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是民間家喻戶曉,號稱上洞八仙之壹的呂洞賓。
壹壹年壹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家家戶戶都開始熱鬧起來,這不趁著有這樣壹個節日,百姓們為了感謝許仙的救命之恩,大夥就畫了壹幅畫送給許仙。畫中之人正式呂洞賓。
許仙得到百姓的贈畫,心裏非常高興,就帶著畫像找到了娘子,還打算將呂洞賓的畫像掛在房間,結果這壹行為被娘子白素貞給制止。
白素貞口稱呂洞賓是壹個不正經的神仙,他曾經調戲過本家的壹個女孩,因此便有了後世傳下的“呂洞賓三戲白牡丹”之說。
將這樣壹個風流神仙的畫像掛在房間實在大大不妥。
但也不能以偏概全,雖然呂洞賓是個風流神仙,但他確是藥材祖師爺。
許仙得白素貞壹番提點,才把呂洞賓的畫像掛在大廳。
也正因呂洞賓的風流傳說,許仙也學了壹招“三戲白素貞”,還真把白素貞給逗笑了。
二呂洞賓跟白素貞有沒有瓜葛?
其實在很多老版本的白蛇傳說中,並沒有塑造呂洞賓這壹角色,而在《西湖民間故事》中首次提到呂洞賓跟白素貞的壹段緣分。
相傳三月初三這壹天呂洞賓下凡來到人間,變身壹個老頭賣湯圓,大湯圓他賣得很便宜,小湯圓他卻賣得很昂貴,百姓甚是不解,後來所有的大湯圓都被賣光,唯獨剩下壹個小湯圓,這時候壹個阿爸抱著壹個小孩也擠了進來,小孩哭鬧著要吃湯圓,可大湯圓早已被壹搶而空,沒辦法阿爸就只得多花兩文錢買下最後壹顆小湯圓。
小孩迫不及待地吃下小湯圓,興匆匆地去玩耍了,而賣湯圓的老頭也離開了西湖。
說來也怪這小孩吃下小湯圓後,三日三夜都不肯吃東西。阿爸著急得要命,就帶著小孩來到西湖斷橋旁尋找那個賣湯團的老翁。
老翁聽那人細說,哈哈大笑,我這小湯團可不是尋常之物,看來,妳兒子是沒福消受了!說著就把小孩抱上斷橋,倒拎雙腳,大喝壹聲:出來!果然三天前吃下的湯圓從小孩口中吐了出來,只見那小湯圓落在斷橋之上,咕碌碌壹直滾下西湖去了。
此時西湖底有壹只烏龜正在等待那顆小湯圓落到他嘴裏,可剛要到嘴邊的美食,卻被壹條突如其來的白蛇給搶走。
白蛇吞下小湯圓,瞬間提升五百年道行化為人形,原來那顆小湯圓竟然是仙丹,而這小白蛇正是白素貞、
這麽說來呂洞賓算是白素貞的恩人。
三為何要在劇中插入“呂洞賓三戲白牡丹”這樣壹段傳說,筆者認為有這麽三個原因。
第壹:92版《新白娘子傳奇》是集眾多老版本白蛇傳說精華所成,既然在《西湖民間故事》中有提及呂洞賓這樣壹個神話人物,那麽在翻拍劇情中插入這樣的壹人物也無可厚非,反而還能為劇情增添壹絲神秘色彩。
第二:呂洞賓乃藥材祖師,而許仙祖上也是做藥材生意起家,許仙拜他是理所應當。
第三;許仙在眾多讀者心中都是膽小、懦弱、不解風情的書生形象,插入呂洞賓“三戲白牡丹”,反而許仙有樣學樣,學呂洞賓“三戲白素貞”,改變了許仙由原來不解風情的文弱書生變為善解風情的男兒形象。
四呂洞賓三戲白牡丹又跟白素貞有何關系?白素貞口中的本家女孩到底是誰?
真相需要從《八仙全傳》中尋找。
在《八仙全傳》第九十八回《白蛇歷劫成正果 孝子割臂遇神仙》壹會,原文中有這樣壹段描述。
那麽呂洞賓三戲白牡丹又是怎麽回事,小說原文也做了壹番交代。
在《八仙全傳》第九十三回《葉法善虔揭張果老,呂純陽三試白牡丹》。
標題已經交代的很清楚,“呂洞賓三試白牡丹”並非“三戲白牡丹”
也正是呂洞賓說了這樣的壹句話,後人便以訛傳訛,變個說法,將呂純陽三試白牡丹變成了三戲白牡丹。
其中八仙中的藍采和、韓湘子因頑皮,竟替呂洞賓造下壹段神仙趣史名為呂純陽三戲白丹。
也正因呂洞賓有這樣壹段艷史,所以他便獲得風流神仙的稱號。
五至於白素貞為何會討厭呂洞賓,單從《八仙全傳》原文來看,呂洞賓調戲之人乃是白蛇的女兒。
若從《新白娘子傳奇》來看,白素貞討厭的是呂洞賓風流神仙這壹頭銜。
白素貞渾身散發著封建女性的氣息,內斂而嬌羞,遵循的是三綱五常,她修行千年苦等千年,總不希望自己的嫁丈夫徒有其表,卻是個風流浪子。
所以當許仙崇拜呂洞賓時,白素貞壹口否定,千萬不可學呂洞賓。
當然不止白素貞,即便是21世紀的男女,誰又會希望自己另壹半崇拜的對象是風流之人。
白素貞不喜歡呂洞賓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