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松江鱸魚的簡介

松江鱸魚的簡介

張翰是西晉有名的才子,寫得壹手好文章,他寫油菜花有“黃華如散金”之句,被李白稱贊為:“張翰黃花句,風流五百年。”其實真正使他風流至今的是:不戀高官厚祿,思念家鄉美食蒓菜鱸魚,辭官歸隱的行為。他也因此受到後人的贊譽,中國著名楷書四大家之壹隋唐時的歐陽詢感佩張翰的行為,為張翰書寫小傳《張翰思鱸帖》(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他用筆墨把張翰不愛高位而愛家鄉及其美食寫入歷史,傳之後世。清初學者張大純在其七律《過季鷹墓感賦》中說:“……季鷹高節冠東吳……杯酒生前輕將相,秋風身後重蒓鱸。只今勢利滔滔是,過此還應愧汗無?”

晉惠帝太安元年,曾任大司馬東曹掾,執掌官吏選拔等事務,是個擁有人事權的高官。他在任時,看到晉武帝司馬炎將皇位傳給弱智的兒子,引起權力之爭,爆發“八王之亂”。他不願混跡其中。此時,正好秋風吹拂,他便吟詠出了著名的《思吳江歌》:“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裏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

前人所說的松江,即現在的吳淞江(上海市區內稱“蘇州河”),源出吳江松陵地區太湖瓜涇口,流經吳江、吳縣(今吳中區)、昆山、嘉定、青浦,進入上海市區後,由外白渡橋附近註入黃浦江,是太湖出海口之壹。我們從張翰的故裏及所寫的《思吳江歌》可以證實這壹點。公元909年(後梁開平三年)吳越王錢镠奏請割嘉興北境,吳縣南地置縣,因縣治松陵鎮自西漢置鎮以來,壹直隸屬吳縣,其地又處松江上遊,二者合並,略去“松”即為“吳江”,就以此作為縣名。又因松江出自松陵鎮地區,有時說松江就是指吳江松陵,很自然的松江就成了吳江的別稱。所以古時說松江既可能指現在的吳淞江,也可能指稱吳江,而不是現在上海郊區的松江。公元1278年(元朝至元十五年)設松江府,自此吳江不再稱松江,松江也不再稱松江,因其發源於吳地,就改稱“吳淞江”。

自古,四鰓鱸因松江而名、名聞四方。松江四鰓鱸是壹種小型魚類,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位列“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之首,有著“江南第壹名魚”之美稱。

松江鱸魚原來並不少見,在50年代 ,秋季汛期時,捕獲量可達萬斤。上海松江上點年紀的人可能都嘗過四鰓鱸。鱸魚是洄遊魚,每年春天,幼魚從長江口遊到內河生長育肥;到秋季,性成熟後,再遊到長江口海水與淡水交界處產卵,繁殖後代,周而復始。後來因為不斷地造閘建壩,破壞了鱸魚的洄遊線路;加上不斷增加的水源汙染,影響了鱸魚的生存環境,松江鱸魚產量越來越少,到70年代基本上捕不到鱸魚了。