隊的姿態,靠著身體的熱情猛烈向上生長。敢於對命運說yes,並且負起全部責任,他們的生命蓬勃著無限的張力。
藝術家不會等待他人的邀請
藝術家在繪畫、寫作、表演、歌唱之前,並不會征求任何人的允許,而是隨心而行。藝術家的創造力並不足以將他們與普通人分開來,或者說拉大彼此的距離。因為創造力人皆有之, 重點在於藝術家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並且對這個領域給與極大的關註,這點燃了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的才能有處可使。
為什麽找到優勢如此重要?因為投身熱情優勢中,自信心是可以滋生出來的。 壹個人的生命力是建立在信心基礎之上的 。“每個人對自己的信心是不壹樣的,只要攜帶著信心的力量,無論做什麽事情,都是對的,因為整個人的狀態合頻率是對的,所以無論做什麽事都是對的。但是有的人每壹天都活在自我否定中,每壹天都活在自我抨擊中,無論什麽樣的人給與他什麽建議,最終都是沒有辦法去呈現,身體的那股信念信心沒辦法支撐他將才華推出去。”
藝術家不壹樣的工作和思考方式
藝術家10大品質:藝術家富有事業心的、藝術家不會失敗、藝術家是極度好奇的,藝術家會偷竊,藝術家是懷疑論者、藝術家會“致廣大而盡精微”、藝術家有自己的觀點,藝術家是勇敢者,藝術家會停下來思考、所有的學校都應該是藝術學校。
1、藝術家都是富有事業心的,藝術家都是企業家,他們的本質都是讓事情從無到有,是創造。
有的人因為看見而相信,成為大多數人;有的人因為相信而看見,成為極少數人。當他們相信時,事情只存在腦海中,處於空無的狀態,他們腦海中有藍圖,憑借雙手在這個世界上從無到有創造出來,讓更多人看見。能夠支撐他們創造的是,來自內心豐富的想象力。愛默生說過壹句話:在藝術中,我們的手永遠都沒辦法塑造出高於我們心靈所想象的事物。
想象,妳現在所有創造出來的東西,觸目可及的東西,比如電腦、音響、機櫃等,最初都是存在設計者腦海中的想象。
當我在廈門遊玩,看到上面這組樹根時,仔細觀察:盤根錯節中,時而,它們像壹只只馬良之筆,訴說歷史故事;時而,它們像翩翩舞者,隨風而動;時而,它們又像壹群勇猛的戰士,壹聲號令,沖鋒陷陣……透過內心想象,它們可以成為很多不壹樣的東西。這個過程就是啟動藝術家的大腦,從無到有的創造。
藝術家並不難並不遠。只是妳把壹件大家習以為常的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事件,開辟另外壹個全新的視角全新版本,那每個人都是藝術家。這種能力極具有商業價值。
2、藝術家不會失敗。
如果去梳理天才創造者們——無論是企業家、科學家還是藝術家——的職業生涯,妳可能會發現壹個他們身上讓人意想不到的***同特點。他們的成功常常是由B計劃實現的。
本來是演員的莎士比亞成為了劇作家;達芬奇最初是以武器設計師的身份去推銷自己的。只要帶著覺知,查證的思維,藝術家靠B計劃成功的人特別特別多。
這給我們的啟發是,那些成功的人從來不會放棄,當他無路可走時,壹定不是停下來抱怨,而是在此基礎上不斷嘗試擴展,最後發現壹條全新的道路幫助自己走下去。
那些追求有創造性目標的人,會把生活當做實驗室,妳所做的壹切都不會浪費。在藝術家那裏,是沒有失敗概念的,即使碰到了失敗,仍然會思考哪些是繼續往下走時可以繼續保存的,哪些是可以放棄的。
那些保留下來的往往成為B計劃。UP子木,在傳統媒體走不通時,就開始嘗試B計劃,創辦UP讀書會,慢慢找到自己的天賦熱情。
給自己留有B計劃。
作為人類,我們每個人天生有創造的資本和需求,唯壹要決定的是我們要表達什麽,通過什麽媒介去表達,去創立公司、發明產品、設計壹個網站、繪制壹幅畫、研發壹種疫苗等。每個人都要決定自己去表達什麽。因為每個人都是獨壹無二的,壹定找到自己的激情點。比如畫畫、美食、瑪雅解讀、攝影、寫作,把天賦和表達吻合在壹起,這樣可以持續得久。 ?
3、藝術家都是會“偷竊”的。
藝術家非常擅長借鑒、混血。
牛頓曾說: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畢加索說:優秀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偷竊。這反應了藝術家的***性:他們都是集各種知識、門派於壹身的。
畢加索其實是非常擅長偷竊別人智慧的人,他學習梵高、塞尚、莫奈、非洲雕塑,將別人的智慧和創意融為壹體形成他自己的東西。
? 4、藝術家都是極度好奇的。
創造出有趣事物的前提就是對壹些事物感興趣。那些激情,熱情,是鞭策我們不斷求知的力量所在。這股力量讓我們產生了思考的沖動,去學習新知,從而激發想象力,去行動,去嘗試,讓壹個個想法落地。這才是壹個創意產生的過程啊。
在這個過程中,全身心投入壹個特定的領域很重要,畢竟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將註意力投入到妳真正熱愛的方面,才有可能喚起妳的創意。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別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會引領他找到熱情,主動求知,不斷思考,獲得知識,激發想象力,靈感和創意壹個個冒出來。
5、藝術家要有自己的觀點。
無論個人品牌還是IP,都要有自己的價值觀,不斷持續輸出。
每個藝術家都要有自己的觀點表達。當妳在看待壹件事時,妳要有自己獨壹無二堅定的觀點表達。
壹個重要的方法是,看書、旅行。不要讓自己空有觀點,不能只說不做。還要多做事、做成事,這樣妳的觀點才能有理有據。
讓自己改變觀點的壹個非常棒的方法:其實有壹種已經被證實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改變環境。改變妳的環境能夠完全改變妳的觀點,因為思路的中斷將使妳不得不去面對不熟悉的事物,這會刺激妳的感官,妳將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和體驗生活,於是妳捕捉和表達情感的沖動就會被增強。
這就是大家遠離家鄉時更喜歡拍照的原因吧。妳會發掘那些不引人註意的主題,同時對那些已經很熟悉的內容產生全新的意識,這種改變可能意味著要更換工作、搬家、或者是搬到另外壹個城市。比如當代藝術家彼得多壹格,甚至為此搬家到另外壹個大洲。
有時間就多去旅行吧。旅行可以讓我們慣性的思維中斷,到壹個陌生環境裏,必須用不同的視角方法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舊有的東西松弛掉了後,才會有新的東西湧現出來。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當妳的腦海發出生命力的靈光,那就是具有創造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