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鎮位於郫縣東北部,因成都市的母親河——府河起源於鎮內的石堤堰,故有“府河第壹鎮”之稱。鎮人民政府駐地太和場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川西平原著名的水碼頭,曾是郫縣四大集鎮之壹。
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人工建造了壹個分水嶺———魚嘴。在郫縣團結鎮也有壹個分水嶺,同樣具備防洪、灌溉能力,不過它是天然的。筆者在府河與毗河的分水嶺處看到,從都江堰奔流而下的徐堰河與柏條河至該鎮石堤村匯合後,再行200米,即被迎面而來的天然分水嶺劈成兩半,壹半為府河,壹半為毗河。府河在歷史上多用於灌溉,毗河多用於泄洪。到團結鎮,妳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奧妙。
由於地處府河源頭,鎮域範圍內的生態保護得相當好,河水清澈見底。鎮內苗圃眾多,在初夏的季節,各種花兒競相開放。走進團結鎮,妳可以從別具風格的回民族清真寺領略到少數民族建築文化的魅力。整潔的街道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壹棟棟洋溢現代氣息的農民安置小區,傳誦著新農村建設的豐碩成果,壹座座高等學校林立,為城市註入新的智慧和文化魅力…… 幾只黑色的珍珠雞在空地中跑來跑去,旁邊人工湖中鴛鴦正在戲水,而整個休閑莊的養殖區裏,還有300多只孔雀和30多只梅花鹿,當看到主人過來餵食的時候,它們都圍繞在主人身邊爭食,有了各種野生動物的陪伴,不僅感覺特別親近自然,而且感受到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相處。
在團結鎮的孔雀林休閑度假村,有著大量的動物標本和人工飼養的孔雀及其他珍惜鳥類。經營孔雀林的李書田告訴筆者,“我從小就特別喜歡野生動物,養過雞、鴨、狗、狐貍等,而且壹直有‘讓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的心願。”談起自己的經歷,53歲的李書田表示,他打小就非常喜歡各種動物,雖然出生在成都市,但他經常去周邊集市購買各種小動物,然後回家進行悉心餵養。同時,在《中華人民***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出臺後,他還按照要求辦理了養殖證和經營許可證,並從周圍飼養場購買來允許私人餵養的野生動物,進行悉心飼養。
從五月壹日至七日推出的各類民俗表演中,觀太和牛燈等,則是遊客到團結鎮的另壹大看點。 府河源頭位於郫縣團結鎮石堤堰,這裏的水質清澈甘冽,水利部門為了減少水流對河床的沖擊,在11.3公裏的河道上修築了10個斜坎,形成湍急的疊水,是難得的激流漂流場所。在這氣溫日益升高的季節裏,帶著妳的家人與朋友,體驗府河源頭第壹漂,在滾滾波濤中領略漂流的驚險刺激,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感受了水上運動的激情,鎮內還有汽車運動休閑中心等著妳,這個以專門從事短道越野賽事的汽車運動中心,開展以個人或俱樂部名義參加的賽事,有著從轎車到越野車的不同層次的比賽,是愛車壹族不得不去的地方。中心長期舉辦各類賽事,節假日期間全程開放。 團結鎮是川西地區的回民聚居地之壹,全鎮有回族居民數百人,主要分布在團結鎮永定村。永定村內有始建於明崇禎年間(公元1643年)的團結清真寺,是四川最古老的清真寺之壹。由於長久以來的回民聚居,形成了團結鎮獨特的回族民俗文化。
在有濃郁氣息的回族民俗文化中,以“太和牛肉”為代表的清真美食已在周邊地區享有盛名,“太和牛肉”已成為團結鎮的主要特產之壹。“太和牛肉”成名於明朝中期,因團結鎮原名太和場而得名,當時當地農民幾乎家家都飼養肉牛,然後經過特殊配方對牛肉進行加工熏制後,味道十分爽口,明末與閬中的張飛牛肉,自貢的火鞭子牛肉合稱為“川味牛肉三傑”。清真餐飲也成為團結鎮的特色餐飲,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清真美食文化。當地的清真餐飲全部由居住於該地的回民經營,由於歷史悠久、口味正宗,吸引了不少外地客人前來品嘗,因此也使清真餐飲在團結鎮不斷發展,並形成了壹定規模。
團結鎮匯聚的清真餐飲館有20多家,比較知名的有府河橋頭的張開智牛肉館及農家樂、張開德牛肉館、位於清真寺旁邊的陳敏宗的農家樂以及散布在老街中的10余家老號牛肉館,各家風味都具有正宗的清真餐飲特色。 近幾年來,團結鎮依托府河休閑生態產業帶和回族民族文化的發展,壹些休閑度假娛樂企業應運而生,沿毗河兩岸就匯聚了天河居、代三哥魚莊等河鮮美食店,沿河而建的還有成鐵警官培訓基地、聽江浦科幻雜誌創作中心、天壹生態會所等,讓妳在暢享清真美食之余還可以盡情欣賞府河美景、品茗休閑。值得壹提的是,聽江浦則是科幻世界雜誌創作基地所在地,團結鎮的風景與風情激發了作家們的創作激情,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就在這裏誕生。據介紹,團結鎮將抓好沙西線休閑產業帶、回族民俗文化村的建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