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臺灣有什麽好玩的好吃的啊

臺灣有什麽好玩的好吃的啊

臺灣小吃很多種,像是阿扁鴨、蚵仔煎、甜不辣、珍珠奶茶、芒果冰、胡椒餅、藥燉排骨、肉圓、大腸米線、淡水的“老天祿”,基隆的“鼎邊銼”,臺中的“太陽餅”,嘉義的“雞肉飯”,高雄的“山河肉”,臺南的“黑橋香腸”等等。 臺北市位於臺北盆地中部,是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臺灣島上的第壹大城市。 臺北地區,原來是壹片沼澤密林。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後,實行"寓兵於農"的政策,派兵到這壹帶墾荒。1708年,福建人到此建立了村莊,15年後出現了城鎮。清光絡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在此建立了臺北府,統管臺灣行政,從此有了"臺北"這個名稱。 臺北市還是臺灣北部的遊覽中心。距臺北市16公裏的陽明山,是臺灣著名風景區之壹,壹年四季,陰晴兩霧,景象萬千。 陽明山溫泉,同北投溫泉和臺南關於嶺溫泉、洹春半島的四重溪溫泉,並稱為自灣四大溫泉。臺北市又是臺灣的飲食中心。 單講小吃,可謂精華營萃,多彩多姿。茲舉幾例: 大橋肉棕 臺北市延平北路三段,"仙樂斯"舞廳壹旁,每當華燈初上,就可以看到由兄妹三人經營的"大橋肉棕"。小攤前食客不斷,大籮筐裏上千個肉棕,壹晚上必定售光。大橋肉棕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它餡香米懦,既不硬生,也不軟斕如泥,蒸制約火候恰到好處。壹個肉棕售價是臺幣80元,制作時要五花肉壹塊,栗子壹個,蛋黃半個。主要是靠五花肉提味,精選的肉料經過作料腌漬,再經炸、鹵等工序,肥腴酥香。再將糯米用醬油及各種風味調料壹同炒,待半熟時再包上棕葉紮好蒸熱。 棕葉分兩層,內層是竹葉,外層是做鬥笠的桂竹爭籀,通常可以連續使用數次,並有特殊的香氣和保溫效果。棕於用的甜辣醬是獨家配制,鹹甜適度,麻而不辣,在熱騰騰的內棕上淋明汁,立即散發出誘人的香氣,連吃兩個,再來碗貢丸場,就頂上壹頓夜餐了。 排骨湯 位於臺北市長沙街和貴陽街之間的祖師廟並不很出名,可"排骨大王"鄭有進在廟口出售的排骨湯,卻名間遐爾,近悅遠來。選用新鮮整齊的排骨,先煮去血水,斬成小塊,再將鮮脆的大白蘿蔔切成塊,與排骨壹起用文火慢煮。幾個鐘頭之後,清澄的排骨湯才算烹制成功。排骨軟攔不糜,蘿蔔透明似玉,精華盡在湯中,輕啜壹口,那清香的原味,不油不膩,清香鮮爽,十分愜意。 喝排骨湯,鹵肉飯和鵝卷是最佳的配搭。鹵肉汁配制獨特,僥在飯上並無膩嘴的感覺。剛剛炸出的幾卷,外表是金黃色的豆腐皮,酥脆爽口,裏面是鷂肉丁、洋蔥,香軟適宜,再蘸點甜辣醬,煞是過癮。小菜是當令蔬菜:紅皮菜、茄子、皇帝豆、菜脯蛋、糖酷排骨,任顧客選桃。 紅燒鯧 鰻魚外表呈鐵灰色,長達1米以上,重達5壹6公斤,屬深海魚類。壹般家庭買得海鰻後,多以麻油、老羌煮之,是容易上火的補品,並非人人都能領受。講究的吃法,以福州菜中的"紅糟鰻"最為美味。具體做法是將鰻切成半個巴掌大小的塊狀,用紅糟腌後炸酥,再加蔥羌,用醋、醬油加包心菜同煮,熱後漏點米酒就行了。臺北蘭州街的阿娥師傅,經營小吃幾十年,她將福州的作法以改良,自創的"紅燒鰻"很受人們歡迎。阿娥把炸過的鰻瑰.加上當歸、枸杞之類中藥補品,細火'憬肫,湯汁呈琥珀色,上面泛著燜熟的枸杞粒,清香甘美。在嚴寒的日子,來兩碗熱騰騰的紅燒鰻,妙不可言。到了夏天,它壹樣受歡迎,食後不會有口乾舌燥的感覺,大概是不放味精,又加進了枸杞的緣故。光顧阿娥師傅攤位的,大都是普通勞苦大眾,來碗90臺幣的紅燒鰻湯,再加上壹碗50臺幣的炒米粉,就夠壹頓午餐了。 胡椒餅 圓鼓鼓的胡椒餅,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樣辣,樣子也不起眼,但對壹些嗜吃辛辣而又懼怕夏日天氣炎熱的食客來講,胡椒餅可算是暑天中壹款可口的點心。 胡椒餅的"內容"很簡單,鮮香的蔥花,細斬細切的火腿肉,調成鹹中帶甜的味道,再摻上壹定量的胡椒粉和香聒。外皮除了像壹般水煎包的"發面"之外,還要另外加進點"油酥"(即用豬油和成的面團),以使餅面不過份酥脆,又不會老硬難咬。烘爐是壹個倒扣著的大水缸,底下挖個洞,洞放塊鐵板,水缸外套上壹只大油漆桶。烤制方法是用木炭把爐子僥熱、鐵板僥紅,取出炭火後把餅貼在缸壁上,經過十余分鐘,陣陣香氣撲鼻,胡椒餅呼之欲出了。臺北市萬華戲院巷口的胡椒餅攤,是三代傳承下來的,很有些名氣,每個胡椒餅售價臺幣印元。不少到萬華戲院看晚場電影的人,都要到這裏買個揣上,再來壹罐飲料,就可頂上壹個晚上。 原凈牛肉湯 龍山寺前的夜市是臺北出名的小吃中心。在夜市的中央部位,有"原凈牛肉湯"的牌子,標明用的是本地產的"土牛",絕沒有用進口牛,果然吸引顧客。"原凈"就是原汁,煮制中不再對水,滴滴原味精純,湯鮮肉質細膩腴美,令人回味無窮。 "老板,炒肉,牛肉湯,再來壹碗飯!"幾乎是附近食客統壹的招呼。炒牛肉用大蒜、辣椒和沙茶調味,再悄上壹把空心菜就成了。幾個冒著熱氣的"狗母鍋"裏,有原汁的、鹵的、加補藥的,幾位夥計忙得團團轉,食客總也不見少。吃補以牛鞭燉中藥最受歡迎,不過這是比較燥熱的補品,搞不好吃了要流鼻血。鹵牛肚和牛筋,除了幾十年承襲下來的"老鹵"外,也不時添加中藥香料包,再配上鰍羌絲、蔥花、九層塔,蘸點辣醬,最是享受了。 炸蝦餃 距臺北15公裏左右,有壹名淡水的小鎮。鎮上有壹座清水祖師廟是本地名勝,終日香火不斷,而廟門旁李宜昌的炸蝦餃,更是遠近馳名,家喻戶曉。不少人還專程從臺北趕來淡水,為的是嘗壹下"蝦餃王仔"的手藝蝦餃的售價並不便宜,李宜昌壹個蝦餃收臺幣60元,但因選用上等蝦仁,加上巧手調制,味道鮮美,生意仍十分興隆。 制作蝦餃的方法是先用生蝦肉500克,以慢火煮過的1000克熟蝦肉不斷混合調配,再用鹵肉汁蒸透。取出後經調味制餡,此時蝦肉餡會冒出香濃的味來,以面皮包裹,蝦餃垃便做成了。 剛炸出的蝦餃,酥脆可口,除鮮蝦味外還有牛肉丁加杏仁果的味道. 牛肉面是臺灣非常流行的美食,從臺灣紅到美國,再從美國紅回祖國大陸,國內隨處可見的美國加州牛肉面據說其實就是發源自臺灣的臺灣牛肉面。 牛肉面據說由當年隨國民黨軍隊去臺灣的四川老兵帶過去的。後輩們再代代推陳出新,硬是將這種面食文化發揮到了極致,吃得個名揚天下。 旅遊景點

士林 野柳 阿裏山 日月潭 大岡山 鵝鑾鼻

觀音山 龍山寺 北投溫泉 大屯火山 國父紀念館 故宮博物館

旅遊城市

臺北市 基隆市 桃園縣 臺北縣 新竹市 新竹縣

宜蘭縣 苗栗縣 臺中縣 臺中市 南投縣 彰化縣

雲林縣 花蓮縣 嘉義市 嘉義縣 高雄縣 高雄市

臺南縣 臺南市 臺東縣 屏東縣

太空俯瞰地球,妳會發現在祖國大陸東南浩瀚的海面上,鑲嵌著許多晶瑩的寶石般的島嶼,其中有壹個狀若芭蕉葉片的狹長開島嶼,這就是美麗富饒、迷人多姿的臺灣島。

大陸在宋朝時就用“八景”稱呼風光名勝,元、明以後況相仿效,以至成為時尚。關於“十二”這個數,在舊日的大陸使用也極為普遍。因此,臺灣各地的風景多以“八”和“十二”來稱呼。

臺灣八景:①定於清康熙年間的八景是:安平晚渡、沙鯤漁火、鹿耳春潮、雞籠積雪、東溟曉日、西嶼落霞、斐亭聽濤、澄臺觀海。②定於清乾隆前期的八景是:香洋春耨、赤嵌夕照、雁門煙雨、鹿耳春帆、鯤身集綢、金群曉霞、鯽潭霽月、旗尾秋收。③定於日據時期的八景是:旭岡、淡水、八仙山、日月潭、阿裏山、壽山、鵝鑾鼻、東海斷崖。④定於1953年的八景是:玉山積雪、阿裏山海、雙潭秋月、在屯春色、安平夕照、清水斷崖、魯閣幽峽、澎湖漁火。⑤現行八景是:阿裏奇觀、日月風姿、魯閣幽峽、南灣極致、陽明風光、北投溫泉、野柳公園、烏來飛瀑。

除了全省性的“臺灣八景”以外,還有許多各地的“八景”。

基隆八景:雞山聚雨、獅嶺匝雲、魴頂瀑布、鱟嶼凝煙、仙洞聽濤=社寮曉日、海門、澄清、 杙峰聳翠。後又有新八景為:旭岡晴嵐、米甕曉霞、獅嶺匝雲、八鬥夕照、靈泉晚鐘、楮橋秋月、暖暖春水、社寮銀瀾。

淡水八景: ①坌嶺吐霧、峰峙灘音、戍臺夕陽、劍潭夜光、蘆洲泛月、淡水吼濤、關渡分潮、屯山積雪。②羅漢朝佛、半月沈江、龍目甘泉、馬煉香房、峰溪石壁、海山石門、石屏錦麟、燭臺雙峙。另有全淡八景:指峰淩霄、香山觀海、雞嶼晴雪、鳳崎晚霞、滬口飛輪、隙溪吐墨、劍潭幻影、關渡劃流。

蘭陽八景:龜山朝日、北關海潮、湯圍溫泉、隆嶺夕照、西風爽氣、石港春帆、沙喃秋水、蘇澳蜃市。

新竹八景: ①舊八景:玉山積雪、馬陵小海、磺窟響泉、雙峰淩霄、三臺疊翠、蛤市浮嵐、吞霄漁舟、銀錠綺霞。②新八景:法雲禪寺、磺窟夜景、福星公園、昭忠寶塔、虎山溫泉、虎嶼浴場、崎頂雲霞、五指淩霄。

臺中八景:谷關泉韻、鐵砧劍井、昆廬疏鐘、霧峰籠日、甲溪掬月、梨山曉色、五指淩霄。

花蓮八景:太魯合流、八螺疊翠、能高飛瀑、築港歸帆、澄潭躍魚、紅葉尋蹊、秀姑漱玉、安通濯暖。

彰化八景:定寨望洋、豐亭坐月、虎巖聽竹、龍井觀泉、碧山曙色、清水春光、珠潭浮嶼、鹿港飛帆。

南投八景:玉山積雪,雙潭秋月、霧社雲霞、碧山曙色、松嶺遠眺、廬山瘟泉、合歡奇觀、八通古隘。

雲林八景:龍門湧月、風麓飛煙、獅巖春曙、鹿社秋光、虎溪躍渡、象渚垂虹、珠潭映日、玉山流霞。

嘉義八景:玉山雪凈、木園風清、北港秋荷、水沙浮嶼、梅坑月霽、龍目甘泉、月嶺曉翠、牛溪晚嵐。又有 新八景:蘭潭泛月、檜沼垂綸、彌陀曉鐘、康樂暮鼓、公園雨霽、林場風清、鷺橋跨浪、橡苑聽鶯。

鳳山八景:鳳岫春雨、泮水荷香、瑯蕎潮聲、岡山樹色、翠屏夕照、舟渡晴帆、淡溪秋月、球嶼曉霞。

高雄八景:旗山夕照、埕埔曉鷺、猿峰夜雨、戍樓秋月、江港歸帆、鼓灣濤聲、苓湖晴風、江村漁歌。

恒春八景:猴洞仙居、三臺雲嶂、龍潭秋影、鵝鑾燈火、龜石印累、馬鞍春光、羅佛山莊、海口文峰。

澎湖八景:龍門鼓浪、虎井澄淵、香爐起霧、奎壁聯輝、案山漁火、太武樵歌、西嶼落霞、南天夕照。

……

除了以上這些地區性的“八景”外,還有許多名山,具體景區的“八景”如:

圓山八景:神花朝曦、龍峒暮靄、稻埕春耕、芝山聚雨、星峰霽雪、古巢寒月、石壁絲虹、劍潭龍氣。

炎山八景:碧潭垂釣、錦水梯燈、港灣消夏、歇斯底裏橋晚眺、尖山夕照、網溪賞月、新竹牧笛、茅店雞聲。

龜山八景:山崗曙色、層巖晚照、雨中春樹、秋林新霽、晴巒觀海、古寺曛風、登峰野望、寒夜啼猿。

草嶺八景:水火同源、深淵天塹、洞口長橋、太空飛瀑、嘉南雲峰、深山猿嘯、蝙蝙仙洞、石壁雄風。

青草湖八景:鐘鋒夕照、山寺朝曦、葫島秋聲、柴橋春色、五指列屏、雙溪環帶、壽塔塔淩霄、彌勒現肚。

八仙山八景:小阪泉、久良溪社、見返瀧、巖松山、合流峽、侄保溪谷、斜頭角、菊地臺。

東山八景:寒泉試茗,楓亭待月、山房讀書、別墅清談、蕉嶺聽鶯、雨後看山、曲徑樵唱、沿溪漁歌。

日月潭八景:萬潭浮嶼、點點漁火、潭口九曲、獨木舟、山水拱秀、杵聲、荷葉金錢、水社朝霧。

另外還有臺北縣中和鄉八景、北郭園八景、潛園八景、澄清湖八景等等。

有的八景以“八詠”或別的名稱稱之,如鼓山八詠:秀峰插漢、石佛淩波、雞嶼夜帆、斜灣樵唱、無興古剎、石塔垂綸、旗濱漁火、龍泉甘林。

十二勝在臺灣亦為數不少,全省性的十二勝有:①日據時期的十二勝:草山北投、新店、大溪、角板山、五指山、獅頭山、八卦山、霧社、虎頭山、旗山、大裏簡、太平山。②1996年臺灣省旅遊局重新選定的十二勝:太魯閣、阿裏山、溪頭、陽明山、玉山、合歡山、日月潭、鵝鑾鼻、故宮文物、野柳、大霸尖山、秀姑巒溪。

此外,地方性的十二勝有:

臺南十二勝:鄭祠探梅、金城春曉、法華夢蝶、鹿耳沈沙、杏壇春蔭、竹溪煙雨、安平晚渡、燕潭秋月、紀廟飄桂、鯤身漁火、北園冬霽、赤嵌夕照。

臺東十二勝:卑南覽古、太武望洋、知本滌泉、紅頭垂釣、綠島飛帆、關夕照、鯉魚秋色、猿嶺長橋、新港漁歌、加路旋汐、水母觀洞、都巒疊翠。

鹿港十二勝:意樓春深、金廳迎喜、樓井雕欄、鏡樓風雲、石碑敢當、半井思源、日茂觀石、古渡尋碑、浯江煙雨、威靈謁刀、榕蔭對奕、聖亭惜字。

龍門谷十二勝:石亭攬勝、寶塔夕照、長青明燈、龍關遠眺、巨龍長城、龍舟畫舫、雙龍戲珠、竹濤樹海、晨光煙濃、天龍巴士、龍門山莊、四海之鄉。

除了以“八”、“十二”稱呼景勝外,另有用三、六、十三、十七等稱呼景勝的。如北投三大景觀(梵剎鐘聲、北投夜色、磺泉玉霧)、日月潭六勝(孔雀園、玄奘寺、光華島、德北莊、石印島、文武廟)、鳳山十三勝、墾丁遊樂園十七景等等。

雖然在以上“八景十二勝”的命名中不乏為湊吉數硬壓硬分之處,但無可否認的是,不論以什麽稱呼出現,都可以說明臺灣各地的名勝古跡數量眾多,令人神往;不論是何方來客,都會情不自禁地被這個美麗寶島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