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記憶作文
夏日記憶作文1我的童年是快樂的。
小時候,大都是媽媽看護我,陪伴我長大。
夏季,大地被太陽照的直冒煙,蟬似乎也被熱神經了,壹直不停地叫,叫的那是壹個沒完沒了,壹只從太陽初升叫到星星滿天,那勁頭真叫壹個足。
吃過晚飯,許多捉蟬人便出動了。他們要去抓那些叫了壹整天的蟬。人們手裏都拿著手電筒、棍子和壹些膠水。這時,我們壹家人也出動了,拿好工具,快速向東關的田野走去。
來到壹片樹林,因為旁邊是壹條河,所以我和哥哥有些提心吊膽的,生怕掉進河水裏。哥哥最先找到壹只蟬,我和哥哥趕緊告訴媽媽,媽媽拿起手電筒,照了壹下旁邊,然後慢慢向左移動,照到了那只蟬,我和哥哥拿著沾上膠水的棍子,向那裏慢慢伸過去,那只蟬還沒有脫殼,還不能飛,所以被我們順利抓到了。就這樣,壹只只蟬兒被我們裝進了袋子裏,歡快的笑聲被夏夜的風吹得很遠很遠……
現在回想起來,夏日不長的經歷好像仍然在眼前。
夏日記憶作文2刮魚是我們家鄉的土話,意思就是將河溝的水刮幹然後逮魚,此種捕魚的方法因其中有刮水的動作,所以得名,如換成其他的詞語均覺不足以達意,也不夠給力。
我老家雖屬北方但因為北邊靠著蘇魯邊河所以有灌溉的便利,農田裏種的並不是北方常見的小麥或玉米而是江南才有的水稻,所以提起老家我們縣裏都知道那在當地也算是“魚米之鄉”。
種水稻自然離不開水,引水自然需要溝渠,每年夏忙的時節站在村頭高沿上往東看過去,大河小溝,暗溝明渠,星羅棋布,稻田井然,可謂蘇北江南;我那時候還小哪裏懂得農事,只記得大人在田裏勞作,自己在壹旁好奇地看他們如何育秧,拋秧,插秧,壹會兒又聽到身後不遠處水渠裏過水的聲音就急忙跑過去,只見水流剛從暗渠引到明渠,水的前鋒像無敵之師,漫過青草,卷走敗葉,淹過高坎,所向披靡。我壹時興起,綰起褲腿,甩掉鞋子,壹下跳到清淩淩的水裏,追著水流嬉戲。
等到秧苗歪歪斜斜,隊列不整地插到田裏,看上去就像我田字格裏面寫的字,我的期待也同時寫在了那裏。之後經過幾場透雨,村裏村外溝滿壕平,蛙聲不斷,炎炎夏日像施了魔法,田野裏已換了壹番景象:平整的稻田壹望無際,天高雲低;秧苗茂密,蔥蔥綠綠;靠近田邊,翠色的青蛙驚起,“撲通”壹聲跳進水田裏,嚇得拖著尾巴的小蝌蚪四下遊去。田埂上雜草喜人,溝渠裏水草依依,不知名的浮萍托著黃花蓋住了不大的水面,時而有小魚泛起漣漪。
我還記得在稻田的北邊有壹條較大的河流,稻田和溝渠的水都來自那裏。每到夏天河水沈靜下來,岸上揚柳倒映其中,水面蒲葦暗影浮動。因為河水較深就有較大的魚類生活在水裏,這通過水面不時劃過的魚的痕跡就能判斷出來。我們知道水裏有大魚以後,就找來魚叉叉魚。沿著岸邊慢慢地走,眼睛緊盯著水面,見到有大的水亮劃過,我們知道魚就在下面,這時舉起魚叉瞄準水花的頭部用力投過去,十有八九會叉到魚。當然我們不在魚之多少而在叉魚之快樂。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秋後。田野復歸空曠,只有滿地參差不齊的稻茬還做著夏日的夢。因為缺少了莊稼的掩護,溝河水岔便又裸露在眼前。這時的水道經過壹夏的滋養已經肥美無比,裏面的魚兒在等著我們過去。
記得每年的這個時候,刮魚都是我和小夥伴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壹般都是兩個人約好,帶著臉盆、水桶,拿著鐵鍬、魚簍,興沖沖地朝著水渠奔去。到了地點,我們壹般選擇水面較窄的渠道這樣工作量會小壹些。我們先是從水道的兩頭將魚盡量往中間趕,然後迅速用鐵鍬挖土作堰把魚圈在中間的這壹段,再然後我們分頭將圍堰裏面的水往外刮,直到露出渠底,這時魚兒都顯露出來無處可逃了。現在想想這不就是“涸澤而漁”嗎。有時候如果水量大,用臉盆刮水顯得太慢,我們就用兩條粗繩壹前壹後將水桶摽起來,壹人各執住兩根繩子的壹端,站在岸邊,拉開架勢像甩秋千似地將裝滿水的桶送出去,壹下,壹下,充滿了勞動的節奏。
我們邊刮水邊轉身看看我們的勞動成果,水面慢慢離開渠岸,壹寸,壹寸,水面在不斷下降,我們的喜悅在不斷高漲。水草貼近了水面,水草露出了水面,水草倒伏下來,兩邊的水形成細流往刮水的壹邊集中,看到魚了,魚在拼命逆著水流跑,魚露出肚皮了,魚在那裏練習翻身。我們刮水的動作告壹段落,下面轉入收獲時間。這時魚兒已無處藏身,大口大口地喝著僅剩的水。有的自以為聰明鉆到水藻裏。我壹手抓過去,魚兒像在和我握手,它那潤滑、厚實、豐滿的軀體我立刻感受到了。
渠裏的魚壹般都是草魚,還有小蝦以及叫不上名字的紅肚皮的小團魚。但有壹次我卻抓到壹個大家夥。當我掀開壹片水藻,壹個碩大的'、黑乎乎、圓滾滾的家夥躺在水坑裏,黑魚,壹條大黑魚,我高興地叫了起來。我兩手向下撲了過去試圖想壹下抓住它,可是這家夥的勁挺大,身上又滑,壹下子就掙脫了,落在泥水裏濺得我壹身壹臉的泥巴。我也顧不上這些再下手死死將它摁住,壹陣拉鋸戰之後,黑魚沒了力氣,我掐住它的腮壹點壹點地拎了起來。
等到夕陽西下,我們將刮到的魚平均分掉,再把圍堰扒開讓水渠恢復原貌,我們就踩著夕陽滿載而歸。現在我已長大離開故鄉也已很多年,兒時刮魚的經歷已成回憶。但不知為什麽我每到集市買菜都會不自覺地轉到魚市,伸手抓抓那活蹦亂跳的魚兒,現在想想這個習慣是與童年刮魚的經歷有關吧。
夏日記憶作文3夏日的早晨:
八點,壹婦女拖著身後壹孩:“寶寶走快點。”
我當下壹楞:難道是他們要過馬路嗎?可是都是紅燈啊!
那婦女索性背起小孩:“前頭有樹蔭,我們躲壹躲。”
望向四周,只有我壹人瀟灑地站在陽光之下,暴露出那曬黑的皮膚,還有,可以透視的背部……
綠燈亮了,我把包提得高高的,撒開雙腿就跑。如果妳問我要去哪,我會頭也不回地跑向壹個有空調的地方。
當然妳可以問公園裏的老者,他們在下棋時搖著扇子,看茶葉在水中的翻動,然後小抿壹口,然後再順手擡起壹顆棋子,說:“今年怎麽這麽熱啊。”
是啊,今年怎麽這麽熱啊。
夏日的午後:
蘇大學士有詩雲:君不見六月赤日起冰雹,又不見臘月幽谷寒花開。這說的是奇異的自然現象。可巧這天午後,就下了壹場冰雹雨。那時我原本打算出門遊泳,可突然:
嘩啦啦啦啦……啪啦啦……劈裏啪啦……
“啊——”,有人尖叫,“落冰雹啦——”
我本來還以為這是笑話——因為我十幾年來根本沒見過下冰雹是啥樣。可這清脆有力的聲音不會錯,我跑到窗邊壹看,失聲叫了起來:“哇,真是冰雹耶!”
隨著幾聲響雷,雨點和冰雹都落下來啦!
行人慌忙躲避——拿衣服夾在頭上跑,媽媽也嚇壞了,因為冰雹敲得窗戶直作響。而開窗,任風雨飄搖,拿著相機,記錄下了這壯觀的壹幕。
隨後跑出去關了空調,張開雙臂——好涼快啊!
夏日的夜裏:
看慣了古裝電視劇裏熙熙攘攘的長街,當妳身處於平江路裏,妳會發現這就是傳說中的,人在畫中。
然而這幅畫在夜裏依然美麗宜人——在這幅畫中沒有人會想坐下來,而是加入滾滾的人流之中。平江路的布局非常完美,路邊是壹條小河,沿河種了壹排垂柳。它們彎著腰,嫩綠色的長發已垂入了墨綠色的河水中。青色的石板路雖然不寬,倒也不顯得擁擠。在這溫柔的外表下面,隱藏著無數人們愛好的東西——美食。就看見遠遠地奔來兩美女,嘴裏說著:“這家的雞爪好吃。”此時,北段的壹家酸奶店也是生意興隆。還有極其內斂的美食——蓮蓬。老者挑著壹籃筐的蓮蓬。他在走著,悠閑地走著,很有節奏地用吳語喊著他的口號:“新鮮蓮蓬哎——”那聲音婉轉優雅,給人靜謐的感覺。
夏日記憶作文4今天中午天氣酷熱,整個世界好像在鍋裏煮著似的,我們就像鍋裏的螞蟻在滾燙的鍋裏掙紮著。
狗在陰涼的樹陰下趴著身子,吐著舌頭,連主人喊它都懶得回應。樹的葉子壹早還是生機勃勃的,現在耷拉著腦袋。樹上的蟬可是最煩的了,從早上開始就不停地叫喚,吵得我都睡不著覺了。
我呆在家裏,正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爸爸在廚房燒黑暗料理,由於家裏沒鹽了我必須去超市買鹽,我便不情不願地拿著錢無精打采的,如同壹只小蝸牛慢吞吞地走在人行道上。
還沒走壹會兒就熱得滿頭大汗,我的身體裏僅有的水分,也順著汗水流過背後,流過大腿,流到了腳跟,就像剛跑完馬拉松壹樣。
當我買完鹽回到家的時候,鹽都化了壹堆,自己也如同壹個月沒喝水的人,我跑到水龍頭前,痛痛快快地大口大口地喝,忍不住感慨:水:真是這世界上最好喝的飲料!
望著如同火球似的太陽,我不禁遙想:如果我們這個地方能像威尼斯水上城市那樣,那該多好啊!天天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在水中歡樂地打著水仗……
夏日記憶作文5我的童年是在鄉村度過的。那時家家都住在低矮的土房裏,窗戶很小,基本上不透風,家裏又沒有空調、電扇等降溫設施,天氣悶熱,孩子們除了睡覺很少呆在家裏。中午, 勞累了壹上午的大人們要休息壹會,孩子們便偷偷溜出家,到村頭的樹林裏捕蟬了。那時蟬特別多,炎熱的夏天,蟬鳴不分晝夜,不絕於耳,壹棵樹上能有幾十只,所以夏日捕蟬成了孩子們避暑度夏的最好玩法 。
每年暑假壹放,孩子們便三五成群地捉蟬。七、八月份的鄉村,空氣中彌漫著燥熱的氣息,太陽烘烤下的花草,都軟弱地彎下腰,夏季的熱風,吹過臉龐, 有壹種火辣辣的刺激感。中午的太陽格外刺眼,不敢直視,馬路上行人稀少,整個村落變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那時候 孩子們大都不穿鞋,壹是母親千辛萬苦做的布鞋,不經穿,穿得時間長了,就會磨破鞋底, 只有上學、走親戚時才穿 。二是老布鞋沒有現在的鞋好穿,新鞋硬緊磨腳,等穿著舒服了,也就快磨壞了,所以孩子們大多打赤腳,那時都是土路,被太陽烘烤後形成了很厚的熱土層。腳踩在上面,便燙得痛疼難忍。 但這沒有阻擋孩子們的玩心, 捕蟬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撲蟬的工具是自己做的,先到馬棚裏,冒險采幾根馬尾,打壹個活扣,用麻線綁到長竹竿上,然後悄悄靠近蟬,把馬尾扣套在蟬的前部,用力壹拉,就套住了,此時雄蟬會發出吱吱呀呀不情願的叫聲,而母蟬只會撲棱翅子,掙紮著想逃跑。
捕蟬也是有講究的,路邊粗大的楊樹, 蟬會爬得太高不易捕,低矮的棗樹、榆樹是最理想捕蟬目標,那裏既涼快,知了又多,很容易就捕到蟬 捕蟬的時候也要規則 ,不能讓桿子碰到枝葉,不能大聲說,否則就會把它嚇跑,於是,幾個小夥伴小心翼翼地穿行在小樹林中,眼睛盯著樹幹,忘記了夏日的炎熱,自由自在地盡情玩耍,度過了酷熱難熬夏天。
夏天的傍晚, 夕陽西下,天氣便涼爽了許多, 正是孩子們摸“仙家”的好時機,“仙家”是我們家鄉的土語,指禪的幼蟲,是世代流傳的美食。通常旁晚時分從地裏鉆出來,趁著夜色,偷偷爬到樹上,脫到幼殼,神展開長長的翅膀,脫變成漂亮的蟬。剛出殼時,通體潔白,眼睛發黑,過不了多久便顏色加重,變成黑色。因為這神奇的變化,人們才賦予它“仙家”的美譽。旁晚天黑,正是它們破土爬樹的時間,孩子們便抓住這壹時機摸“仙家”,有的還沒來得及爬樹就被抓住,有的剛剛爬上樹,就被人們摸到,胖乎乎的肉體惹人喜歡,每晚都能摸到十幾只或幾十只,拿回家泡在鹽水裏,第二天就可油炸上桌了。這大自然的恩賜豐富了農家的餐桌,給孩子們帶來了夏日的樂趣。好在那時蟬多,無論怎樣抓,都不會絕跡的。後來蟬的減少,壹是由於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二是由於路面的硬化,阻礙了蟬的幼蟲生長與出土。
我們的童年夏天是快樂的 ,盡管生活貧困,吃穿還得不到滿足, 但捕蟬的樂趣是今天的孩子們難以體會到的。半個多世紀前童年往事,每到夏天總回浮現腦前,時隱時現。
夏日記憶作文6七月的夏花正開得絢爛,大樹下的人就多了起來,壹個又壹個,樹間的嬉戲,打鬧,我們的童年,是像夏花壹樣美麗的回憶。
—題記
這些像日記本壹樣能壹頁壹頁翻開的回憶,是我無法忘卻的寶貴財富。
像往年的夏日壹樣,日上三竿之時,大樹下就坐滿了人。大人們嘮嘮家常,又或是抱怨七月炎熱的天氣,孩子們圍著大樹樹上躥下跳,享受暑假的時光,我也曾是其中壹員,我們曾經躲貓貓,曾經比賽爬樹,曾經在炎熱的太陽底下奔跑。能忘記大人的嘮叨,忘記作業的煩惱。因此,這炎熱的天氣在笑聲中揮散了。
突然沒有征兆的“砰”壹聲巨響,打破了夏日的寧靜,隨之而來的就是烏雲滾滾,還沒來得及多想,大人們帶著各家的孩子們準備回家了,暴風雨就要來臨。
孩子們不得不分開了,大人們都各自搶收自家的衣服,生怕被雨淋了。
遠處,還有不在家的叔叔阿姨家的繩索上正曬著衣服和被子,可眼看就要被淋濕了。
當然,幾個孩子都看到了,沒有人說話,大家只是互相望瞭望,壹起向遠處跑去……
衣服和被子收進了門,雨壹滴壹滴落下。房子的主人才急急忙忙趕回來,看到了我們,他先是訝了壹秒,然後會心的笑了,小夥伴們又互相望了壹眼,也都笑了。
關上日記,我又想起了腦海裏那段寶貴的回憶。我很慶幸當時的無邪,無邪的就像那夏日的花……
如今大樹又抽出了新芽,孩子們也長大了,沒有太多的時間,但我永遠也不會忘了他們,不會忘了這段回憶。我遠遠地看著大樹的翠綠無暇,就是那雨、那樹下,有我那些無瑕的小夥伴。
夏日記憶作文7仙鎮
夏天雖然炎熱但總能勾起我對童年的回憶。記憶的碎片就像錄制的磁帶、刻錄的磁盤或像復制的文件,雖已經年,但只要我願意,什麽時候打開它,還在那兒。但歲月不饒人,我恐怕等我再老些這些記憶會“受潮”變得模糊起來最後隨風而去。因此,我決定現在把童年的記憶抓緊寫出來,就相當於夏天趁好天氣將壹冬的衣被拿出來晾曬晾曬。
(壹)捕蟬
記得童年陪我度過漫漫長假的“遊戲”就是捕蟬。我老家村外有壹片果樹林,果樹林的北邊是壹條通到別村的公路,說是公路上面並沒有鋪柏油,是用碎石塊作路基再在上面鋪上土、沙壓實而成。因此,這樣的路面並不經用,日子壹長經過車輛的碾壓就變得坑坑窪窪,高低不平。但公路兩邊的樹木卻長得高大茂盛,最靠路邊的是法桐,壹到夏天老皮死去,壹塊壹塊地剝落像得了白癜風;法桐樹外面還有幾行排得整齊的白楊,粗細不壹,有高有矮,皆枝葉繁密。這兒就是我和小夥伴們經常流連捕蟬的地方了。
往往我們還沒靠近小樹林遠遠地就聽到蟬的合唱了,那蟬聲忽高忽低,此起彼落,但都是壹個音符“知了,知了——-”。等我們壹靠近大樹,知了好像發現了我們,立刻噤聲,但也有反應遲鈍的,沒收住音,最後壹律聽到的是滋滋的尾音。我們捕蟬頗有經驗,先裝作如無其事的樣子,也不往樹上看,漫不經心地走,知了也許看到我們並沒有敵意就又放肆地歌唱起來,這時候我們知道我們的機會來了。我們撿起放在地上的捕蟬器具。說是器具實際上很簡單,壹般就是找壹段鐵絲,將壹端握成環狀,然後將事先縫制好的壹個小布口袋縫到鐵絲環上,最後將鐵絲的另壹端固定到壹根長長的細竹竿上,這樣壹個捕蟬的工具就制成了。
我們選準了目標以後,並不徑直走過去,那樣會驚跑了知了,而是先繞到樹的背面,捕蟬的竹竿慢慢地往上送,同時順勢身子移到樹的正面,擡頭望去壹般都有好幾只知了有上有下地趴在樹幹上,有的在翹著尾巴叫,有的壹動不動。烏黑鋥亮的知了附著在青白的楊樹皮上顯得壹目了然,樹葉隨風搖曳,其間不斷有陽光漏出來。我們將網套壹點壹點接近目標,但要註意網套的開口要正對著知了逼過去,等到套口離知了只有壹乍距離時再迅速罩過去,運氣好的話這壹下就有兩三個被捕住呢。套進口袋的知了撲棱著,叫著,但無濟於事。我們手伸進口袋摸出壹只叫得最響聽它歌唱,它壹停下了,我們就用點力捏它,它就接著唱,覺得好玩極了。為了防止到手的知了飛了,我們通常將它的翅膀掐斷,它就“插翅難飛”了。在捕蟬的過程中往往會驚飛臨樹的知了,而且他們飛升的時候會噴出壹股尾液,在樹下的我們往往被噴撒了壹臉,但我們也不在意就又歡呼著追過去,換到別處捕蟬了。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