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如何看待外賣員夫婦因沒錢吃飯偷餐的行為?

如何看待外賣員夫婦因沒錢吃飯偷餐的行為?

近日,浙江湖州,兩位外賣小哥上樓送餐,回來時發現放在樓下電動車裏的外賣被偷,遂報警求助。民警查看監控視頻後,鎖定了壹對夫妻,次日下午將其抓獲。經查,夫妻倆也是外賣員,因工作至深夜還沒吃飯,看到外賣萌生偷吃想法。目前,兩人已被依法行政處罰,案件正在辦理中。(11月29日 西部決策)

“外賣員偷外賣”,話題看似新鮮,其實並不見怪,本質上和其他偷盜事件並無兩樣。夫妻兩人身為外賣員,有可靠的收入來源,雖然工作辛苦,但不會因為窮而吃不上飯。偷外賣並不是因為他們錢包窮了,而是他們的心“窮”了。

“不損人而利己,不害人以求名”。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權利,但這並不建立在破壞他人利益的基礎上。為了自己省錢而偷別人的外賣,填飽了自己的肚子卻餓了他人,這明顯是損人利己的行為。同時,遵守職業道德要求每個人都要做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兩人身為外賣員,當然明白外賣應及時完好送達,偷外賣的行為從側面證明了他們對職業規範的無視。

“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覺得壞事小就可以做,偷盜的金額就算再少,也是偷盜。拋開夫妻兩人的外賣員身份,於情,偷盜行為並不光彩,是不勞而獲的“捷徑”,受到社會大眾唾棄;於理,偷盜行為在第壹次就算沒有被揭發,但有了先例,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長此以往必然東窗事發,受到法律的制裁。兩人本可以用自己的勞動所得填飽肚子,但偏偏選擇用偷盜來解決,這不僅體現出兩人法律意識的淡薄,還有嚴於律己的缺失。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外賣行業工作強度大、風險高,許多外賣員起早貪黑,為了將餐食快速無誤送到顧客手裏,在大街小巷穿梭,同樣身為外賣員的夫妻二人不會不知道這樣的辛苦。外賣如果丟失,顧客拿不到自己的餐食,接單的外賣員也會遭到投訴,作為同行,二人必然也清楚受到顧客投訴後的後果和煩惱。都是為了生活奔波,同行何必為難同行。即便知道外賣行業的不易與偷外賣的後果,兩人卻沒有設身處地為他人處境著想,這體現出的不僅是對他人的漠不關心,還有同理心的缺失。

生活不易,“餓了”絕不是可以偷盜的理由。當下我們已經邁入了小康社會,吃飽穿暖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百姓的腰包也逐漸鼓了起來,但“偷外賣”現象時有發生,說到底是偷盜者的心“窮”了。壹個真正和諧進步的社會不僅要人們“身富”,還要“心富”,兩者齊步並進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